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詩詞還有必要講格律平仄和韻腳嗎?
估計也是個詩詞愛好者,且談談一點不大成熟的意見。
首先要弄明白格律的意義:格律,格者則也,律者規也。也可說:格者求也,律者樂也,樂者悅也。
律詩的格律平仄成熟是在晚唐。是唐人或者說是晚唐時才成熟的一種文學標準。從唐前到初唐到盛唐,文人於詩上漸漸求美,對其格律進行總結,是便後人學習、品鑑的一種經驗。
格律可包含平仄,但平仄不能代替格律。如果把格律當成平仄,不大妥。人若求備而後為詩,怕都成語言專家了。近體詩有平仄之講究,古詩卻是沒這麼多套路,不能講學古詩必講平仄、無平仄就不格律,當然,不是說古體詩就一點平仄也不講,它也有那個時代的律。除非比賽,比如說就要作五律、七律。
唐詩之韻律又從何而來?唐前有古詩、賦文、民歌,秦漢更有樂府之設,唐詩之律是從古詩之韻、駢文之對、民歌之風、樂曲之音,又科舉、文風影響,大概幾方面演化來。
學格律難不難?講詩詞格律的書、課倒看了一點,實在也記不住,大體上能懂,個別細節不容易掌握,難倒不是說真難。
是不是作古詩以律詞以合律最美?古詩無嚴格的平仄,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漢無詩,魏詩首推曹家,如此動聽詩作?嚴格講,這有格律,但和唐詩的平仄怕有大出入。加上詩經、古詩十九首等等古詩,優秀的作品之美感也絲毫不下於律詩。
我們學詩作詩以哪種最合適?竊以為,學古詩最好,他的古樸和我們的白話文風更切近一些。古詩有了基礎,也有才力,再學點格律。
平時作詩要不要嚴守格律?最好是律詩就守其規,絕句就遵其則,特別是比賽或者是交作業。但其實平時興致一來,也無需多管它!除非你有時間細細去雕琢。現代人的古文基礎、古文氛圍都與唐宋完全不同,若時時以唐人的標準來要求,真是刻舟求劍,即使你寫律詩寫得再好,也得有人能欣賞,我們時人多數也就能認得幾個字,稍懂點意境已經是不錯的底子了。自己偶爾寫幾首,若細細對平仄,就感覺很費時費力,挑詞撿字真得背下說文解字來不可。就是有時對個聯,要對的且工且意,都不容易。
韻是一定要講究的。甚至可以說,無平仄可,無韻不詩。一般在古文上有功底的,多少都不自覺的就會壓韻,甚至平時為文,都會自覺的講究一下語氣、起句和結尾詞字的意義、聲調。無論是作古體、還是現代詞,或者說大眾化的散體,我是很少寫散體,真要有用處有時間,最好都要推敲韻腳,不說句句如柏梁體去求韻,句少儘可能二四壓、句多即使換韻也要講究美感。特別是尾句的韻,有些人寫的都不講,不光不講韻,而且導致不成個整體,最後結尾的詞字往往壞了整篇意境和美色,像極了一個上廁所不擦屁屁的美人、吃美食但嘴角留了粒米的食客、悲憤之餘卻又破涕為笑的輕浮之人、大喜大樂卻突然掉下眼淚的莫名之客。
格律本質上是樂、是美、是舒、是動耳動心。本質上和說話、鳥叫、樂曲一個道理。我們又不是比賽,只要本著它的本質去,作幾首自如自樂的詩,只要心不懶、學不貧、耳不閉,都能寫一首有美感的詩,或許在學者眼裡叫打油詩,但打油詩你能油滑油滑,油出水平,那也是大功夫,若是沒有油,只是一杯淡水,那不叫打油詩,是扯淡。
常人的詩好作品多,也有很多不好的作品。好作品大多是感情飽滿或排布有序、觀察入微,格律有致,遵循基本的原則。不好的的原因就太多,主要兩方面,一是寫的太勤,寫太多則情濫、心浮、眼疲,不用別人說,自己心裡就知道這是堆砌文字、粉飾情景;二是雖寫的少,偶爾為止粗粗草就,又無文字功底卻偏要一頭撞在詩牆上,這多是人懶,心懶、手懶、耳懶、字懶,寫出來就是聖旨,誰也不能指正,自己也不去求進,像極了當初民國的張宗昌。
有兩種寫詩的要盡力避免。一種是深奧無比,讓人看的一頭霧水,倒是講格律,但像極了道家的密符,像極了《尚書》的詞句,好似春秋時的鳥文,似識百識,這詩不是給時人看的;一種是平淡至極,像那蒸餾水,這種寫者多是缺少樂感,從不唱歌,甚至從不說話,作品讀的像電子書語音、一句一個調、出句更像臭炮,這即使文字再美,它也不能讀,只能看,這也不是給活人看的詩,這叫死文。這兩種其實都是缺少古文學的閱讀,古代的書真正能傳下來,多數是文字優美,只讀唐詩頂多會背會描,但多讀古文隨便寫寫也多有詩感。
閒來無事,且把這問答當作個消遣吧,好與不好,有用無用,倒也希望指教。
創作詩詞還有必要講格律平仄和韻腳嗎?
估計也是個詩詞愛好者,且談談一點不大成熟的意見。
首先要弄明白格律的意義:格律,格者則也,律者規也。也可說:格者求也,律者樂也,樂者悅也。
律詩的格律平仄成熟是在晚唐。是唐人或者說是晚唐時才成熟的一種文學標準。從唐前到初唐到盛唐,文人於詩上漸漸求美,對其格律進行總結,是便後人學習、品鑑的一種經驗。
格律可包含平仄,但平仄不能代替格律。如果把格律當成平仄,不大妥。人若求備而後為詩,怕都成語言專家了。近體詩有平仄之講究,古詩卻是沒這麼多套路,不能講學古詩必講平仄、無平仄就不格律,當然,不是說古體詩就一點平仄也不講,它也有那個時代的律。除非比賽,比如說就要作五律、七律。
唐詩之韻律又從何而來?唐前有古詩、賦文、民歌,秦漢更有樂府之設,唐詩之律是從古詩之韻、駢文之對、民歌之風、樂曲之音,又科舉、文風影響,大概幾方面演化來。
學格律難不難?講詩詞格律的書、課倒看了一點,實在也記不住,大體上能懂,個別細節不容易掌握,難倒不是說真難。
是不是作古詩以律詞以合律最美?古詩無嚴格的平仄,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漢無詩,魏詩首推曹家,如此動聽詩作?嚴格講,這有格律,但和唐詩的平仄怕有大出入。加上詩經、古詩十九首等等古詩,優秀的作品之美感也絲毫不下於律詩。
我們學詩作詩以哪種最合適?竊以為,學古詩最好,他的古樸和我們的白話文風更切近一些。古詩有了基礎,也有才力,再學點格律。
平時作詩要不要嚴守格律?最好是律詩就守其規,絕句就遵其則,特別是比賽或者是交作業。但其實平時興致一來,也無需多管它!除非你有時間細細去雕琢。現代人的古文基礎、古文氛圍都與唐宋完全不同,若時時以唐人的標準來要求,真是刻舟求劍,即使你寫律詩寫得再好,也得有人能欣賞,我們時人多數也就能認得幾個字,稍懂點意境已經是不錯的底子了。自己偶爾寫幾首,若細細對平仄,就感覺很費時費力,挑詞撿字真得背下說文解字來不可。就是有時對個聯,要對的且工且意,都不容易。
韻是一定要講究的。甚至可以說,無平仄可,無韻不詩。一般在古文上有功底的,多少都不自覺的就會壓韻,甚至平時為文,都會自覺的講究一下語氣、起句和結尾詞字的意義、聲調。無論是作古體、還是現代詞,或者說大眾化的散體,我是很少寫散體,真要有用處有時間,最好都要推敲韻腳,不說句句如柏梁體去求韻,句少儘可能二四壓、句多即使換韻也要講究美感。特別是尾句的韻,有些人寫的都不講,不光不講韻,而且導致不成個整體,最後結尾的詞字往往壞了整篇意境和美色,像極了一個上廁所不擦屁屁的美人、吃美食但嘴角留了粒米的食客、悲憤之餘卻又破涕為笑的輕浮之人、大喜大樂卻突然掉下眼淚的莫名之客。
格律本質上是樂、是美、是舒、是動耳動心。本質上和說話、鳥叫、樂曲一個道理。我們又不是比賽,只要本著它的本質去,作幾首自如自樂的詩,只要心不懶、學不貧、耳不閉,都能寫一首有美感的詩,或許在學者眼裡叫打油詩,但打油詩你能油滑油滑,油出水平,那也是大功夫,若是沒有油,只是一杯淡水,那不叫打油詩,是扯淡。
常人的詩好作品多,也有很多不好的作品。好作品大多是感情飽滿或排布有序、觀察入微,格律有致,遵循基本的原則。不好的的原因就太多,主要兩方面,一是寫的太勤,寫太多則情濫、心浮、眼疲,不用別人說,自己心裡就知道這是堆砌文字、粉飾情景;二是雖寫的少,偶爾為止粗粗草就,又無文字功底卻偏要一頭撞在詩牆上,這多是人懶,心懶、手懶、耳懶、字懶,寫出來就是聖旨,誰也不能指正,自己也不去求進,像極了當初民國的張宗昌。
有兩種寫詩的要盡力避免。一種是深奧無比,讓人看的一頭霧水,倒是講格律,但像極了道家的密符,像極了《尚書》的詞句,好似春秋時的鳥文,似識百識,這詩不是給時人看的;一種是平淡至極,像那蒸餾水,這種寫者多是缺少樂感,從不唱歌,甚至從不說話,作品讀的像電子書語音、一句一個調、出句更像臭炮,這即使文字再美,它也不能讀,只能看,這也不是給活人看的詩,這叫死文。這兩種其實都是缺少古文學的閱讀,古代的書真正能傳下來,多數是文字優美,只讀唐詩頂多會背會描,但多讀古文隨便寫寫也多有詩感。
閒來無事,且把這問答當作個消遣吧,好與不好,有用無用,倒也希望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