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築造夢想家
-
2 # 狐說歷史w
說起這兩個人為什麼都互不喜歡,那就得從蘇洵的兩個兒子說起,當年蘇軾蘇轍分別被宋仁宗錄取為制科試三等四等,如此風光的兄弟倆,你會覺得他們的仕途一定會一帆風順了吧,事實並非如此。推崇經義之學的王安石不喜歡他們,尤其是蘇軾帶有策士氣息的文風。還公開的說:如果我是考官,就不會錄取他。
朝廷對蘇轍的“商州軍事推官”的任命書,由於王安石不肯寫,便耽擱下來,被朝廷延期。
後來蘇軾又被朝廷派到了邊窮之地,任期三年,很多人都懷疑是王安石弄的手腳,故意給蘇軾下絆子。
透過這些事,可氣壞了蘇洵,試想,這樣的事放在誰頭上,不得氣個半死。如果是真的,那王安石就阻擋了蘇軾蘇轍的仕途及財路。
為了這些事,蘇洵還寫了《辯奸論》,抄了很多份,也送給了王安石一份,氣得王安“石牛背高聳”。透過這些事,就不要說喜歡了,那可是見面分外眼紅啊。
古代官員不睦,不在乎三種可能:
一 政治立場不同
二 沒有共同的利益
三 擁護的人不同
他們也是人,也有我們一樣的想法和心思,有的古人性格還不一定有你我的性格好呢,我們要學其長處,避其糟粕。
-
3 # 飛隼集英社
蘇洵王安石交惡歷史上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出自於方勺的《泊宅編捲上》:歐陽修當時官職是翰林學士,據說有一次在翰林院請客,當時在京師的不少以文會友的好友們都在宴席上。散席後,唯獨蘇洵留了下來,問歐陽修道:“剛才座位上的那個囚首喪面的人是誰?”歐陽修回答:“王安石,是個文藝青年啊,你沒有聽說過嗎?”蘇洵說道:“以我看來,這個人日後必定為擾亂天下。如果讓他在朝廷中得志,就算是聰慧聖明的君主,也將被他誑惑,你怎麼和這種人一起交往?”蘇洵走了之後,幾天之內就寫了一篇《辯奸論》(見附錄二:蘇洵《辨姦論》),並且毫不隱藏,抄送給在京師的同在文藝圈裡詩文唱和的朋友們傳閱。傳到王安石耳朵裡,二人從此交惡。在這段軼事裡關於蘇洵指責王安石囚首喪面(像囚犯一樣散亂的頭髮,像家裡死了人一樣喪氣的臉)的批評倒也確實不是憑空指責,不過確實是言過其實、添油加醋了。根據南宋文人邵博《聞見錄》記載:“魏公(韓琦)知揚州,王荊公(王安石)初及第為籤判。每讀書至達旦,略假寐,日已高,急上府,多不及盥漱。”
第二種說法,出自於張方平的《樂全集卷三十九文安先生墓表》(見附錄三):嘉佑元年正月,王安石先結識了歐陽修,歐陽修也非常賞識王安石。同年五月,蘇洵到了京師,透過張方平的一封引薦信也結識了歐陽修,歐陽修也認為蘇洵是個人才,勸王安石與蘇洵交遊,王安石也願意。而蘇洵卻不願意,他的理由是:“我知道這個人,是個不近人情的人,(凡是這種性格的),很少不是天下禍患的。”不久,王安石的母親病故,在京的朋友們都上門弔唁,表示慰問。唯獨蘇洵不去,不但不去,還寫了一篇《辨姦論》。傳聞當時看見這篇文章的文士們大多不以為然,包括蘇洵自己的兩個兒子蘇軾蘇澈也說道:“哎呀,太過分了啊!”(蘇軾:《辨姦論》之始作也,自軾與舍弟皆有“噫,其甚矣”之諫,不論他人。)
第三種說法,出自於葉夢得的《避暑錄話卷二》(見附錄四):蘇洵喜歡談論兵法,見西夏元昊反叛,宋朝在西部的用兵久久無功,認為天下的事應該改變策略應對,所以就帶著他平時所著作的書籍文章,在嘉佑元年來京師,一時之間京師文士都推送誇獎他的文章。而這個時候王安石為知制誥,就是類似於起草詔書之類的文職官員。王安石呢,喜歡談論經術之類的學問,所以不太喜歡蘇洵的兵法之談,屢次當著眾人的面詆譭蘇洵。所以蘇洵厭惡王安石勝過仇家。不久,張安道也被王安石所排擠,而張安道和蘇洵本來關係就很好。因此蘇洵寫了《辨姦論》秘密只給張安道一個人看,沒有呈獻給歐陽修。後來慢慢地被王安石知道了,因此就不喜歡蘇洵,厭烏及屋,也開始疏遠了蘇軾蘇澈兄弟。兩家的嫌隙,遂不可解。對此,該事件的記錄著葉夢得也發表議論:王荊公性格固然簡單率直不注重於修飾,但是蘇洵你說他“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這種話,也不至於。
回覆列表
蘇洵與王安石的不合主要依舊就是蘇洵老爺子寫的《辨姦論》,在《辨姦論》中以山巨源預見王衍、郭子儀預見盧杞為例證,類比王安石“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的行為不近人情。其實,《辨姦論》一文的主題在於詆譭王安石,反對“新黨”,就是王安石的那場熙寧變法。我們知道熙寧變法遭到眾多人的反對的,其中也包括蘇軾和司馬光。與其說不喜歡,說是政見不合更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