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榮天天分享
-
2 # 番茄育心
2歲,是孩子自我意識剛剛形成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有了一點點自我能力,會以自我為中心,覺得自己可以掌控很多事情了,所以一般2歲的時候,小孩開始第一次“逆反”,所以,這個時候家長會認為孩子“不聽話”,但2歲小孩這些行為都是正常的,爸爸媽媽應該給予他更多的愛,而不是“壓制”。不建議爸爸打孩子,即使是屁股,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可以抱起他,讓他情緒慢慢平復。
另外,2歲的孩子會有很強烈的好奇心,這個時候只需要爸爸媽媽保護好寶寶的好奇心,帶他多去接觸大自然,多去看,去聽,去聞,去摸,寶寶自然就會透過這些感官刺激獲取到很多的資訊,不需要他們實際的去學會什麼。
-
3 # 小王陪閨女
二歲的孩子,主要是培養表達能力,培養專注力,培養對讀書的興趣,培養一些生活習慣和自信心。
最好不要打。不聽話是孩子聰明的體現,說明孩子正在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個時期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轉移話題。如果孩子不聽話,可以利用這個特點,轉移他的注意力,然後再解決問題。
二歲的孩子需要會的:
1.表達能力的培養。長家要耐心的等孩子把話說完,不打斷,不修正,用是這樣啊,嗯嗯,是的,你說的對等詞回覆。二歲的孩子已經會說話了,這個時候,他們也非常喜歡錶達,但不一定能把事情說清楚,甚至有些名稱也不對,大家要鼓勵他們表達,不糾正,不批評,不反駁孩子的話。
2.專注能力的培養。成功源於專注,學習成績好,也要專注。。。,這些能力在上幼兒園之前最好就培養好,主要是鼓勵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比如:孩子在玩一個玩具的時候,家長最好一句話也不要說,不要指點孩子怎麼玩才正確,怎麼玩更有意思 ,只要靜靜的坐在他身後就可以了。比如我家閨女,在公交車站等車,突然對樹坑來感覺了,用木棍挖了一個半小的樹坑, 我沒有提醒她車來了,也沒說髒,一直等到她說走吧。
3.讀書興趣的培養。讀書的習慣對孩子以後的成長非常重要,讀書可以提高孩子的語感覺,理解程度,對上學的作用非常大。從孩子出生起,就可以自己每天晚上讀一些書了,讓孩子看到家長喜歡讀書。大一些了,給孩子讀些繪本,再大一些,喜歡小動物了買本DK百科。堅持下去,一定會受益匪淺。
4.生活習慣的培養。主要是早起早睡,按時上吃飯上廁所。早起早睡的好處多多,一是形成習慣後,大人可以休息一下,二是上學的時候,早上起床不犯愁。三是可以長個子,這一點最重要,好多孩子10點都不睡,會嚴重影響身高。按時上吃飯上廁所的好處更明顯,吃飯的問題解決了,大人可以省心一大半,上廁所規律了,孩子不愛得病。
大體上就說這麼多,正常的二歲的孩子,以上幾點都能辦到,他們需要的是有效的陪伴,只要用心陪著他們玩就可以了,不用表現的我們比他強,培養他的自信心。當然能找到小伴兒更好,他們學習的更快,大人也能得到一些休息。
-
4 # 平原春秋
兩歲的孩子還處於安全敏感期,一定不要動手打孩子,那樣會給孩子造成不安全的感覺,而且這種不安全感伴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會消失,甚至到了成年人還有這種不安全的感覺。
兩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孩子想學習語言,只是剛會一些簡單的詞彙,但是他的大腦發育非常快,思維非常敏捷,語言的表達跟不上思維的發展,當孩子表達不了自己的想法,而又執著於想做某一個事情,缺遭到大人的反對時,孩子就會動手扔東西、摔東西,甚至打人咬人。
兩歲孩子是秩序敏感期的形成期,在他的大腦中,外界物品都有一定的擺放秩序,如果打亂這個秩序,孩子會不舒服、著急,他會把這些物品歸放到原來的位置。有時甚至大人在家中習慣的座位位置,也是他頭腦中正常的秩序,如果大人不按原來的位次坐,他會不安、焦慮、甚至是發脾氣,直到你坐到原來的位置為止。
所以兩歲孩子是自我意識的萌芽期,想自己獨立做一些事情,這時如果不按他的要求滿足他,不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孩子就會哭鬧尖叫扔東西發脾氣等等。
對於兩歲孩子的這些行為,大人要全部接納。只要是孩子不危害到生命、不傷及身體就行。給孩子充分的空間,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每當孩子出現一些你喜歡的行為,就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擁抱,這樣做會強化這種行為出現的頻率,孩子以後還會朝著你喜歡的方式去做;每當孩子出現一些你不願意接受的行為時,就置之不理,不予關注,這是大人有意在弱化孩子的這種行為,慢慢的孩子的這種行為就會逐漸消失。
回覆列表
童年很短暫,兩歲的孩子以玩為主,可以買一些卡片適當的認一些字,為以後閱讀打基礎
不要打孩子,記吃不記打,這是孩子的本能,屁股上有坐骨神經,不要打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