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的紀念

    ☁☁☁&&&&&

    詩和遠方 ≠≠≠ 柴米油鹽

    我用上圖來回答這個問題。

    白雲代表了詩與遠方,可以讓你一瞬間產生一萬種的美麗浮想 ,有青山綠水,有毛草坯房,有魚遊潺流,有花開招財……而柴米油鹽要離我們的生存現實更近些--近到不能用其它所代替,近到不吃不行、不喝不安,不買不算過日子,不煮飯的人間就不再是“煙火人間”。

    但想在它們中搞“平衡”,我覺得第一,沒必要;第二,平衡不了;第三,就算你厲害,弄平了,又怎樣呢?人生還有更多的“不平衡”,難道你都想一一去搞掂、擺平它們嗎?不要學堂吉訶德,與風車大戰,不要學孔乙己,與精神分輸贏!事物有其原貌也叫“原生態”,如人類的長相是代代傳承下來的結果,不需要去弄一模一樣的,所以這就是我的觀點之開題。

    在我的當下,詩和遠方正在興盛著,因為我要把自己的前40年光陰來透過回憶作出認真且表裡如一的總結。總結在40年不算短的歲月裡面:喜歡過誰?被誰喜歡過?愛上某人?被某人愛上過?父母都是如何用他們的言傳身教深深影響我的成長的?老師又是哪一位在我的記憶中溫暖地佔據著位置?戰友教官和首長們都是我的天與地,還是匆匆辭別的一群舊故?想這麼多以後,我才願意用我多年積累的文學功底與才華一件一件寫成短詩或長詩,或隨筆或小散文,其間不乏濃情蜜意與熱淚打轉。寫累了,就要做飯吃,於是又要親近我的盆盆罐罐,鍋碗瓢勺,柴米油鹽。沒有它們給我身體提供熱量營養,我用什麼去創作呀?所以非但不能隨便去平衡滅掉它們,還要每次做飯的過給中,用乾乾淨淨的抹布仔仔細細擦灶臺與灶具上的油跟泥,把詩和遠方的浪漫轉換成對做家務活的“超熱忱”,洗潔精不能總用一個牌子一種香味的,我用完一個牌子以後立馬上京東選下一個香型牌子的,這樣可以讓心情體會到:詩與遠方。

    從來沒有什麼詩與遠方,不過都是人為人設出來的美好想象,如江姐的“共產主義偉大理想”,如馬克思的讓“資本主義”滅亡,如毛澤東主席的“從此華人民站起來了”,如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我們必須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施行改革開放”。你能明白他們的胸懷嗎?我沒有舉任何名人作家藝人的例子,因為我覺得偉人的“詩和遠方”裡面有抱負跟志向,更有那超越了世俗百倍千倍的偉大之力量!要說搞成功了“詩和遠方”“柴米油鹽”的平衡,他們才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和榜樣。毛主席不僅打下了江山,還要操勞過度為人民解決吃穿住行,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可想而知有多麼難?沒有詩和遠方不行,人民需要精神上的鼓舞與被領航,沒有柴米油鹽更不行,低標準餓死了多少華人?在自然災害面前,詩和遠方就要變成活下去的勇氣決心,而活在當下的我們什麼都不再缺,唯一缺的就是胸懷天下之蒼生的濟世理想。讓我們好好想想,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才現真諦?究竟什麼樣的生活才不枉選擇並堅守?(完)

  • 2 # 清揚85809933

    三毛曾說過一句話,“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裡去,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現在我要說,詩和遠方,如果不落實在柴米油鹽上,也是海市蜃樓般的存在。

    在我看來,詩和遠方,是精神層面的;油鹽柴米,則是生命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遠方是對美好生活嚮往的一個寄託。在一個地方久了,會厭倦了當地的人和事,於是對遠方就有了各種想象,因為遠暫無法涉足,想象都是美好的。卻不知你的遠方就是他人的現居地,你的現居地也是他人的夢寐以求的遠方。遠方其實就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詞。於是在遠方之上,再加了詩,遠方和詩,更讓人嚮往,在美好的地方過詩意的人生。聽起來不錯,做起來或者會變成一地雞毛。

    有時就覺得生活就是一地雞毛,雖然有朋友說一地雞毛也要把它紮成雞毛撣子,可有時看著一地雞毛只想掃除乾淨。柴米油鹽聽起來很俗,人人卻離不開它。詩和遠方做起來一不小心變成一地雞毛,就是因為生活中離不開柴米油鹽。那麼如何平衡兩者,讓生活這襲華麗的袍,裝點詩意人生?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簡言之,也就是說決定了精神層面的建築。要想有詩意人生,美好生活,就離不開柴米油鹽。

    就如愛情,若無在一起吃飯,穿衣,睡覺,數錢錢,充其量是柏拉圖的精神之戀;詩和遠方,若生活一地雞毛,紮成雞毛撣子也是一種詩意。

    無論生活怎樣,我們既在柴米油鹽中奔波,又在詩和遠方中嚮往。如此心中有詩意,遠方有盼頭,過一種詩意人生,每天看雲舒雲卷,花開花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關於森友學園醜聞只在自民黨內部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