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志遠

    小小的孩子異地求學,這種現象是存在的,下面分析一下對孩子的影響。

    第一,孩子小,去門在外上學,失去了家庭教育這一個環節。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這兩個環節,有一個脫節,對孩子的心理、心身健康都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家長的言行時時刻刻都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習慣。所以說什麼樣的地,長什麼樣的苗。孩子異地求學,他們的年齡還小,生理、心理發育不成熟,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失去家長的管教,對孩子的成長不利的。

    第二,孩子從小異地求學,是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嗎?我認為學生獨立性格的培養離不家長的教育,例如,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何必透過異地求學來培養呢?

    總之,小小的年紀異地求學,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同時也違背了教育規律,我個人的觀點,不贊成家長這樣做的!

  • 2 # 園子vlog

    小小年紀要異地求學,是完全寄宿脫離家長還是有家長陪同一起過去求學?我覺得要兩種情況要區別開來。

    第一種情況:孩子是完全寄宿並學校託管的異地求學

    首先,如果我是家長我是不贊成這種方式,畢竟孩子太小,心理和身理素質條件都還不成熟,缺乏生活自理和是非觀念。個人感覺好像是孩子被送進了孤兒院,沒有家人的陪件和愛護。即使求學的學校教學再好、條件優越或者管理也好,也不能彌補孩子對家的依賴和成長必需的陪伴和關愛。

    其次,即使孩子能適應異地求學的生活,但是他以後思想的發展和他們在成長以後的變化,家長是無從參入和真正走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和孩子的溝通也會遇到很多現實的問題,孩子的每個重要的節點做為家長可能都會去錯過,他在學校發生的生活點滴也不能及時地瞭解,時間長了,孩子和家長估計就在兩個軌道,你們的生活相關會越離趙遠。或許孩子對父母對家人的感情也會沖淡,對親情或許看得很淡。所以這些都不是家長們願意看到的。

    第二種情況:孩子是有家長陪同去異地求學

    這種情況的話,我覺得還算好,孩子至少是家長在身邊照顧,平時不上學也可以回到家人在異地的住所。跟在家裡也差不多,即使是爺爺媽媽過去,沒有爸媽在身邊,相對來說也沒有很大區別,孩子的安全感也會增強好多。如果家裡有人幫忙帶孩子,而且有條件把孩子送到異地優質的學校去求學的話,我覺得還是可行的。

    以上我個人對異地求學的觀點,因為現在我的孩子也在寄宿學校,但是不是在外地,就在本市的外國語學校,已經入學2年了,是二年級的時候送去的。剛開始送過去的時候,他也不適應,我就讓他自己選擇去留,後來他還是選擇留在寄宿學校。記得他那時在學校哭了好多次,想家,每次接送校車,他也是含著眼淚捨不得離開家。我理解孩子的心情,畢竟那麼小,平時都是在家人的關心下生活,去了學校一切生活學習都得按照學校和老師的安排,而且學習壓力也很大。不過,孩子目前上了這麼久,學習成績不錯,身體也養得很好,不像在家裡之前挑食,這也不吃那也吃。每個星期三我都儘量去接他回家睡一晚,給他好好整理整理衛生。他星期五下午就能坐校車回家,感覺這樣的安排其實還好,雖然學費貴點,但是家長也會相對輕鬆很多。像我這樣又上班又要帶孩子,著實為我省去不少時間。還有一點關於孩子的心理變化,我覺得孩子有時也會因為心情跟你講講學校的情況,不高興的時候他也太愛講,在學校表現好的時候他特別高興,回來也是跟你說得滔滔不絕。看心情哈哈,我也主動去關心去配合他,及時瞭解他的情況去幫忙他處理。反正吧,目前孩子在寄宿學校的變化是可喜的,我把的真實情況分享給大家,歡迎大家也說說你們的觀點。

  • 3 # 鄉戀WJP

    朋友們好,我是鄉戀。孩子異地求學,這種事情不少見。

    我見的最多的是部隊軍官的孩子,因父親調防或工作地址變動,子女上學無奈與父親一起變動。

    孩子學校的不斷變動,受影響最大的是知識的系統學習問題。各地各門課程進度不一,學生有個接茬學習問題。知識不接茬,就會煮成夾生飯。一旦夾生飯了,極容易形成"腸梗阻",讓學生產生學習困難。

    另外,學生學習變更地方,還存在個熟悉環境、熟悉教師、熟悉同學問題。毋容諱言,教師上課,千人有千種語言習慣;萬人有萬人表達方式。孩子異地適應了,兩個月過去了。一學期有幾個兩個月?

    近年,隨著大量農民工進城,農民工的孩子也出現許多異地讀書的現象。

    如何解決學生不異地讀書?這個問題怕是很難解決。只要部隊還存在,部隊就會挪防。有挪防,必然有異地求學。農民工也是這樣,因為城市離不開農民工。

    哪怎麼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學生學年、學期結束後再轉學。把損失降到最低度。這樣,是對孩子最負責任的做法。

    (網圖,侵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皇帝的開創者,秦始皇深謀遠慮,卻為何終身沒有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