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武驍衛
-
2 # 一個人的歷史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遇到問題總是會給自己找藉口,而不是主動尋求解決方法。我稱這樣的人為缺少格局,只生長不成長,李廣就是此類人的典範。李廣不能封侯,和衛青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因為決定能否封侯的關鍵在漢武帝,而不在大將軍衛青,賞罰之權必然來自於天子,這個道理是李廣一直沒有搞清楚的。
具體來講李廣不能封侯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政治立場不堅定,站錯隊跟錯人七國之亂中,李廣做為周亞夫手下的先鋒衝動在前,身上多處受傷,但是依然勇武不凡。按道理,李廣是可以被封侯的,但是他在這個時候接受了梁王劉武的賞賜,這一做法觸怒了漢景帝劉啟。要知道賞罰之權只能來自於天子,梁王儘管是竇太后的幼子,漢景帝的弟弟,但是他不是天子,接受他的賞賜,就意味著無視了漢景帝的權威。可以無能,但不能無智。
個人英雄主義的悲歌李廣的英勇都體現在個人的勇敢上,大多數時候體現的是個人英雄主義。遇到匈奴人,李廣以其精湛的射術讓其知難而退;李廣被匈奴俘虜後,趁其不備奪取馬匹逃走,並在逃跑的途中將追擊的匈奴騎兵一一射殺;李廣由於缺少嚮導,在進攻匈奴的路途中迷路,延誤了漢軍匯合日期。透過這些事蹟,我看不到李廣的將帥之才,只能看到個人的英勇。做為主帥被俘的李廣,那他的部隊又如何呢?可想而知。
鋒芒畢露的李將軍,忍氣吞聲的衛元帥但凡能成就大事者,大多都低調能忍、堅毅不凡,如大將軍衛青就克己自律、隱精藏智。反觀李廣則不然,他不是忍不了,而是根本就不會去忍。由於迷路,延續了大軍匯合的日期,大將軍衛青派人到李廣軍營詢問情況,衛青這麼做已經給足了李廣面子,念在他是老將、老臣的份上,不想過於影響他在軍中的聲譽。但是衛青的苦心,並沒有得到李廣的理解。李廣說道:“我從軍幾十年,如今不過因為延續了行軍的日期,就要受到刀筆小吏的侮辱,那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我決不能受這份屈辱!”說罷便自殺而亡。其子李敢和父親一樣,將父親之死的這筆賬,記在了衛青的頭上,公開毆打衛青,為後來被霍去病射殺埋下了隱患。
-
3 # 長春靈公子
毛關係都沒有。有詩云:“衛青有幸由天助,李廣難封緣數奇。”這是從術士角度分析的李廣至死未封侯是因為點背,還有就是李廣曾經殺降,而殺降是為將之大忌,前有白起就是前車之鑑。而從當時西漢的制度分析,尤其漢武帝時期殺敵斬首是軍功晉級最重要的標準是縱觀李廣一生對匈作戰,勝少負多,自己還險些被俘虜,實為盛名所累,霍去病斬殺單于祖父若侯產,俘虜國相,斬首數千而直接被封為冠軍侯。衛青頗為低調而從不仗勢欺人,對李廣也頗為敬重,只是李廣有時過於偏激,從其自刎就看得出
回覆列表
李廣,秦朝名將李信後裔,文帝十四年,匈奴來犯,李廣以良家子身份從軍擊匈奴,由於善騎射,斬首不少被封為漢中郎。李廣以驍騎校尉身份從太尉周亞夫平定吳楚之亂,昌邑城下勇奪叛軍軍旗大振士氣,立下大功,但私收梁王將軍大印沒有得到景帝封賞,畢竟竇太后玩命推自己小兒子梁王劉武繼位皇儲已經讓這一對親密的兄弟有些不對付,李廣來這一套只能說明情商低,就這麼錯過了他第一次有可能封侯的機會。景帝時期李廣任七地邊郡太守,能力是有的。
武帝繼位,召李廣執掌宮禁成為衛尉,公元前129年,李廣以衛尉執將軍印,率軍萬騎出塞,遭遇數萬匈奴大軍圍攻全軍覆沒,李廣隻身逃回被問罪,花錢消災成為庶民。之後霸陵尉得罪李廣,在李廣被武帝起用後第一件事就是殺了霸陵尉洩憤。漠北之戰,衛青聽從武帝之言,並未讓李廣成為先鋒而是讓他迂迴,這並沒有錯。至於說衛青故意讓李廣迷路讓他不能參戰導致他不能封侯這種陰謀論挺無聊的,畢竟衛青五萬人馬是霍去病挑剩下的,是二師,還要分兵給李廣,而且漢軍需要長途跋涉遠涉漠北,對手卻是以逸待勞的匈奴單于本部精銳,衛青本部打的也很艱苦,最後愣是靠衛青的指揮才能取勝,斬首兩萬,迫使單于率百騎逃跑,衛青火燒趙信城乃還。
衛青回程路上碰到迷路的李廣,派遣長史帶去酒和乾糧給李廣,順便問問失期的事,畢竟作為大將軍他得寫報告給武帝,第一次去李廣沒給好臉色,衛青於是召李廣幕僚受審對質,李廣覺得幕僚無罪,親自趕到衛青幕府說了一通話,表示已經六十好幾,不願被刀筆吏侮辱,自裁。客觀來說李廣之死與衛青無關,但李廣認為衛青針對,衛青地位高,若是故意針對,加上自己歲數太大,註定難有作為,可惜這些都是李廣一廂情願。我倒是覺得衛青是一直比較尊敬李廣的,李廣自裁後,衛青是有敬有愧,這才在李敢刺殺衛青失敗後不予聲張保全李敢,否則走正常途徑,李敢以下犯上,也是必死,倒省了霍去病的事。
至於至死未能封侯,除了李廣自身原因,也跟命運有關,文景二帝雖是明君,但是他們對匈奴的策略還是以守為主,文帝曾言,若李廣生在太祖年間,可封萬戶侯。景帝時期李廣出任七地邊郡太守,鎮守邊境多年。武帝時期對匈奴策略轉為進攻,然而李廣善守,加上武帝時期李廣也已經漸老,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只能說,時也命也,自古美人嘆遲暮,不許英雄見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