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秀香芋
-
2 # 白雲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此詩出處為,唐代李白的詩《北風行》。
原文如下: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bǐng) 靫(chá)。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個人小解:
此詩除了描寫塞外燕山的苦寒與戍邊的悲烈,以及思婦之怨恨以外。也懷古軒轅黃帝以來華夏族歷代追求統一與和平的來之不易。
如今華夏一統,多民族融合發展。我的老家在內蒙古翁牛特旗,那是標準的塞外了,遼代契丹族和奚族的發祥地,也是紅山文化的起源地,華夏族的龍興之地。如今也是原生態景色和淳樸的民風。可以讀一下我的文章《春雪百草園》,就可以感受塞外的田園詩意了。
-
3 # 東湖聽語
說起邊塞詩,當然少不了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的這首《出塞》,這首詩我們從小讀到大,說它是邊塞詩的代表作一點也不為過!
出 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讀起來是不是有一種雄渾,悲壯,磅礴的英雄氣概,不錯,這就是邊塞詩的美學風格: 磅礴、豪放、悲壯、浪漫瑰麗。再來一首王昌齡的代表作之一,從軍行七首,其四:
從 軍 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
在很多的邊塞詩和武俠片中,都會提及“玉門關”,它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內,位於敦煌市城西北約90公里處,漢朝時漢武帝為抗擊匈奴所建。它也是最為重要的軍事要塞,玉門關外,是好戰的匈奴的勢力範圍,關內,乃是我們的大好河山,所以,玉門關是每個將士的心之所繫,也是每個愛國將士誓死捍衛的熱血之地。這首詩在抒寫戍邊將士豪情壯志的同時,並不迴避戰爭的艱苦。讀起來境界磅礴,感情悲壯,含蘊豐富,讓人內心雄壯有力,一腔愛國的熱血油然而生!
-
4 # 憂然
1、《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Murano。
3、《從軍行·其四》唐·王昌齡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5、《隴西行》唐·王維
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9、《塞下曲》唐·許渾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10、《夜上受降城聞笛》唐·李益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這些都是我所喜歡的古詩。
-
5 # 北暮影歇
1、《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3、《塞下曲》唐·李白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Murano。4、唐·李頎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5、唐·王昌齡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6、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7、唐·王維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關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8、唐·岑參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9、《燕歌行》唐·高適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樅金伐鼓下榆關,旌旗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鬥兵稀。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筋應啼別離後。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邊風飄飄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10、唐·李賀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11、唐·杜甫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12、《代出自薊北門行》南北朝·鮑照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徵師屯廣武,分兵救朔方。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樑。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疾風衝塞起,沙礫自飄揚。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13、《徵怨》唐·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14、《塞下曲》唐·許渾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15、《望薊門》唐·祖詠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16、唐·李益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
6 # 龍山種田人
唐代和宋代的很多知名詩人都寫過很多邊塞詩,有的被稱為邊塞派詩人。在此僅舉幾首:
唐代·王昌齡《出塞》之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代·王昌齡《從軍行七首》之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Murano。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宋代·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宋代·陸游《書憤五首》之一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
7 # jane珍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8 # 莫子墨
從軍行
——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
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
無那金閨萬里愁。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證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
9 # 半世飛仙
這首七律是我寫的,題目忘記了
席捲幽臺鼓戰歌,蕭蕭易水起洪波。
選仙鶴騎青春少,博弈輸籌鬢許多。
未可刺秦輕擊築,空懷袖淚見殘柯。
前塵流逝何曾忘,夜夜長書徒奈何。
-
10 # 留君明月
·父憶戍邊·
臥馬橫戈獵獵幡,
將軍遠信自東南。
徵篷欲碎散荒雪,
節婦猶忙送衣冠。
一九七九年初,父親所在部隊奉命北上。臨行前把我和妹妹送回山東老家。當時我倆一個七歲,一個五歲。母親不走,在軍屬大院裡等父親歸來。
由於當時兩軍實力對比差距太大,父親已經抱定必死決心,這一去將會是永訣,但是沒和母親明說。父親部隊開拔後,母親按著數字編號的特殊郵箱,寄信叮囑這,叮囑那,還忙著給父親織圍巾織毛衣要郵寄過去。如果父親所在部隊真的上去了,戰死了,母親睹物思人,會有多痛苦啊!
回覆列表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詩中把白草折斷飛舞的樣子比作滿天飛雪,把飛落的白草像似雪花落滿枝頭比作成千萬樹梢都開滿梨花了。作者通過打比方的方法,想告訴讀者將春景比冬景,將南方春景比北國冬景,寫的是冬天的景卻如有春天的意境,使人忘記奇寒而內心感到喜悅與溫暖,把雪比作梨花,想告訴讀者自己送別好友時的心情。從而體現詩人喜悅的心情,也表現詩人看到此情此景從對現實的淒涼到對其讚美,詩人對奇寒津津樂道,使人不覺其苦,反覺冷得新鮮,寒得有趣的心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