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影一生

    《一九四二》的故事主要是兩條線,一條是以張國立為代表的難民逃荒一線,另一條次要一些,是陳道明為代表的面對大饑荒的ZF一線。整個故事並不像經典的好萊塢敘事,按照開始發展高潮結尾這麼一個邏輯來,而是一條道地往下走。面對天災人禍,政府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老百姓更沒有。

    主線就是講了中國的老百姓,在遭遇吃的問題,也就是生存問題的時候,是怎樣一步一步逐漸放棄道德、放棄信仰、放棄榮辱、放棄廉恥、最終放棄人倫的過程。

  • 2 # 強強專屬影片頻道

    《1942》的故事主要有兩個線索,一行是以張國立難民為代表的逃難者,另一行是以陳道明為代表的未成年人,ZF一行面對饑荒。整個故事並不像好萊塢的經典敘事,按照發展高潮的開始到結束這樣一種邏輯,而是一個真正的下去。面對天災人禍,政府沒有好辦法,人民沒有辦法.. 主線是關於華人,面對吃飯的問題,也就是生存的問題,是如何一步一步地逐漸放棄道德,放棄信仰,放棄榮辱,放棄恥辱,最後放棄人際關係的過程。 其中,不同的人物,粘到不同的底層:張國立粘到祖宗香,張墨粘到是好(不是愛),徐帆粘到是貞潔,小女兒粘到是知識分子的身份。最後,除了張墨以英勇的方式捍衛自己的棍子至死,其他人在生存面前都打破了自己的底線。而故事的結尾,則是以敘述的形式,告訴了大家,放棄了底線,全部活了下來。 這不僅讓我想起了陳丹青先生最近的採訪,他在採訪中說,華人在幾個世紀前創造的人生哲學是:當心你的母親,我要先活下去。 問題是馮小剛如何層層表演,放棄信仰,然後定下張涵予這樣的人物,給他一個特別安排的故事,表現出人們對上帝的懷疑。

    放棄榮辱,然後安排李慕然去紀寧這樣的場面,讓日本人分發賑災食品。為了放棄恥辱,那就安排一個賣大米的。這種難以言喻的敘述方式,過於簡單粗糙,從而降低了故事的真實性,並佔用了時間。 我看不出有什麼需要蒂姆羅賓斯,我認為張國立的妻子和兒媳的角色被浪費掉了。

    原來馮小剛不善於在一個場景中呈現大量的資訊,他的大部分戲,只在兩三個人之間,以對話的形式進行。送料器不止一個,時間拉長了,分配給油墨的每個字元都減少了,更難表現出字元隨著逃逸、食物的減少而產生的各種變化。除了花和小女兒之外,前後對比都能顯示出人物的複雜性,其他幾個,尤其是張墨和馮遠征,看不出有什麼變化。 陳道明那一行,有點雜,因為整個集團有上層和下層,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利益。

    如果惡意猜測的話,馮小剛這是借陳道明之名告訴今天的人,其實聖潔是好的,關心的是人,只是地方官員太壞了,不但隱瞞真相不報,還借國家災難發財,鄉親們要怪他們。蔣委員長這種性格的塑造,和大復興的開始是相似的,屬於心有餘而力不足,我這聖人,環境惡劣。 在錄製這一行時,導演顯然用了一種對上帝全知的視角,但影片的開頭和結尾,又以“我”的身份來描述。“我”能說明,不應該只是難民逃離的那一系列場面吧?“我”是怎麼看蔣委員長、李省長等一系列人物的?如果全知視角是必然的,那麼標題末尾的“我”敘事的出現是否必然存在?我看不出馮小剛這樣設定的用意,是為了加強故事的真實性? 馮遠征的死,小女兒的第一個收拾,以前張涵予幾次,範偉每次露面都在告訴大家,這是馮小剛的電影,馮小剛也像十年前一樣,插科打諢,甚至在這麼沉重的話題面前,在毫無希望、沒有高潮的情況下,前面的情節情緒已經低落下來,還能安排戲謔的場面。整部電影一直都很糟糕,但沒有起伏,迷了路,不能推眼淚。

  • 3 # 茂茂的魚仔

    看到這個問答,我有發自內心的話想說,因為這個電影我也是刷了好幾遍,每次看完心情沉重。其實這部電影早在2012年就上映了,親身經歷遠比道途聽說來的真實,那些親身經歷著的無奈與絕望已經隨著歷史深深的埋葬在這片大地裡。

    我雖然不是河南人,但是可以透過電影可以想象當時的百姓的慘狀,甚至真實的情況比電影更加慘狀。河南災荒,餓死300多萬人,人吃人,狗吃人,人換糧,曰軍狂轟濫炸,遍地屍野.生命可貴,活著真好!當時的政府欺上瞞下,日本乘虛而入。

    在《一九四二》無處不透的“飢餓”,更讓人看著痛心。而沒飯吃的馮遠征要死,有食物吃的張默同樣要死,與及老謀深算的地主老東家張國立,反而家破人亡、女兒被賣青樓,更帶有一種巨大嘲諷。 《一九四二》並沒有《唐山大地震》那般簡單,人物變多樣化,故事更為豐滿,再不是簡單家庭苦情倫理,框架搭建得特別大。而螞蚱帶來的饑荒,向該片所有演員致敬!願河南再無災難!祝華人民永遠平安善良!望中國再無貪官汙吏、昏君漢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10位NBA球星本賽季決勝時刻表現最糟?他們的表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