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I觀

    看到這個題目,我第一時間想到了四舅這一家子,簡直和這個問題不謀而合。有的時候,不得不承認,一個家庭的組成真的很奇妙。

    四舅是中國農民的典型性格,溫和、堅韌、勤奮、吃苦耐勞而又少言寡語。大家都知道,上一輩人兄弟姐妹眾多,幾乎每個家庭少則三五個孩子多則六七個,都是忍飢挨餓成長起來的。姥姥養育了五個孩子,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所以我有四個舅舅,當然那一個女兒就是家母了。我大舅、二舅、三舅,都長得人高馬大的,雖然那時候糧食不夠吃,可是好在姥姥還能用母乳餵養。我媽和四舅出生的時候,正好趕上那個年代的大饑荒,不僅糧食更少,姥姥也沒有了母乳,所以我媽和四舅從小就面黃肌瘦,身材相對矮小。我媽該說的過去,畢竟是女的,可是四舅一個男孩就顯得很瘦弱。所以只要四個舅舅站一塊,老感覺四舅是別人家的孩子,幸好長相是一脈相承的。前三個舅舅可能也趕上那個時候的好政策,姥爺家成分好,上大學的上大學、當兵的當兵,現在歸屬都很不錯。只有四舅獨自留在了村裡,成為了地地道道的農民。這樣的情況也逐漸影響了四舅的性格,或多或少有些自卑。所以,四舅娶妻也相對較晚。

    說這些的目的,是為了解釋,四舅,一個本分的農民,為什麼會忍受四舅媽(其實我們叫:四妗jìn妗)那麼多年,直到現在。

    四舅媽這個人,就是典型的在你理解範圍內,發生家庭、婆媳、妯娌、姑嫂等矛盾中,她永遠是主角,而且全部是以完勝的戰績笑傲整個家庭的。

    從把四舅媽娶進門開始的那一天,到姥爺姥姥去世,他們在一個院子生活的日子裡,她從來沒做過一頓飯,永遠不變的理由:肚子痛。所以我從小的記憶裡,四舅媽是個病人,當然慢慢長大後就知道了。她的空閒時間就是打麻將。農村種地收割這些活兒,那就更沒可能做了。你很難想像,在八九十年代,遙遠的農村會有這樣的人。

    再說她敗家這件事之前,還得說兩件事,而這兩件事也是親戚們都耿耿於懷的事。

    一件是,姥爺家拆遷。姥爺家正好在山腳下而且靠近鐵路。有一年,鐵路改道,要穿過山修隧道,規劃的路線正好經過姥爺的房子,最後談下來把房子拆了給予一些補貼。這就發生了這部分補貼怎麼分配。因為大舅在中學當老師,三舅在銀行上班,所以這部分錢本沒給他們準備,人家也不要。我媽屬於外嫁,當然也沒準備,我媽也不會要的。只有我二舅,他是另一個村的小學老師,二舅媽也沒工作在家務農,所以考慮他們兩家怎麼分配。而且姥爺家拆遷後,姥爺和姥姥是要跟著二舅生活的。就因為這個事情,可是鬧騰了一陣。四舅媽是一分錢不想給二舅,想全部拿走,說是每月給姥爺和姥姥生活費。說到兩老人以後跟著二舅生活,怎麼也應該給人家分點吧?四舅媽解釋,前幾年老人都是她和四舅贍養,這幾年總該輪到二舅了,而且她要去縣城買房,到時候可以接過來。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基本是靠兩老人種地養活他們。最終,這個錢還是進了四舅媽的口袋,因為別人不想鬧騰了,兩老人太傷心,後來姥爺還大病了一場。

    另一件事,就是姥爺和姥姥去世的時候。本身作為子女,這個時候都應該出點力,把喪失穩穩當當的辦了。可是四舅媽又出么蛾子。不但不想出錢,最後親戚朋友送來的禮錢,全要拿走,其實也沒多少錢,但是這個做法實在有點過分。最後,雖然沒全拿走錢,但是還是靠這個賺了。

    從這兩件事後,大家對她徹底失望了。親戚們也很少去她家走動。

    四舅媽這個人,到現在也沒給家裡真正的掙過一分錢,除了打麻將往出輸錢,家裡的生活水準不降檔次,眼看著兒子都二十大幾了,不攢錢。外人的評價是,自己見都沒見過的吃的,人家隔三差五的買。所以每到孩子上學用錢,就到處借錢。近幾年,四舅起早貪黑的打工賺錢,才算稍微攢了點錢。可是前年,因為她,家裡又回到解放前了。

    前年,她跟一個打麻將認識的人,去了趟廣西,說是要掙大錢了,然後把兩個孩子全叫過去。隨後身邊親戚都接到了她的電話,說那邊特好賺錢,讓趕緊過去。期間我媽給我打了個電話描述這件事情,我第一反應,她們進了傳銷。於是告訴我媽,不管她說啥,不能去。最後身邊也沒人過去,一方面大家都相互通了個氣,另外,四舅媽的人品也拉不了個別人。最後去了半年多時間,回來了,把攢的錢全部敗光了。

    現在,也沒好好找個活幹,今天跟著人賣保險、明天跟著人搞直銷,反正就想著怎麼輕鬆怎麼賺錢,怎麼能一下子暴富。

    可是,畢竟孩子都那麼大了,四舅也任勞任怨,好也罷、壞也罷,一起生活了快三十年。日子常常過得緊緊巴巴,孩子們現在也工作了,日子就接著過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讓送外賣的麵條不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