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男神也吃檸檬
-
2 # 一家小廚
雖說川菜的糝與其他菜系的茸糊、茸泥有相似之處,但是細究其製法,它們在用料多少、下料順序等細節處,卻有較大的區別。打糝是一項技術難度頗高的半成品加工方法,這裡,我就以雞糝的製作為例,給大家說說打糝的技術問題。
一、雞糝的製法
1.選500克鮮雞脯肉,去掉筋膜後,放清水盆裡漂洗2分鐘,再放入絞肉機,加入500毫升清水絞成泥,隨後用粗紗布過濾出粗纖維(紗布眼不能過細)。
2.把絞好的雞肉泥放盆裡,加少量的清水並放入15克鹽,攪打至稍稍變稠時,再加15克鹽和100克化豬油繼續攪打一會兒,最後加入5個雞蛋清和50克溼生粉,攪打上勁即成雞糝。
二、細節剖析
對於打糝,行業內的老師傅曾經總結出 “六不傷”的口訣,即“不傷水、不傷油、不傷鹽、不傷蛋、不傷粉、不傷質”。做好的糝成品,要求表面光潔、色白髮亮(在行業上稱之為“帶寶色”),絕不能出現滲油的現象。要做到這“六不傷”,就要對各種輔料的作用和加入的時機有全面的瞭解。
1.鹽
鹽是打糝的主要調料,在打糝過程中主要起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提味增鮮;二是增加黏度,使茸泥成為帶黏性的膠體凝固物,以便與油、蛋清等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保證糝的整體色澤一致。鹽的用量取決於主料的重量和含水量,在主料重量相等的情況下,含水量多的原料用鹽量可多一點,反之則減少。不過要注意的是,鹽同時還具有分解和稀釋的作用,因此不能因為鹽能起到收斂發粘作用就盲目加大用量,要知道,鹽過量除了會影響到糝的底味,還會導致糝因脫水而變稀。
2.雞蛋清
雖然打糝選用的都是質地細嫩的原料,並且要加工成泥狀,但是在加熱處理時也會脫水收縮,使得質地變老,這時,就需要加入蛋清致嫩了。我們知道,蛋清有起泡性,經過攪打後會產生泡沫,而泡沫表面具有張力和吸附力。蛋清在加入茸泥當中並且攪勻以後,其持水性會變強,由此增強了茸泥的膠結性和彈性。不過加入蛋清的時機很關鍵,一般是最後才加入,其用量則要根據糝的用途去決定,宜少不宜多,否則容易導致成品發泡變形。
3.油脂
在打糝的過程中加入油脂,能使成品變得更加細嫩潤滑。油脂以選用化豬油為佳,但要掌握好用量和放入的時間,否則會出現變稀和滲油的現象;而在加熱煮熟的過程中,成品還會呈蜂窩眼狀,吃起來質粗而油膩。至於所加化豬油的量,一般都要根據主料的重量、持水量,以及溫度的高低和蛋清的多少去確定。總的來說,宜少不宜多。
4.清水
打糝時離不開清水,因為水有澥散的作用,可以使主料保持充足的水分,從而使成品質地細嫩。清水的用量,要根據主料的性質去靈活掌握,這是因為每種原料的含水量不同,一般來說,豬肉、雞肉、兔肉的含水量要少一點,而魚肉、蝦肉的含水量則要多一些;冷凍過的原料比新鮮原料的含水量要少。另外,打糝時各原料的先後投放順序、蛋清和油脂的用量等,都會影響到清水的用量。
5.澱粉
在打糝的過程中,加入澱粉能增加蛋白質的吸水性,可以防止成品吐水、起渣,同時還可增加其滑嫩感。以前,老師傅打糝多用豌豆澱粉,而現在的廚師則多選用生粉。不管是用哪一種澱粉,量都不宜過多,否則成品會變老發硬。
6.其他料
由於某些主料(如魚肉、魷魚等)帶有較重的腥異味,所以才要加入姜蔥水、胡椒粉(為了保證糝的色澤,可以先把胡椒粉溶解於水)等,以去腥除異。
三、成品要求
把制好的糝捏成丸子後,下到冷水鍋裡時要求浮面不沉,並且形態不變。在下鍋煮熟以後,表面光滑潔白,不會出現蜂窩眼。入口細嫩化渣,富有彈性,爽而不膩,鹹鮮適度。
-
3 # 川渝江湖美食
制糝:雞糝、魚糝、蝦糝、兔糝、肉糝、豆腐糝共6種
前五總用雞腹肉,魚肉,蝦仁,兔背柳肉,豬裡脊肉及輔料用豬油,雞蛋清,水豆粉等,其中魚蝦吐煙腥味較重,應加適量的料酒,胡椒水。豆腐糝應加適量的雞糝,其目的是增加鮮味。
製作:過程將主料用刀背捶茸,其應先錘鬆,次錘細,再捶茸,然後去筋再剁一遍,捶出的茸子要求細嫩無顆粒,下輔料時一般按,水、油丶蛋清、鹽、豆粉、序順下料,攪製成茸糊狀。成品有色白、發亮、泡嫩、入水不沉、不散的特點。菜品有桃酥雞糕,一品豆腐等
回覆列表
哈嘍,我是檸檬
關於川菜的制糝一共有五大糝,即雞糝、魚糝、肉糝、蝦糝、兔糝。其中雞糝、魚糝、肉糝由於質地較好且取材方便,故應用得最多。糝的製作精細,技術性很強,要做好糝,一般要經過選料、漂水、捶茸、攪拌4個工序。
雞糝選嫩土母雞胸脯肉和扁擔肉;魚糝選肥腴細嫩的中段部位;肉糝選筋少質嫩的豬裡脊肉;蝦糝選肥大的鮮溏蝦剝取的蝦仁;兔糝選兔的背脊肉。糝中要加入的各種調料均選質優、色正、味純的原料,以充分保證茸糊的質量。
漂水
選用做糝的各種主料都要多次換水漂洗,去盡血水、雜質和腥味,然後擠幹水分,以保證茸糊成菜色澤潔白。主料漂水前應做一些相應的技術處理,魚應剔去魚皮與魚肉中間的血筋部分,片成薄片漂水;鮮蝦肉用清水洗幾遍後,新增少量的白礬漂水,然後再用潔淨的紗布包住擠淨水分;兔背脊肉先用刀片成薄片後再漂水,所以主料漂水以達到去淨血雜質和腥味為準則,掌握好漂水時間,切莫漂浸過久,以影響原料變質變味等異常現象,從而影響了茸糊質量。
捶茸
為了保證茸糊的潔淨衛生,傳統的做法是用一塊去淨油脂的肉皮墊在菜墩上,再將主料放在肉皮上,然後用刀背將其捶成茸,挑淨筋膜後,再用刀排剁幾遍即成。捶茸時節奏和力度要適度,開始時用力輕一點,然後逐漸加重,刀背移動距離均勻,橫順方向要有序,切莫東捶西剁,輕了捶不好,重了成粗顆粒。蝦仁可以用紗布包著捶制。捶茸也可以用打磨機(或絞肉機)來代替手工操作,快捷簡便。無論哪種茸,不論採用哪種方法,都要將其肉製成無筋膜、細膩、黏性強的泥茸狀。
攪拌
攪拌即打糝,這是制茸過程中技術性較強的一道工序,對茸糊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首先是新增各種輔料的先後順序以及有些輔料新增的次數。將容器內的茸泥先加20%泡過蔥姜的水將泥茸、獬散,依次加入鹽、雞蛋清、化豬油、幹細豆粉等,水和鹽分3次加入,雞蛋清分2次加入,且每次都要充分攪拌,然後再加入化豬油(夏天用捶茸的肥膘肉,冬天用化豬肉),再加人白胡椒粉、味精、幹細豆粉攪均。其次是必須順著同一個方面用力攪打。這是因為肉類原料蛋白質含量較高,又經捶成茸的肉內肌肉組織受到破壞,細胞的蛋白質、長鏈的肌糖元大量析出,為水的滲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順向攪動慢慢分次加水,水分子通過滲透作用使細胞膨脹,含水量增多,長鏈狀的肌糖元也大量吸收水分,並析出球形,基團狀蛋白高分子因用力攪打而改變了原來的形狀,使本來很紊亂的長鏈狀高分子逐漸伸張開來,捲曲地被拉直,而拉直的又被拉長,並按一定的方向有序排列,使水分子結合極性基周圍形成水化層,使糝的吸水量再次增大,經過多次的添水和不停的攪打,肉茸就變成幹稠的肉糝。否則,忽順忽逆的攪打手法,就會把已經順向排列的長鏈狀蛋白質高分子和肌糖元打亂,破壞了水化層,使快要達到飽和狀態的細胞因反向力的作用而破裂,出現糝越打越稀的狀態。
製作要領
打攪除了朝一個方向攪打外,還必須巧用腕力,手腕要隨著攪拌的方向反覆不停的急劇攪打,使茸糊充分吸水,並增加彈性,把大量的空氣帶入茸糊,使茸糊膨鬆發泡。
再次是打糝的主輔料的比例要適當。油少則不滋潤軟滑,浮力差,色不潔白,油多則用於蒙貼時粘不穩,即黏附力差;雞蛋清少了不泡且缺骨力,蛋多了則綿紉不嫩;傷水的糝可塑性差,影響造型,缺水則質老幹癟不柔嫩;鹽少味淡無骨力(鹽除了定基礎鹹味,主要起收水作用,行話叫做收汗),鹽多則傷味;蔥姜、胡椒、味精少了不能壓腥助鮮,多了則影響主料本身的鮮味。一般情況,每500g淨豬肉加豬肥膘肉400g,雞蛋清10個;每500g淨蝦肉加豬肥膘肉400g,雞蛋清8個;其餘鹽、白胡椒(料酒)、味精、於細豆粉都要適量。
另外,糝中還有一位小兄弟--豆腐糝。豆腐糝是將嫩豆腐包在潔淨布內擠幹水分後搓搗製成極細的豆腐茸,納入盆內,加入適量的雞或其他肉類的茸糊,再依次加入鹽、雞蛋清、豬肥膘肉(或化豬油)、胡椒、味精、幹細豆粉打製而成。要說明的是,豆腐糝中加入的肉類茸糊加水、澥散即可,水分不能過多,因為豆腐本身含水量多,若加水過量,就會造成豆腐糝容易吐水,從而影響菜品成形和菜品質量,因為豆腐的可塑性差,所以豆腐與肉類茸糊的最低比例為1:1,一般情況為4:6或3:7,以確保豆腐糝的質量和成菜效果。
總之,川菜中的打糝技術比較強,需要不斷地在工作實踐中探索總結經驗和規律,對不同菜品或不同烹調方式的要求,糝的稀稠程度及比例都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如雞蒙菜就要稍稀一點,而用於炸烹類的則要稍幹一點。原料不同,加水多少也略有區別,如用魚和冰凍的蝦類、貝類打糝就要少加一點水。由此可見,打糝的技術性很強,但它們的成品標準的要求基本一樣,那就是:色澤潔白髮亮,質地細嫩潤滑,味鮮美無雜質,放入一點清水中浮而不沉,便證明糝已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