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Two

    理應是周瑜,赤壁之戰敗曹軍與孫劉聯盟,兩大功績的主要貢獻者,奠定了東吳政治地位的基礎以及三分天下的雛形,若非周瑜此戰,估記一統天下在曹操手中就能完成!取下東吳,以當時劉備的力量,可以說幾乎沒有任何成功建立蜀漢的可能。

    看真實的周瑜,請讀《三國志》!

  • 2 # 海鏡清

    東吳的四位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可以說個個都是三國英傑,人人都有巨大貢獻。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周瑜最大的功勞就是赤壁之戰,徹底粉碎了曹操統一全國的夢想,也保住了風雨飄搖的江東政權,作為四大都督中最受孫權信任和依賴的一位,可以說周瑜之功,當居首位,因為對於一個政權來說,生存無疑是第一位的。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魯肅最大的功勞是在維護孫劉聯盟的基礎上,最大化了孫吳政權的利益。周瑜死後,作為一流戰略家,魯肅敏銳認識到如果孫吳政權繼續維持目前這種兩面作戰(襄陽、合肥)的狀態,將會非常不利。於是利用劉備急需發展的心理,用南郡(江陵)交換了劉備的江夏郡,這樣,孫吳就得到了喘息和休養之機。而且由於南郡是用借的名義,後來魯肅又乘劉備佔領四川立足未穩之機,佔領了長沙、桂陽、零陵三郡,並迫使劉備承認了這種佔領。不動聲色之間,大半個荊州已經落入孫吳手中,而操軍對荊州的壓力,卻幾乎都由劉備承擔了。代價最小、收益最大,這是魯肅的貢獻。

    呂蒙最大的貢獻就是偷襲關羽,全部佔領荊州了。呂蒙只是一個戰術家,完全不能領會讓關羽頂在前面對東吳的戰略有利之處,極力蠱惑孫權撕毀盟約對劉備開戰,結果東吳的戰略環境又回到了周瑜時期,始終承擔著曹魏兩個方面的軍事壓力,無法全力北伐。

    陸遜在整個三國中,都是排得上號的一流戰術家,他也沒有多少戰略眼光,所以支援呂蒙偷襲關羽。但他先敗劉備,後破曹休,為孫吳政權數十年的穩定貢獻良多,當排在周瑜、魯肅之後。可惜他過於忠直,為孫權所厭,又捲入最不該涉及的立儲之爭,以至於未得善終。

  • 3 # 中孚鑑

    東吳四大都督,他們的貢獻大小排序應該就和他們先後出場的順序差不多,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他們四人在東吳,也都起到很大的作用,更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著名的戰役有周瑜指揮的赤壁之戰和陸遜指揮的夷陵之戰!

    周瑜,赤壁之戰,奠定三分天下的局面!

    曹操取得荊州後,想一鼓作氣拿下東吳,於是帶大軍前來攻打東吳。東吳震驚,急忙商量對策,是戰還是和!孫權經過思考,最終決定抗曹!

    東吳孫權臨危受命於周瑜,以周瑜為大都督,全權負責赤壁之戰,同時又聯合劉備一起抗曹!

    由於周瑜的領導和指揮,最終大敗曹操,使曹操短時間內再也無力對東吳組織大規模的戰爭!

    因為曹操赤壁之戰的失敗,劉備也有了時機,最終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而東吳也得以保全,若赤壁之戰東吳敗了,哪還有孫權的存在,所以周瑜的貢獻還是很大的!

    魯肅,主張抗曹,幫助周瑜作戰,維護孫劉聯盟!

    魯肅,衝鋒陷陣雖然不如周瑜等一些將軍,但是魯肅的戰略眼光還是很高的,同時魯肅為人謹慎,所以周瑜最後會向孫權推薦魯肅為大都督!

    在赤壁之戰之前,魯肅是極力主張抗曹的,在這一點上孫權是非常讚賞魯肅的。之後魯肅又輔助周瑜作戰,最終赤壁之戰大敗曹操!

    周瑜死後,魯肅為大都督,當時的情勢是曹魏強大,孫劉勢弱,魯肅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所以魯肅是最大限度的維護了孫劉聯盟。

    在這段時間裡雖有小的戰爭!但三國之間都是在各自發展,休養生息!所以魯肅是給東吳贏來了時間!

    呂蒙,取得荊州!

    關羽鎮守荊州,之後大敗曹仁,水淹曹軍,擒龐德、于禁,關羽也因此名震華夏!呂蒙利用關羽的驕傲心理!

    最終取得了孫權夢寐以求的荊州,周瑜和魯肅以前也一直想取荊州,卻一直沒有成功!

    只是取得了荊州,因為關羽之死,卻帶來了劉備大軍的進攻!

    陸遜,臨危受命,夷陵之戰大敗劉備!

    關羽被東吳所擒,因為不願投降,最後被殺,劉備因為關羽之事,不顧朝中大臣的反對,於是帶大軍前來攻打東吳!

    東吳震驚,這次的震驚不下於當年赤壁之戰曹操的進攻!

    在東吳存亡危難之際,陸遜臨危受命,最終火燒劉備連營,大敗劉備軍隊,拯救東吳與危難間,也直接導致劉備因為夷陵之戰的慘敗病逝於白帝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沙利文奪冠重新整理多項記錄,還能繼續創造斯諾克神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