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哥自媒體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清明節掃墓、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 2 # xy小生活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清明節的節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1][2][3][4]

    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即春分後第

    清明出行趨勢預測報告新鮮出爐

    新聞 文明祭掃與殯葬新風尚,瞭解一下

    新華網2019-04-04

    節日細說 清明節冷知識:我們熟悉的清明節,其實是六合一的節日包

    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春季節氣第五,一般在農曆三月初。這個時候地氣進一步回暖,草長鶯飛。農曆節氣本來是方便農耕和生活而形成的,清明一開始並不是一個專門的祭祖節日,因為春天適宜戶外活動,才與其他節令形成一...

    TA說2019-04-02

    解讀 古人清明都是怎麼放假的?

    這裡是一份詳細的清明穿越指南,它會告訴你去哪個朝代能獲得最長的清明假期。友情提示,穿越的時候,心裡一定要默唸:“不要朱元璋,不要朱元璋...”...

    2018-04-04

    歷史淵源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上古干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節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是傳統春季節俗

  • 3 # 錦繡V山東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在公曆4月5日前後,春分後第15日。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1],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又改為三天。[2]2014年清明節假期為4月5日至4月7日。[3]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4]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日子,掃墓祭祖習俗至今在嶺南一帶仍盛行。經歷史發展演變,清明節吸收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全國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的差異,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禮俗主題。[4][5][6][7]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2)。[8]

  • 4 # 子濱工作室

    清明習俗對得中囯人來講,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呢?哥認為這是華人孝文化的體現,家族文化的體現,也是對家庭歷史的體現。清明掃墓可以教育自家小孩家人是怎麼來的,墳墓裡的人是誰,什麼時候造的,哪個年代,從哪個地方出祖,為什麼來,傳到現在多少代了,從風水來講,這是個什麼地,喝形什麼,有什麼典故,傳到現在有多少後人,同時同宗家人叔伯在清明也才相互認識對方的一個好方式,因為現代人出門較多,彼此也不一定會認識,哪怕做了很久朋友的人,如果沒有一個場合共同站在先人祖墳前,還不一定會知道,所以清明掃墓還體現了團結。另外清明還是給先人修整下祖墳,讓先人的房子不至那麼破爛,也可以教育小孩修身,這就體現了孝文化的傳承。

  • 5 # 清風124465795

    屋簷下插柳枝,煮白水雞蛋,上墳燒紙錢,出嫁的閨女,公婆還在的,不能回孃家,知道的就這些,其他的也沒聽說過,回答完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星爺的《新喜劇之王》到底輸在哪?為何口碑兩極分化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