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一樣的馬哥

    古代打仗還是比較人道的,特別是諸侯之間,一般不會殺乾淨,孫權面對曹操,其實對文武官員來說,投降也就是換個主子,所以並不抵抗

  • 2 # 南朝居士

    這個在《三國志》裡寫的很清楚了,

    《三國志》:東會權得曹公欲東之問,與諸將議,皆勸權迎之,而肅獨不言。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權知其意,執肅手曰:“卿欲何言?”肅對曰:“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原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權嘆息曰:“此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此天以卿賜我也。”

    曹操統一北方後,就想南下統一天下,於是給孫權寫了勸降書,張昭帶著文武百官勸孫權投降,只有魯肅不說話。

    孫權坐不下去了,於是藉故出門,魯肅跟著出來,孫權馬上懂了。

    魯肅這個馬屁精說了一段非常經典的話,“我們這些士族,投降了曹操,還能繼續做官,可能還會升官的,你投降了曹操,你能做什麼呢?”,他們都是為了自己,只有我才是為了你啊。

    魯肅的話說出來幾千年來的權力更迭,皇帝無論怎麼換,那些貴族、地主豪強的利益不會變。

    看看魏晉南北朝,從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姓七望、關東貴族和西隴貴族,他們的權力地位基本不變。

    孫權的東吳是三國裡士族影響力最大的陣營,吳中顧陸朱張吳郡四姓 ,萌生於東漢 ,崛起於東吳 ,鼎盛於東晉 ,中衰於劉宋 ,又中興於齊梁 ,終衰於梁陳 ,三百年間 ,興衰演變。

    所以,這些人投降了曹操,地位不會變的,他們依然是貴族,權力世襲。

    如果不明白,用公司收購來解釋你就懂了。

    比如,你們公司被某大集團收購了,公司的管理層肯定是不會動的,因為需要管理層才能盈利,而老闆呢?肯定是被踢出局了吧?無論老闆是誰,管理層都不會變。

    同理,無論怎麼改朝換代,地主、官僚、士大夫階級也不會變,明朝滅亡了,滿清來了,依然要拉攏官僚地主、地方豪紳,因為這些人是基本盤,這些人是穩定的基石。

    孫權投降了曹操,孫權的下場怎麼樣很難說,但肯定就不是一方諸侯了,

    劉表死後,劉崇繼位,蔡瑁、蒯越等人也是勸(逼)他投降曹操,於是他們就投降了,

    蔡瑁是誰?蔡諷之子,姑母(蔡諷之姐)是太尉張溫之妻,長姐與二姐先後嫁給黃承彥與劉表成為繼室。

    蒯越是誰?蒯氏家族是荊州最大的地頭蛇,諸葛亮姐姐嫁給蒯褀,

    如果孫權沒頂住壓力,也投降曹操了,那孫權估計也就是一個列侯了,不可能稱王稱帝的。

  • 3 # 北疆同心聊歷史

    曹操作為漢未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既有才學又有能力!因此在那個亂世之中,能夠掃平強敵袁紹及其它一批軍閥,平定北方。甚至在赤壁大戰失敗後,還能掃滅西涼馬騰父子並迫使漢中張魯投降!那麼在他不費吹灰之力,併吞荊州後奮力伐吳為何會以大敗收場呢?答案是:輕敵!!的確,在曹操握有絕對的軍事、政治、經濟和人才優勢的壓力下,無論是劉備集團還是孫權集團在初期都是驚慌失策的!劉備還好些,本來就是寄人蘺下沒有自己的地盤。幸好有大才孔明出謀劃策,指點迷津!而孫權則不同,他的手下文武意見並不統一!文臣多主和(其實就是投降)武將多主戰。為什麼呢?因為這些臣屬說白了,都是為人"打工"的!無論是在孫家還是在曹家都一樣!並且文臣中多為江東世家大族,能夠保障江東遠離戰爭,於其有利!他們既可保住榮華富貴,又能借助漢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的政治能量,來更進一步,何樂而不為呢?但對於孫權來說則完全不同:他己經成為江東實際上的無冕之王,權力之主!很難想像,他會捨去一方霸主不做,而去歸降曹操去做寄人蘺下、提心吊膽的"降臣″!即便曹操給予孫權名義上的高官,也不會對他放心,說不定一個不小心性命都難以保全!對於曹操來說,在江東已經營了三世的,有了一定人心歸附和號召力的孫家早己成為"巨獸無以掩其軀"的龐然大物。即便孫權不戰而降,曹操也不會輕易放過他。再參見不戰而降獻荊州全土的劉琮的下場,權衡利弊之後,孫權最終只有選擇與曹操決一死戰這個策略!!而這個選擇正是劉備集團樂見的,故雙方一拍即合!才引出了諸如″舌能群儒″、"諸葛亮借東風"、″周瑜打黃蓋"、″蔣幹盜書、""龐統巧計獻連環、″"火燒赤壁曹軍八十三萬化飛煙、""華容道上關羽義釋曹操"等一系列戰爭史上的絕唱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異性合租,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