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亞坤
-
2 # 水族記
燈科魚是對部分具有觀賞價值的淡水小型魚的泛稱,一般認為包括部分的脂鯉科、鯉科、銀漢魚科甚至鱂魚科,絕大多數體長在2cm到6cm之間。
溫度:大部分能適應20-28攝氏度的水溫,冬季養魚要注意保溫增暖,寒冷地區建議使用加熱棒。(有人將白雲金絲魚歸為燈科魚,白雲金絲魚為中國特有的冷水魚,見下圖)水質要求:弱酸性
很多草缸玩家喜歡飼養燈科魚,群遊性好,而且草缸一般呈弱酸性也適合燈科魚生存。
養魚水質一定要好,選一個強大的過濾,保持水體清澈。勤換水,但每次換水不要超過三分之一,使用城市自來水要先曬幾天,去除水中的氯才能換到魚缸裡。
-
3 # 愛笑的眼睛38614
熱帶燈魚普遍都是喜歡弱酸性的水質,水裡有大量的樹枝和落葉會使水變成黃色的,樹枝和落葉腐爛後會釋放出單寧酸和草酸等等,可以抑制細菌滋生。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很多人都說飼養觀賞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水好魚就好,毋庸置疑,就好像人活著需要新鮮的空氣一樣,魚與水分不開,魚的健康與好水分不開,也有很多朋友諮詢什麼魚好養不容易死,不要抱著這樣的心態,你把水養好什麼魚都好養,那麼為什麼養魚的水跟普通的水差別那麼大呢?養魚的水為什麼那麼重要?
觀賞魚飼養物件範圍非常廣,不同魚類適應不同“型別”的水,因此水環境條件要求比較複雜。很多時候觀賞魚大多生活在有限的空間內,水體空間比較特殊,水體小,交換自淨能力差,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後,水體中各種化學物質、有機物質及細菌、藻類等逐漸增加,酸鹼度、透明度、硬度、肥度等水質因素容易發生變化。因此,如何調控好觀賞魚需要的水質也是非常重要。
水質這個東西除了澄清度,其他的看不見,所以水體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無論海水或是淡水,水質的影響有化學因素和物理因素兩方面,物理因素包括:水溫、光照等;化學因素包括:水中的溶解氣體氧、二氧化碳、溶解鹽類;和生物細菌、浮游動植物三個方面的因素,它們共同構成水體生態系統。今天我們就擇一部分來說說關於水溫的問題。
影響水質因素一:水溫
水溫與魚類關係最為密切,它會直接影響魚兒的進食、生長、和發育等,也直接或間接影響著魚缸內的其他環境條件,魚缸內的所有環境因素幾乎都受溫度的制約。不同種類的觀賞魚均有其適宜的水溫要求。像金魚、錦鯉等所能耐受的溫度為0.5~38℃,適宜水溫為23~32℃,之前小編髮過一篇島國的金魚被水面的冰塊凍住了,溶解之後繼續活蹦亂跳的,所以不超過零下5度它就不會凍死,但是如果水溫低於10℃魚類就攝食下降,生長緩慢,15℃~20℃以上攝食量和生長速度明顯增加。所以很多魚商調控水溫限制魚的生長,大家也可參考自己的地域情況適度的調控魚缸內水的溫度。
觀賞魚中大多數魚類喜暖,適宜生活的水溫在25~33℃時,該溫度下魚類攝食旺盛,生長迅速;25℃以下魚體會滋生小瓜蟲病,水溫15~19℃時趴缸厭食,如果發現你的魚趴缸不對餌料沒有反應,那麼你第一反應應該檢查一下水溫是否正常,然後再逐一查詢其他方面的因素,所以,大家在購買觀賞魚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它們需要什麼樣的溫度,在養殖過程中提供適宜的水溫。
水溫對魚缸魚池的影響:
在水族箱和池塘水體中,隨著溫度的升高,氧氣含量逐漸降低,尤其是夏秋高溫季節特別明顯。這是由於隨著溫度的升高,水體溶氧飽和度降低魚類、細菌和植物等代謝增加,消耗更多氧氣,容易造成氧氣的匱乏。因此容易出現“浮頭”或“悶缸”事件。另外,溫度也能夠影響自由氨和銨鹽的比例,在溫度和pH較高的情況下,能夠產生更多的自由氨,而自由氨是氨氮中毒性最強的形式。盛夏高溫期,在水體有機物含量較高情況下,觀賞魚類容易出現氨氮中毒就是這個原因。
水溫的變化不但對水生觀賞魚類自身的影響非常大,而且對水族箱水質的維持也有影響,如溫度的變化能夠殺死過濾器上的細菌,導致汙染物的積累增加,造成生物淨化能力降低。因此,維持水族箱中溫度的恆定是日常最重要的管理工作。
冬季觀賞魚飼養過程可使用加熱棒,換水時保證新加入水的溫度要與水族箱中水的溫度不要相差太大,相差1-3℃最為宜,若是換水溫度相差太大,魚兒容易感冒,沉缸底不進食等情況,建議大家不要把水族箱放在靠近門口、太陽能夠直接照射到的地方,保持水溫的恆定最為重要!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