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風化雨花草香

    父母因為孩子寫作業、吃飯速度慢,沒有達到家長要求的速度,而動手打孩子,是很不明智的。家長不應該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孩子年齡小,認知動手能力有限,說不定家長認為的“磨嘰”,在孩子那裡已經是“盡力”了。

    古代父母總結出了對孩子的“七不責”,其中一條就是“飲食不責”,正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這個時候責備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不利於孩子健康。孩子寫作業慢,首先要看是邊玩邊寫,還是一直在寫,但是速度不快。如果不能專心做作業,老是被外物所吸引,不能真正投入到學習之中,家長是要採取一定的措施的。採取措施不一定就是打罵,應該有一定的技巧,採取適合孩子的獎懲辦法。

    家長動手打孩子是很不理智的表現,對孩子起不到正面教育作用不說,事後冷靜下來,家長還會心疼自責,實在是得不償失。每個孩子都是在不斷的學習中慢慢成長起來的,學習任何事物都需要過程,也需要有家長耐心的引導。打罵孩子容易挫傷孩子積極性,還有可能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讓孩子的性格變得不再那麼Sunny活潑。所以,為人父母者,應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少一些脾氣。

  • 2 # 有書教育

    朋友玲的女兒自幼體弱,胃口不是很好,吃飯速度可以跟蝸牛篦美。上幼兒園還可以慢慢磨蹭,可上學後這種速度卻能讓玲崩潰,女兒因早上到校遲到,被老師點名多次。

    因此女兒早餐拖拉問題,讓玲已經好幾次控制不住的發火。玲每次準備好要出門,看看女兒還不緊不慢的有一口沒一口地吃著飯,就控制不住的由大聲責罵變成暴力動手。

    每每這時,女兒露出害怕與驚恐的表情,深深刺激著玲,讓玲陷入自責。擔心女兒因此變得更無所謂同時也變得膽小怕事。

    玲老公也常常因此與她發生爭執。她老公認為對於孩子的教育不宜過於激烈,讓玲因此陷入焦慮。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孩子脆弱而敏感的心靈,需要像外科醫生對待心臟手術那樣小心翼翼。

    孩子從小被尊重、愛護,心靈才會豐盈,將來人生中的糾結才會減少,並過上富足的精神生活。養育孩子,就像培植小果苗,需要時間與耐心。被人工過度施肥、催熟的果子,樣子好看卻缺乏真正的營養與口感。

    面對這種情形該怎麼辦呢?

    1.父母要有慢養的意識。

    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故而孩子出現問題,父母要像醫生一樣進行耐心診斷,才能找到解決孩子問題的最佳辦法。這些細緻工作,需要家長具有慢養智慧,否則根本就無法勝任。

    2.重點放在關注孩子心靈成長

    現在很多家長過於關注孩子表象行為。比如:吃飯慢、學習成績、特長培養等。卻忽略孩子心靈的成長。不斷催促孩子跟上自己的步伐,沒有停下來問問孩子內心的感受,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就把自己意願強加於孩子。

    把孩子缺點放大,導致孩子缺乏自信。智慧父母會從賞識認可孩子的角度出發,尊重孩子,關注孩子內心的感受。

    3.父母要用長遠的目光看待問題。

    孩子在成長中會出現各種問題,但做為父母的我們應有足夠眼光,從長遠來打算。如不能正確看待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問題,把心神耗在小問題上,孩子身心發展也會受到限制。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有足夠面對以及解決問題的時間。引導孩子學會自我反省,慢慢地成長。

    孩子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信任與支援是孩子人生中最大的助力。這個力量能讓孩子面對困難與坎坷時:鼓足勇氣,渡過難關。

  • 3 # eleven老師

    這是一開始學吃飯、一開始寫作業的時候沒有引導好。

    當孩子開始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時,家長一定要先定好規矩,從開始就約束孩子的行為,孩子對於知識或者技能的的第一印象特別重要。既然現在孩子已經養成了拖沓的習慣,就要開始矯正習慣。如果孩子是正常的吃飯狀態,只是比較慢,其實不用擔心,但是如果是因為邊吃飯邊走神造成的,就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先講清楚你對於這個事情的態度和不好的後果,再問孩子覺得以後應該怎麼做,共同制定吃飯的規矩,孩子參與制定的規則,更願意遵守。

    然而孩子寫作業拖沓是一定要矯正的,現在拖沓以後題量大了根本完成不了學習任務,學習習慣要從一開始就培養好。矯正過程依舊先和孩子交流,再引導孩子說應該怎麼辦,共同制定。

    既然意識到了問題,就應該及時矯正孩子的問題行為,暴力教育出來的孩子會叛逆,多溝通交流,才是最有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化學物質變化規律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