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布衣吳新建
-
2 # 手機使用者87913357149
意思就是當時社會還相當寧靜,整個社會心態都比較閒雅,孔子的閒雅代表了普遍的社會心態。學科類問題都可以在101教育PPT裡搜尋到,非常好用。
-
3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閒雅”,在孔子身上是一個特色、典型,但如果把“閒雅”放在當時社會來考察,筆者認為“他的閒雅代表著當時的社會”這句話,不夠確切。
第一,孔子所處的社會性質是奴隸社會,他的閒雅怎麼能代表著當時的社會?
第二,孔子年齡小於老子,但與老子同時代。從老子《道德經》來看,當時社會很亂,統治階層腐敗;老百姓生活困苦、溫飽都解決不了、素質普遍很低,怎麼“閒雅”?
第三,孔子周遊列國十多年,許多國君在理論上都喜歡聽孔子說,但實際上都不喜歡孔子當官。孔子是典型的愛當官,人家都不讓當,因為按他說的在當時做不到。
第四,孔子教學有適當收學費,生活處於中等水平,他連生活小節都很注意。比如走路要直線型、睡眠怎麼躺、病在床上怎麼躺才能接見客人;吃飯每餐都要吃一小片姜,而且是一年365天每天每餐都要吃等等,規規矩矩,半點都不能走樣。像他這樣,誰會學得來,就是我們現在生活水平很好,也學不來,因為那比跳國際舞、廣場舞還難。
第五,孔子51歲前,主要研究“禮樂”,他崇拜《周禮》。《周禮》屬於治國典章,《樂》也涉及治國道理,這兩個方面現在都有研究價值。正由於孔子遵從西周禮樂,所以他方方面面都很規矩,但人家學不來。存在是第一性,存在決定意識,“民以食為天”,連飯都吃不飽,怎麼還會“閒雅”?
有鑑於此,所以筆者認為“他的閒雅代表著當時的社會”不夠確切。當否,敬請方家審察鑑正。
嚴正宣告:
-
4 # 使用者97961941575
孔子是文化集大成者。這個成功來源於勤奮,這才有緯編三絕一說。何來“閒”。他是一個大老實人,講真話的人,就得罪許多人,吃過大虧有時命懸一線,岌岌可危。有時也恢心喪氣,“浮於海許由也!”他勸學生出人頭地,不去幹那些用誰都行的事,比如種地,瞧,多老實,多實在。何來“雅”。
回覆列表
有一定的道理,但僅僅是代表孔子這一層人。
理解孔子很容易又很難。
容易,就是尊重歷史真實,對論語不作解讀,意思自己理解了就可以還原出一個真實的孔子。大體就是一個讀過書的人想為國家做點事,做什麼呢?恢復周朝舊制。可是沒人賞識,於是坐了輛破車,到列國去找官做,走到哪裡都碰壁。一路上,為了宣傳自己的理念,招了許多學生,由於顛沛流離鬱郁不得志,感慨頗多,學生就把和老師交談的內容記錄下來,於是編了本書,叫《論語》。後人認識孔子,正面形象絕大部分源自這本書,而散落的同時代其它記載,基本都是負面,有一句形容孔子當時處境的名言,惶惶若喪家之犬。將人與做比喻,自古至今都是貶義。
閒是假的,雅是真的。春秋時期的讀書人是稀有一族,粗通文墨的都能混口好飯。孔子屬於讀書人中的佼佼者,先做了個小官,管禮制,眼看著禮崩樂壞心裡急了,一生為恢復周朝禮制奔波,可又屬於逆潮流而動,到哪裡都不受待見,心裡急。不辭勞苦,忙著自己的事,因此不會閒。
雅,讀書人行為端莊。儒雅一詞是後來人造的,後來人還有一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孔子為了闡述自己的觀點,要與各種各樣的人理論,從主要記錄孔子言論的書籍裡,對自己的堅持基本看不到狂妄自大,對別人的不理解也沒有破口大罵,不論是對國家的大頭,還是官員,亦或平民百姓,老人小孩,除了隊婦女略顯不尊重,其言其行還是很溫文爾雅,古人士大夫風範也許就是這個樣子。
春秋時期,經濟非常落後,衣食住行不復雜,相對來說,空餘時間就多,整個社會基層人為混生活勞作,沒有太多的娛樂,上層人養尊處優也不是今天這個樣子,自娛自樂,可掌握器樂是很少人會的,勞苦大眾聽都難聽到。因此,說孔子那個時候的閒雅是當時社會的代表,不準確,閒的人很多,也就是有大把的空餘時間,發幾天呆不耽誤任何事。雅的人很少,會琴棋書畫吹拉彈唱的,小眾。
說理解孔子很難,就是孔子已經成民族文化的化身。今天的孔子,已不是惶惶若喪家之犬的那個孔子,也就是在獨尊儒術後,孔子成為符號,凝聚無數文化人智慧。
理解了孔子也就吃透了中華文化的精髓。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敢說吃透的沒有幾個人。
現在批評孔子的,正面就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還原孔子思想的同時,提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不要被孔子禁錮。負面就是全部否定。
對孔子,有個感覺,隨著年齡閱歷的增加,越來越覺得有價值,從孔老二到孔夫子,需要一生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