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相很簡單
-
2 # 米糕粑粑
1、 經濟發展對旅遊景區的環境破環嚴重。今天,由於在急速發展經濟的同時,沒有采取相應的環保措施來保護景區,使很多出名了旅遊景區全然沒有了昔日的風采,不管是人為的破壞,還是自然的變化,究其原因都是由於追求經濟效益引起的。
第一:人為的破壞。人為對景區的破壞越來越嚴重,人為的過度開發、濫砍濫發、捕殺動物等行為對景區的發展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破壞了原始生態的平衡。在著名的西雙版納,每年都要燒掉幾萬畝原始森林,為的是在火劫過的林地上播種耕作。比起環境汙染來,這些人為的破壞更令人痛心。
第二:景區的城市化。景區之所以成為景區,就是因為它具有區別於城市而供人們遊覽、解壓、觀光和休憩的作用。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生活質量不僅追求質量還追求品味,但是,很多旅遊景區沒有認識到人們出門旅遊就是為了放鬆身心,緩解壓力,景區在建設的時候重點強調“硬體”的規模和質量,力求城市化,卻少了很多人性化,試圖以城市化,而不是以田園化、自然化來吸引城市居民。
2、 景點開發缺乏特色和競爭力。具有特色的旅遊景點往往起到吸引遊客的作用,但綜觀中國的新景點開發建設,人們不難發現,有二種不良的傾向。第一:景區開發趨於雷同。自深圳“錦繡中華”微縮景點推出後,全國掀起了微縮景觀熱。僅微縮世界著名景點的就有北京豐臺的“世界公園”,江蘇無錫的“世界奇觀”,四川重慶的“世界風光旅遊城”,廣東深圳的“世界之窗”等,對某個地區來說,也許某個微縮景點是其重點旅遊專案,能吸引一些遊客,但是,對於整個中國旅遊業來說,這些雷同的景點,並不能成為旅遊的一大亮點,大部分遊客一開始感覺很新鮮,但如果看多了就會特別厭煩,這樣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第二:發掘、展現古代文化膚淺拙劣。時尚有時會過時,可文化永遠不會褪色。中國以文明古國著稱於世,對國內外遊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各地又掀起了一個大規模“營造”古代文化景點熱。儘管有些景點建得很有特色,但從整體上來說,大多存在著認識膚淺,表現手法平庸,迎合遊客低階趣味等問題。此外,重複建設也非常驚人:各種“民俗文化村”,在全國出現了幾十家,“西遊記宮”數量最多時近萬家,這種認為主觀願望可以彌補一切的做法,極易對中國文化進行歪曲和損害,給華人尤其是外華人以片面引導,掩蓋輝煌悠久、精深博大的中國古代文化。
3、 持續發展眼光短淺
第一:環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雖然發展旅遊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但不合理的開發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危害。個別開發商以搞旅遊為藉口,亂圈佔農業用地和民宅用地,以發展旅遊景區為藉口變相發展房地產。
第二:思想觀念和意識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在投資景點開發資源的過程中,在旅遊景點經營與管理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忽視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種種決策,一些做法甚至完全背離可持續發展理念。旅遊業界的從業人員或者因為可持續發展的教育不到位,或者因為舊的傳統觀念的頑固存在,對周邊發生的很多違背可持續發展規律的事情熟視無睹,習以為常。旅遊者在參與旅遊活動的過程中,也由於自身素質不高,常常自覺不自覺的影響和破壞著景區景點的可持續發展。
回覆列表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景區歷史文化底蘊不足是因為根本沒從文化底蘊考慮問題,而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誰是主角?經濟。文化服務於經濟,好像很有道理,但其實它有內在的矛盾。比方說,經濟要求什麼?要求利益最大化,也就是成本儘可能低,收益儘可能大。就以一個房子為例,從文化的角度考慮,你是宋代的建築還是清代的建築,你要拿來營造圖紙,按照那個年代的要求來做,乃至於一條街道,一個景區,你要考慮這種關係,然後才是兼顧經營,經營要圍繞著文化呈現和文化復原展開。現在是什麼呢?經濟是主角,文化要圍繞著商業來設計,這裡要一條仿古街,你就蓋一條街。仿古街是啥意思?就是商業一條街,然後用仿古的房子,這房子有個過去的大致模樣就行了,越低成本實現越好,主要適用於店鋪經營。這種房子在文化上看,不倫不類,就連一般沒有相關文化背景的遊客都能察覺出異樣,你一個景區,甚至一個城市都是這種東西,能有文化才怪!而且文化底蘊是細節決定的,一眼就能看出來。比方說,哪個地方需要一幅字,找個書法家寫,這個書法家是不是真的有水平,他那個字的風格是不是適合這個內容、環境,都是要文化推敲的,你沒這個,拉關係找個名人寫,往那一放,就是個笑話。就算是極為適合的好字,有的還涉及到刻的問題,你用誰來刻?用你家親戚還是更專業的人來做,差距那是巨大的,但通常,我們很少見到專業的,一幅本來還可以的字,常常弄得一塌糊塗,就這,你還要文化底蘊,怎麼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