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矽釋出

    一般想到企業 IT 基礎架構時,經常想到的是硬體架在資料中心和地下室。但實際上企業IT基礎架構是伺服器和儲存,網路和軟體等各個領域的顛覆和創新的焦點。未來企業IT基礎架構可能會有以下幾點主要趨勢:

    · 從軟體到硬體的都是基於“一切服務”消費模式。企業購買者越來越傾向於基於消費的定價模式 ,這種現象從軟體開始,現在已經開始進入硬體。 從 2015 年到 2016 年,IaaS 和 PaaS 的收入增長了 53%,使其成為雲和基礎架構服務中增長最快的部分。即便考慮到計算/儲存的單位雲計算的總體擁有的成本可能比單位內部便宜 40% 至 50%,轉向服務模式依然顯得十分驚人。除了從內部遷移到雲之外,IT 供應商和客戶正在嘗試傳統硬體基於年金的支付方式。

    · 企業擁有云服務會成主流。雖然企業將工作網公共雲上轉移已經是主流,但是大型公司已經開始佈局自己的私人資料中心,把運營轉移到了雲上,比如 Netflix、Capital One 之類的公司都是如此,亞馬遜目前是 IaaS 的領導者,其次是微軟,再之後是谷歌和 IBM。到了2020年,它們可能會佔企業IT基礎設施供應的一般。還有一個潛在的強勁對手則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近年來雲上的收入增長已經不容小覷。

    · 網路安全也依然是主要問題,網路安全會是 IT 構架的優先事項,畢竟所有行業的攻擊數量和複雜性都在增加。許多公司因為招不到合適的人才而導致網路安全專家不足,所有隻好投資管理安全服務。基於雲的安全產品對企業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估計到了2020 年,會佔安全產品的 60%。

  • 2 # 數通暢聯

    近幾年,移動互聯、雲服務平臺、數字化轉型技術或者理念炒的很火,很多相關技術廠商(應用類、中介軟體類、網際網路類)都逐漸放棄傳統產品的研發,紛紛踏上數字化轉型、擁抱雲上服務的道路,將資源投資到雲平臺的建設上。

    的確,隨著一些理念的落地,技術的迭代,未來企業的IT架構會逐步走到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以平臺型智慧硬體為載體,結合雲服務架構、大資料技術,全面連線智慧終端、應用、人、雲端服務,真正做到企業的IT與業務融為一體、敏捷調整業務、敏銳洞察未來。

    但在實現之前,企業必須具備整體的IT規劃,紮實的資訊化基礎。具備可以輔助業務處理的應用系統是基本,之後基於自身業務及現有系統逐步構建雲服務平臺,具體包括系統整合期、智慧企業期:

    系統整合期

    1.系統整合:初步建立整合中臺,實現統一身份管理,許可權審計;構建統一門戶平臺,為員工提供統一辦公平臺;異構系統整合,遮蔽資訊化孤島;透過移動應用,實現時間地點無限制辦公的狀態。

    2.資料治理:初步建立資料中臺,對系統整合期的成果進行鞏固完善,繼續接入企業後續建設的資訊化系統,實現主資料治理,保證主資料一致性、完整性、準確性;構建資料分析平臺、資料倉庫實現資料在企業範圍內的採集、加工、匯聚、融合,透過資料分析平臺來暴露問題、分析問題、定位問題、預測趨勢,從而來更好、更快、更準的解決問題、輔助領導決策。

    3.業務再造:對資料治理期的主資料成果深化,擴大資料治理範圍,對資料分析成果進行完善。對資料分析平臺暴露出來的問題透過業務流程最佳化、重構、連線,實現各業務系統之間跨系統的流程流轉,支撐企業實現業務的“縱向貫通”與“橫向整合”,幫助企業實現從戰略到運營端對端的跟蹤、反饋與最佳化。

    智慧企業期

    1.深化中臺:深化資料中臺,全面構建大資料分析平臺,促進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化運營能力,不僅包括對業務資料的治理,還包括對海量資料的採集、儲存、計算、配置、展現等一系列手段。同步加深對中臺體系架構底層的基礎支撐,結合Docker和K8S等技術手段,建立技術中臺,即PaaS容器層,滿足對容器叢集管理,簡化平臺的開發效率和運維程度。

    2.智慧互聯:走到本階段的企業無論在資訊化基礎建設上,還是平臺規劃上,已經可以走到上面闡述的,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以平臺型智慧硬體為載體,結合雲服務架構、大資料技術,在智慧終端、應用、人、雲端服務之間,進行資訊、資料的採集、處理、分析、應用,有效連線百行百業、打造線上線下跨界的服務能力階段。

    3.未來企業:企業的IT建設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對於未來企業IT架構如何建設發展,沒用明確的規定或是界限,但一定會開啟一個人與物相連、物與物相連的全面連線世界,真正做到企業的IT與業務融為一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不喜歡養狗,但女朋友超級喜歡,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