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雪山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世人稱其為王荊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在北宋極端複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變革,卻得不到支援,歷經兩次罷相,年過半百,心灰意冷,其心情與梅有共通之處,透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讚賞,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喻以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魅力。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 2 # 老街味道

    問題:王安石的《詠梅》誕生於一個怎樣的歷史背景?

    前言

    王安石的這首詠梅,可以從兩個方面看它的創作背景。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一、時代背景

    據說此詩作於王安石第二次罷相期間。從這首詩的風格來看,內容比較內斂,梅花雖然處於角落,但是凌寒傲骨。不肯低頭的人格躍然紙上。

    王安石是一個有爭議的歷史人物,批判他的人說,他宋朝的衰落王安石是有責任的。

    嚴有禧:惟王莽、王安石、賈似道三人力任為必可行,而皆以擾民致亂。楊時:今日之禍(金人圍京城,勤王之兵四集),實安石有以啟之。朱熹: 安石汲汲以財利兵革為先務,引用奸邪,排擯忠直,躁迫強戾,使天下之人,囂然喪其樂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於崇寧、宣和之際,而禍亂極矣。

    他的政敵司馬光倒是為他說了幾句公道話:

    人言安石奸邪,則毀之太過;但不曉事,又執拗耳。

    司馬光認為王安石並非大奸大惡之人,只不過“不曉事,又執拗”而已。從這首梅花可以看出來,王安石將自己比喻作凌寒獨自開的梅花,卻是有“執拗”的堅強性格。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為何“執拗”呢,因為王安石並不認為自己“不曉事“,而是堅持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正確的,所以會說:為有暗香來。。

    認可王安石的人也不少:

    顏元: 荊公廉潔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及既出也,慨然欲堯舜三代其君。 且公之施,亦彰彰有效矣。用薛向、張商英等治國用,用王韶、熊本等治兵,西滅吐蕃,南平洞蠻,奪夏人五十二砦,高麗來朝,宋幾振矣。 [87] 蔡上翔:荊公之時,國家全盛,熙河之捷,擴地數千裡,開國百年以來所未有者二、文學背景

    南宋文學家周紫芝說 :自古詩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語。王安石的這首《梅花》詩也是如此, 化用南北朝的一首梅花詩而來:

    《梅花落》

    中庭一樹海,寒多葉未開。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上郡春恆晚,高樓年易催。織書偏有意,教逐錦文回。

    這首詩來自於《樂府詩集》,樂府詩集 記錄了漢朝、魏晉、南北朝民歌的精華作品。王安石這首詩化用了前四句,但是立意完全不同,可謂點鐵為金也。

    結束語

    王安石的是非之爭是歷史的一個懸案,近代史學家認為,王安石的初衷是好的,政策也比較適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卻出現了偏差,有收益的也有受害的,改革總是有利有弊。

  • 3 # 希望星晨58298869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寥寥四句,初讀平談無奇、由景即情 、平鋪直敘,略顯單薄;但詠梅詩往往彰顯風骨,頌揚品格,深味其語意,經得住咀嚼反縐。

    當時王安石二次罷相,賦閒居住金陵,綜合風雲激盪的變法經歷,字斟句酌,吟誦而成!再讀意境清幽,聯絡時事,感覺寄託遙深;品砸後方突出了詩人嶙峋孤傲、執拗頑強的個性。

    王安石素有大志,力主改革時政、身體力行匡扶天下,其雄心壯志深得神宗皇帝賞識,變法初期皇帝異常信賴和支援他;但大刀闊斧地推廣新法階段,各項改革措施大多脫離實際,弊端叢生,難以施行;且任用非人,弄得怨聲載道,反對聲四起。

    王安石剛愎自用,堅信自己絕對正確,誰對變法持異議就革職查辦,進行無情打擊;後來天下囂然,民不聊生,這情形嚴重動搖了神宗的改革意志。

    二次罷相後,新法漸行漸遠,司馬光接替執政後,毫不猶豫地全面廢除了新法;此時王安石改革開放派人才全部被貶謫,無一例外地受到殘酷打壓,似乎“牆角數枝梅”,王安石歷經滄桑,不改初衷。

    他堅信改革大計功在社稷、澤惠蒼生;所以,儘管改革令人心灰意冷,但詩人對理想,信念的忠貞不渝始終沒變;依然“凌寒獨自開”,為有暗香來;儘管王安石變法失敗了,但他個人品德無挑剔,“潔白之操,寒於冰霜。”,作為政治家,其風骨依然令人敬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一些國人紛紛出國購買化妝品、出國旅遊等,你怎麼看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