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扁鵲兄弟的小信徒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直腸癌。它的發病不僅與年齡、遺傳因素這些不可更改的基礎條件有關,還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從正常的腸腔細胞組織到惡變成癌,往往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所以,是否是高危人群,要從多方面來綜合判斷。我是一個疾控醫生,一直從事癌症早診早治相關工作,先上個關於結直腸癌早診早治相關的自測表,可以自己簡單判斷一下,看看是否屬於高危人群。

    其實,年齡超過40週歲,飲食喜好肉食,久坐不動,還有飲酒的習慣,特別是有相關家族病史的都應該定期做防癌體檢。覺得麻煩的,在普通體檢時,注意不要忽略大便常規和肛門指檢,也是有利於早期發現結直腸的相關疾病的。平常還要注意稍微改變一下飲食習慣,多吃一些新鮮的瓜果蔬菜,補充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礦物質等。減少飲酒量和次數,每天抽出一些時間活動活動,不用太刻意鍛鍊,即使每天步行20-30分鐘也是很好的。循序漸進,慢慢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不僅可以預防大腸癌,還能預防其他癌症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關於這個問題就說這些。我是疾控醫生、營養師,一直從事癌症早診早治等相關工作。右上角點關注,獲取更多疾病預防和營養健康相關知識。

  • 2 # 家庭醫生雜誌

    確實,大腸癌發病率在逐年升高,從區域分佈看,經濟較發達的東部地區發病率明顯比中西部高,城市居民比農村居民高。從年齡上看,40 歲以下青年人發病率處於較低水

    平,但逐年增高,而且預後往往不佳,8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入高發期。所以,無論男女,50 歲應該做人生第一次腸鏡檢查。

    大腸癌與腸道疾病(如結腸息肉,慢性結腸炎)有關,發現大腸息肉,儘早切除。80% 以上的大腸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癌變導致,而大腸癌發展緩慢,從腺瘤性息肉到癌,一般需要經過10~15 年的時間。如果是早期發現並切除了腺瘤性息肉,就阻止了大腸癌的發生。

    大腸癌有一定的遺傳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人患大腸癌或腺瘤性息肉病的,進入50歲以後建議定期篩查大腸癌(如做大便潛血試驗等)。

    大腸癌也與飲食習慣有關,吃得過精、過油、過葷和吃醃製食品過多,飲酒過量,都易於招致腸癌。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容易導致大腸癌,如吸菸、飲酒,不運動,久坐等。

    早期大腸癌是可以治癒的,Ⅰ期大腸癌可以達93% 的治癒率。[33]

  • 3 # 餘千蘭

    3年前,一個70歲的爺爺問我,大便便秘怎麼辦?我問多久了?回答3年多了,於是建議立即進行檢查,果真是大腸癌!做手術切除後在腹部有人造肛門排大便,雖有不方便,但是現在仍活著,生活能自理。怎麼3年多的便秘才想起問醫生?當然,也有多年便秘的,發現遲了,大腸癌轉移了,痛苦,去世的也多。

    大腸癌發病率在中國已居第3~5位,以40~60歲發病最多。是中國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也是預後最好的消化道腫瘤。手術5年生存率達50%以上。臨床診斷的大腸癌患者中,20%~30%已屬晚期,手術已無法根治療。

    一,大腸癌的表現1,早期

    大多無異常症狀,有的可出現排便習慣及糞便性狀的改變。如排便次數增多,腹瀉,或便秘,或兩者交替出現。糞便可變細,或有血便,或粘液便等,但這些不具有特殊的價值。

    2,晚期

    一般出現併發症的相關症狀,如腸梗阻,腹痛,腹脹,貧血,消瘦,發熱等惡病質表現。

    二,大腸癌的高危人群1,長期高脂、低纖維、低鈣高磷飲食等。2,遺傳

    兩種易患大腸癌的遺傳性綜合徵: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也與相關基因有關。

    3,大腸腺瘤

    從腺瘤發展成癌症,平均達10~15年,但也有不轉變為癌症的。若是腺瘤大於2cm,絨毛狀腺瘤,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廣基腺瘤最好早發現,早手術治療,因為癌變的可能性較大。

    4,大腸慢性炎症

    如腸寄生蟲病,克羅恩病,慢性痢疾等,癌變機率增大。

    5,其他

    環境,接觸致癌物質等,膽囊切除術後患病率也增加。

    三,大腸癌的預防

    除了科學和生活方式和樂觀的心態外,進行癌症的篩查,早發現危險因素及早期大腸癌,手術治療成功率大,預後好!如腸癌的大便無創基因檢測,能提前5年發現大腸癌風險。

    四,大腸癌的篩查需要要多久查1次1,40歲以下每3至5年篩查1次。

    2,40以上每年可篩查1欠。

    3,特別以下人群,一定要進行大腸癌的篩查(1),本人有癌症史或者胃腸病、腸息肉病史的。

    (2),家族中有大腸癌患病者。

    (3),年齡超過30歲,1次也沒有篩查過者。(4),經常便秘,便血,腹脹,胃腸不舒服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的父親會在什麼時候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