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作家王剛

    這個問題應該改為“再厲害的殺神也敵不過君王”,古代尚無政治一說,你這是張冠李戴。再回到這個問題,白起是秦名將,戰功卓越,殺伐無數,性殘暴,長平之戰坑殺趙軍四十萬,為秦立下汗馬功勞。但是,功再大,也只是秦王的一良將走卒爾!君命不可違,白起卻犯忌屢屢背違君命,秦王豈能容他!白起該不該殺,該,這是他對自己殘酷暴行付出的代價!

  • 2 # 七色瓔珞

    一個獵人會無比疼愛他的獵槍。

    不管是狩獵之前,狩獵的時候,狩獵結束。

    都是他的寶貝。

    但是當獵人轉身成了一個養殖戶的時候,獵槍他就不用了。

    如果確認用不上的話,他會把他封存起來,或者掛起來,但是很少會拿起來了。

  • 3 # 如切如磨

    其實答案已經包含在問題本身裡了。所謂的殺神二字就意味著白起應該死!

    殺神和戰神是兩回事。戰爭就意味著死人,戰場上殲敵無可厚非。白起百戰百勝,戰績彪炳,一生滅掉的六國軍隊大概在上百萬人,是為戰神。可殺神下面是四十萬趙卒用冤魂屍骨鋪就的血路。自古殺降都是至不詳之事,上天有好生之德,冥冥中的輪迴報應可不盡然是虛無縹緲的傳說。何況四十萬趙卒是被騙投降而後被活埋的,白起被屈殺就是他的報應!此為一該死。

    白起本來就是六國最為忌恨之人。坑殺四十萬趙卒,將趙國陷入滅國的邊緣。非但趙國於白起有著刻骨的仇恨,其餘五國有趙國這種悽慘下場在前,肯定是更加仇恨白起的,所以無論如何也是要弄死白起的。千夫所指還無疾而終,何況百萬人的怨念,相信就算白起不死於秦王的冤殺,也會死於六國的報復。此為二該死。

    白起在長平之戰力主趁勢滅趙,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彼時秦國尚不具有統一六國的絕對優勢,在趙國緩過氣後馬上組織聯軍擊敗了來犯的秦軍,不但意味著秦不能滅趙,還引起了其他國家的同仇敵愾。秦國自身在長平之戰中也是傷了元氣的,所以接下來的選擇就是緩和局勢,積蓄力量。殺掉白起就意味著給六國一個交代,安他們的心。此為三該死。

    歷史公認的是白起主導了坑殺降卒的。在此有一個小小的揣測,此舉是不是得到了秦昭王的首肯?是不是其實就是出於秦昭王的授意?反正歷史上的記載都是白起坑降卒,完全擔了這個罪名的。假使是秦昭王主謀,那麼不管是出於維護君主名聲,還是轉移六國仇恨,讓白起背鍋然後殺掉他都是最正常和必須的選擇。此為假設條件下的四該死。還要說到白起力主滅趙未遂的事。他的堅持嚴重得罪了最不能得罪的秦相范雎。這范雎本身就是個睚眥必報的人。一收了重賄答應辦事卻被白起阻撓。二嫉恨白起軍功,生怕他立下滅國之功爬到自己頭上來。三自己的行為決策招致秦國之後的大敗,嚴重被白起打臉。因此是一心要弄死白起的。而從秦昭王角度出發,他一樣因為決策失誤屢屢被白起打臉,白起遠見卓識分外凸顯他的愚蠢短視,顏面盡失的君主怎麼能容忍!且秦人尚武好戰,向來不缺名將,白起在他眼中不過是個厲害些的將領而已。范雎就不同了,秦昭王把他比作自己的叔父(太公姜尚、仲父管仲),請教高見的時候都是長跪著恭聆的!這地位和重要性豈是白起一介武夫可比的。兩人不對付,范雎起心要殺白起,秦昭王豈會不知道?白起功高蓋主不容於君王,又因大才被權相嫉恨,秦國兩個最有權勢的人要置他於死地。此為白起五該死也!戰爭從來都是政治的需要和延續,根本就是為政治服務的。殺神也好,戰神也罷,既然被政治所拋棄,就註定了白起應該死亡的命運!

  • 4 # 無要有說

    先肯定前面一句話,白起怎麼死的?首先因為趙國的反間計,使范雎蠱惑秦昭襄王召回白起,錯失一舉殲滅趙國的機會;後來因為趙國不守和談條件,秦昭襄王於是打算讓白起掛帥攻打趙國。

    白起知道這次攻打趙國是不會有結果的,之前長平之戰後,趙國是一片恐慌,各國間也沒有聯合,攻之必勝,現在去是打不贏的。秦昭襄王兩次讓白起掛帥,白起兩次拒絕,而兩次出征又全都失敗,遷怒於白起。後面被髮配杜郵,范雎還是沒放過他,進讒言讓秦昭襄王賜死白起。所以白起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政治上。

    那白起該不該死呢?從秦昭襄王的角度看,我讓你兩次掛帥出征,你都拒絕,戰爭失敗了,總要有人背鍋,白起當仁不讓,該死!

    事實上,白起其實早就明白了,進攻邯鄲的戰爭不僅會失敗,而且會敗得很慘,如果自己去,那自己的一生的功名都將毀於一旦,寧死都不肯接受這種結果。

    很多人認為白起該死的原因是殺降,而且殺得太多了。但站在當時秦國的角度看,這是一種大大有利於秦國的做法,若是當時放回趙國的四十萬降軍,趙國會從此一蹶不振嗎?

    題主問題過於絕對,不同角度看白起有不同的意見,而此人也絕不是“該不該死”四個字可以概括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首次出現動物“中招”,老虎病毒檢測呈陽性,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