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心豆的小宇宙

    說說我自己是怎麼做的吧,我大寶四歲,有時候會幫助家裡做做家務,

    比如大人摘菜以後幫忙掃掃地;

    她自己坐小馬桶尿尿瞭如果撒到地上了,會自己去拿拖把去拖乾淨;

    每天下午晚餐那頓她吃完以後會自己把小碗拿到水池裡,個子還不夠高,但是偶爾會自己去把碗沖洗下,我也是鼓勵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充分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放的到處都是她的玩具和書,如果我說我們要開始收拾了,她就主動把東西收拾擺擺好。

    我沒有讓孩子覺得,做家務是在幫大人的忙,孩子也是家裡的一份子,在享受家裡的飯菜,乾淨的環境的同時,也應該和其他人一樣,來努力維護這份乾淨整潔和便利。

    她會回答,嗯是的呢!

    下次不用我提醒,她自己想要幫忙的時候就會主動來,不需要吆喝也不需要太多鼓勵,她自己打心底願意來做這件事情,就簡單多啦。

  • 2 # 靈動育兒

    不建議把家務活和獎勵相互聯絡在一起,家務活是家務活,是培養一個孩子責任感的最好機會,做家務的過程這也是培養孩子人生重要品質的過程。為什麼這麼說呢?

    原本一個家的和諧是需要大家共同來維護,只要是家裡的家務活,每個人又有義務去承擔一部分。如果連做家務都獎勵的話,那麼在不獎勵的情況下孩子還願意做家務嗎?他是否能夠主動去承擔家裡的責任?也許在他看來,家務活只屬於父母,和他沒關係。

    長期把家務活和獎勵聯絡在一起,會發生什麼呢?

    1、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孩子會錯誤地認為家務活和他自己沒有關係,如果要我幫忙做家務,你必須給我獎勵,不給我獎勵我就不幹。

    2、自私,變得斤斤計較,吃不得虧,喜歡推卸責任,愛爭辯和鑽牛角尖。

    3、吃不得苦,變得懶惰,做什麼都和你談錢,愛討價還價。

    如果不把家務和獎勵聯絡在一起,我們具體可以怎麼做?讓孩子願意做家務又能倍受鼓勵呢?

    首先,手把手地教孩子做家務。父母做給孩子看,說一千遍不如自己做一遍,榜樣的力量總是巨大的。

    其次,開個家庭會議,把家務活做一個分工。

    我們家孩子14歲了,一直在堅持做家務。例如,每週一到週四,爸爸媽媽洗碗做飯,週五和週末兩天由他洗碗。基本的家務活除了洗碗,還要打掃自己的房間和衛生間,有時還會請求孩子開廚房幫媽媽一起播豆子、洗菜,已經堅持了很多年,他一直也很樂意做家務,有時候特別開始,還邊唱歌邊做家務。時間久了,孩子也會主動承擔家裡的其它家務,幫忙倒垃圾,曬衣服等。

    最後,學會放手,學會做"懶惰"的父母。

    有意識地提供機會,請孩子幫忙,別什麼家務都自己全包了,累不說,還剝奪了孩子鍛鍊的機會。

    小從小家務開始,切記!不要把家務和獎勵聯絡在一起。家是大家共同的擁有,每個人都是家中的一分子,每個人都需要為家去承擔一些事情,為家做出一些貢獻。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有責任感、內心強大、自信、自立的孩子。

  • 3 # 學會說話男人

    個人認為可以適當的口頭表揚一下,讓孩子感到有成就感,物質獎勵不提倡,會讓孩子形成不給好東西就不做某事的壞習慣的~~

  • 4 # JD叮咚

    現在有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做點家務,培養孩子獨自生活的能力,於是就用物質獎勵的方式鼓勵孩子,那麼,這樣的教育方法是否可取呢?其實,這種教育方法是錯誤的。

    第一,這種教育方式容易誤導孩子。孩子還小,還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總是用物質作為獎勵,雖然暫時可以讓孩子很開心的幫助父母做家務,但是時間久了,會讓孩子養一個不好的習慣,只要父母讓他做一件事,比如:掃地、拖地、洗碗,包括讓他寫作業、考個好成績等,他首先都會到你要給他什麼獎勵,因為這在他看來已經是一場交易了。在他內心就是這麼覺得:只要是父母要求的,就應該給予物質獎勵。

    第二,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意識不到做家務也是自己應盡的義務。孩子也是家庭中的成員,因此,父母應該讓孩子從小就意識到做家務並不是父母的專屬義務,而是每個家庭成員都應盡的義務。而且,給予孩子物質獎勵,容易讓孩子缺少家庭責任意識,養成喜歡算計的惡習,不利於孩子將來的成長。

    因此,作為家長,要適當引導孩子、鼓勵孩子熱愛勞動,積極參與,力所能及得做一些家務。也要讓孩子明白讓他做這些是他應該做的,而不是在幫助父母。因為做家務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而且還能透過自己動手實踐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筆財富,比物質獎勵更加珍貴。

  • 5 # 淡然69805

    我們家是分的,固定需要承擔的不給錢,比如倒垃圾,洗自己襪子,整理自己房間。但洗碗等額外的,按次計費,洗一次碗五毛錢,做一次飯一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大贏家》中女主柳巖角色的安排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