-
1 # 國學實踐小課堂
-
2 # 不一樣的馬哥
武則天在歷史上繼承了貞觀之治的傳統,可以說是一個好的皇帝,說她好多傳聞也有歷史誇大的成份,不過,開始上位就是專門殺親人的,誰都一樣,反而是外人對她威脅不大,她會重用,不光狄仁傑,好多名臣那時候,武則天也沒怎麼大殺特殺
-
3 # 81號門
當狄仁傑印入我我們眼中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影視劇《神探狄仁傑》中的狄閣老,斷案如神,從細微之處發現事物本質,從千絲萬縷中尋出線索,有如神助歎為觀止。最經典的臺詞就是“元芳你怎麼看”。歷史真實的狄仁傑可不止斷案如神,更是治世之能臣,國之棟樑。
狄仁傑(630年-700年),唐武周時期的政治家,官至宰相。狄仁傑(700年)逝世。武則天,追贈他為文昌右相,賜諡號文惠。唐中宗(705年),追贈司空。唐睿宗(710年)繼位追封梁國公,(747年)配享中宗廟廷。在中國歷史上,死後連續受三任皇帝追封實屬罕見,可見他為大唐王朝所做出的貢獻何等之大。
我們再瞭解一下狄仁傑的仕途之路,年輕時參加科舉踏入仕途,歷任汴州判佐、幷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撫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等官職。靠自己一步一步從底層官員踏上大唐王朝的權力中心。
狄仁傑為什麼得以善忠,死後受如比高待遇何等榮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話。
一、真才實學,治世能臣,造福百姓。
狄仁傑升任大理寺寺丞時,大理寺積壓大量案件,他在一年內判決涉及一萬七千餘人的案件,無一人受冤判。可見其學識之淵博。(686年)狄仁傑任寧州刺史(今甘肅寧縣),任內妥善處理民族關係,深受愛戴。寧州百姓為其立碑頌揚他的德政。當時御守郭翰巡察寧州境內後,發現此處和別處不同並無百姓怨言,卻不斷聽到百姓稱頌刺史。因而向朝廷舉薦狄仁傑,不久後狄仁傑官拜冬官侍郎。二、任勞任怨,榮辱不驚。
(691年)狄仁傑任地官侍郎,代理尚書事務,並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為宰相。因武則天推行告密制度,(692年)狄仁傑等大臣受酷吏來俊臣誣告謀反,被逮下獄,一經審問即承認謀反,來俊臣得到口供,將狄仁傑收監,只待行刑,不再嚴加防範。後向獄吏借來筆墨,用布書寫冤屈,藏進棉衣請獄吏送給其兒子狄光遠,狄光遠持書向武則天訴冤,同時來俊臣還命人假冒狄仁傑的名義,偽造《謝死表》呈給武則天。後因武則天心存疑慮親審狄仁傑,方知《謝死表》系是偽造,完去狄仁傑等大臣死罪,全部貶為地方官,狄仁傑任彭澤縣令,後武三思多次請求武則天賜死狄仁傑,武則天均為答應。(696年)契丹首領孫萬榮作亂,攻陷冀州,一時間朝廷震驚,武則天起用狄仁傑為魏州刺史。前任刺史,為抵禦契丹軍隊,所有百姓入城,修善城防器具。狄仁傑到任後,讓百姓返鄉耕種。孫萬榮聽聞狄仁傑復出,不戰而退。可見其厲害。魏州百娃為其立碑頌德。
三、不結黨營私,為國舉賢。
狄仁傑從不拉幫結派,一心為公,凡是利國利民之事,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越王李貞之亂後,武則天嚴懲亂黨,定罪六百多戶,牽連五千餘人。司刑使催逼狄仁傑行刑,狄仁傑認為判決有失,他密奏武則天,認為這些人中許多都是被逼造反實屬無耐,可赦免死罪。後武則天赦免他們的死罪改為發配。為保契丹降將,狄仁傑不顧家反對,請求武則天赦免二人死罪並道:“二人能征善戰,若恕其死罪,撫以恩德,必感恩圖報,為國盡心竭力,只要對國有利,我不能坐視不管”。後武則天赦免二將並委以官職,征討契丹並立下大功。狄仁傑任宰相其間先後舉薦長史張柬之,太州刺史敬暉等數十人。這些人後都成為名臣。有人對狄仁傑說:“治天下之賢臣,都出自您門下”。狄仁傑道:“舉賢才是為國為民,並不是為自己打算”。可見其胸懷之大。
四、忠於武則天,忠於李唐天下。
狄仁傑任幽州都督,獲武則天賜紫袍、龜帶。並親自題寫十二金字《敷政木,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以表其忠誠。武則天欲立武三思為太子,詢問大臣意見。狄仁傑道:“我看天下人還思念唐朝恩德,若立太子,非廬陵王不可”。後武則天夢一隻大鸚鵡,兩翼全折斷。尋狄仁傑解夢。狄仁傑道:“武是陛下姓氏,兩翼指二子,二子起復,兩翼便能振作,更道姑侄與母子哪個更親?陛下立兒子為太子,千秋萬歲後可享太廟。若立侄子,從沒聽說有將姑配享宗廟”?後,武則天慢慢醒悟,立李顯為太子,大唐李姓王朝才得以延續。
回覆列表
武王?你說的應該是武則天吧?
歷史上最出名的武王,是西周的那個,和狄仁傑沒一點關係。
如果說武則天,那麼她為什麼要殺狄仁傑?狄仁傑是她一手提拔的,是自己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