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解憂心理醫生
-
2 # 大藥丸子小七
從心理學的角度區分,首先把人分為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正常心理又分為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
異常心理通常是指,人格出現重大轉變,比如潔癖的人突然變的邋遢了;或者認知變的異常了,比如把狗認為是怪獸;或者情緒上出現反常情況,應該悲傷的情況下放聲大笑。而以上的這些異常的反應可能跟現實事物並沒有什麼關聯性。通俗的理解,是精神病症的範疇。所有異常心理都是歸心理醫生進行相應治療的。
正常的心理還分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諮詢師就是幫助心理不健康的人們恢復心理健康的。心理出現不健康的情況,通常都是由現實事件引發的,比如孩子升學失敗,家長孩子一塊焦慮,比如失戀引起的悲傷難過情緒低落。這些其實都算是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只不過有些人很快就能透過自己的調整或者親友的疏導而恢復。但是,如果超過一定時間,狀況沒有改善,甚至有加重的情況,最好是找合格的心理諮詢師做正規的心理疏導,重建健康的心理狀態。
通常區分心理醫生和心理諮詢師最簡單的方式是,心理醫生是有處方權的。
另外,需要格外強調的是,持續超過兩週的抑鬱症狀,或者已經影響了正常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心理症狀,請及時聯絡心理醫生就診。這些症狀雖然還夠不上精神分裂的程度,但是已經不是諮詢師單純的靠心理疏導能夠解決的了,還需要一定的藥物配合。如果你的身邊發現了有類似情況的親人朋友,請大家一定不要延誤治療時機。及時發現,及時就醫。
-
3 # 一頁書讀書會
去心理諮詢的都是正常人,只能說從某種意義上是對的。
第一,什麼叫正常人?每個人心中的所謂正常人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有人認為身體健康無傷殘就是正常人,有人認為只要不是精神病就是正常人,有的人認為那些阿諛奉承拍馬屁的人“有病”,有些人認為那些“藝術家”在旁若無人的創作時“像發了神經一樣”。所以,可能題主心中的正常人也和我們這些答題的人不一樣。
第二,作為一個正常人,就應該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睡,有病看病,該打針就打針,該吃藥就吃藥。如果一個人生了病不去看病,身體不適不管不顧,這才是不正常吧?同理,感覺自己心理不健康去心理諮詢,毋庸置疑,這基本上就是正常人!
第三,對於第二點我有所保留,因為凡是話裡帶著“都”、“絕對”等詞都顯得太絕對了,只要找肯定能找出例外!一個正常人,感覺自己心理不健康可以去做心理諮詢,但做心理諮詢的未必就是正常人。舉個例子,一個人找到一位心理諮詢師解決問題,到了地方卻一直在挑刺,說這個諮詢師頭髮太長、衣服沒有品味、辦公地點太小、太胖太瘦等等,心思完全沒有放在諮詢上,這樣的人如果我是那位心理諮詢師,我會覺得他是不是不正常!
-
4 # 真誠呼喚
去心理諮詢的人可以說大部分是正常人。真正心理有重度抑鬱的人是很少有去心理諮詢的。重度抑鬱症患者大都有難言之隱,精神遭受重大打擊刺激,或經濟有重大損失,或非常拮据處在被困難壓垮的境地。這時盼望的是無話不談的親朋好友出現在面前,‘把心中苦惱傾訴,或有貴人相助以解燃眉之急,這樣才能減輕心理上引起抑鬱的重擔。
真正心理陷入無法自撥狀態的人,是不會去搞心理諮詢的。因為心裡抑鬱苦悶的人,都是考慮事情慎密的人,他知道去心理諮詢,只能是化錢去聽一通自己早就思慮過的廢話,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並且還能加重自己的自卑感,使其更加抑鬱。真正能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幫人走出困境的人,才是他渴望中的救星。
-
5 # 閱跑熊貓在路上
如果讓你自己想想看,一個不正常的人是什麼樣的?
為了逃避問題,寧願把自己搞得酩酊大醉?遇到一點挫折,就無限放大,把這件事處理方式不對放大到我這個人有問題,任何問題我都無能為力?
……
而能夠發覺自己內心的不良狀態,感知到自己可能有些抑鬱或者其他心理問題,正視它並且去尋求解決之道。這一系列的動作這本身就是一個正常人的行為。
回覆列表
心理諮詢(counseling):在良好的諮詢關係基礎上,經過專業訓練的臨床與諮詢專業人員運用諮詢心理學理論和技術,幫助有心理困擾的求助者,以消除或緩解其心理困擾,促進其心理健康與自我發展。心理諮詢側重一般人群的發展性諮詢。
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在良好的治療關係基礎上,經過專業訓練的臨床與諮詢專業人員運用臨床心理學有關理論和技術,幫助與矯治心理障礙患者,以消除或緩解其心理障礙或問題,促進其人格向健康、協調的方向發展。心理治療側重心理疾患的治療和心理評估。
有此可見,心理諮詢物件確實是正常人。但是什麼是正常,異常呢?這都是相對的。那些所謂的症只是它需要的環境還不能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