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燭影斧聲
-
2 # 菜根漫譚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誰都想乘機坐大,統一 中國。而統一中國,必須“師出有名”,因為中國向來講究名正言順,名不正則言不順。誰手裡有了“天子”這張王牌,誰就能師出有名,誰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是你“挾”還是我“挾”,只是挾者不同,無所謂對錯。 那麼,咱們再來看看漢獻帝是如何被“挾”的吧。
1、董卓首“挾”漢獻帝。 公元189年,漢靈帝崩,立劉辯為帝,為漢少帝,劉協為陳留王。劉協和劉辯在隨袁紹等人誅殺宦官時,被宦官張讓和段圭綁架劫持,逃出宮外,倉促間遇到董卓的人馬。董卓認為,劉協為董太后所養,自己與董太后同族,於是廢掉劉辯,立九歲的劉協為漢獻帝。董卓自封為丞相,後又加封為太師。他自己獨攬朝綱,以皇帝名義發號施令。
2、李、郭又“挾”漢獻帝。 公元192年,王允與董卓養子呂布殺死董卓,劉協成為諸侯爭奪的目標,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擊敗呂布,執掌朝政。後來,李、郭二人內訌。劉協被迫流亡,屢被劫持。3、曹操再挾”漢獻帝。公元196年,曹操迎劉協到許昌。改稱許都。劉協依然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曹操要利用他來實現統一中國的目的。劉協雖然無德無才,但還是不甘被控制,想當個有實權的皇帝,幾次試圖謀殺曹操。公元200年,漢獻帝曾經發衣帶詔密令舊臣除掉曹操,結果事情敗露,使多人喪命。公元214年,漢獻旁欲聯合劉備、孫權殺死曹操,又因事情敗露而致使宗族200餘人喪命。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兒子曹丕認為自己的地位已足夠穩固,於是不再“挾天子”而是逼迫劉協禪讓帝位給他,建立了魏國。不過,曹丕還算仁義,他封劉協為山陽公,還說了句客氣話:“哥們,從今往後,天下的好東西,咱哥倆一起享受吧。”
-
3 # 刺蝟歷史
我絕對極力贊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並且對曹操這樣的行為表示極力地支援!假如我能夠穿越到東漢末年,我也絕對會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詔以令不臣,何等榮耀!何等聰明!何等大氣!
大家都罵曹操是亂世之奸臣,是竊國賊,是漢朝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可在我看來,曹操是聰明的,曹操具有其他人沒有的大局觀!他的這樣氣魄是劉備、孫權、袁紹等人無法比擬的。
東漢末年,諸侯紛爭。人人都想裂土分王、佔山為王,有假裝正義、匡扶漢室的劉備,有直截了當霸佔超綱的董卓,還有十八路諸侯各自心懷鬼胎。說到底還不是想搞個一畝三分地,謀個千古名聲,都是藏著掖著,行苟且之事卻不願意留下罵名。
曹操卻不同,曹操想要天下就正大光明地去搶,不像劉備那麼虛偽。劉備滿口仁義道德,還不是想要天下,試想他得到天下還會還給漢獻帝?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來得正大光明,在他的帶領下,收復北方,鞏固了北方統一,這些都是為三分天下而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老百姓沒有受戰亂之苦,吃得飽飯,這是事實。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魄力,是大局觀,貨真價實的讓老百姓安穩下來了,也為西晉統一天下埋下伏筆。
本文作者青梅煮史
喜歡歷史、熱衷碼字
——碼字不易,請多關注!
回覆列表
首先要說明一個問題,曹操的政策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看似相似,但是意義完全不同,挾天子這一說法是三國演義的篡改,以及歷史上曹操敵人對他的定義。
大家都知道荀彧在某些程度講是忠於漢室的,如果曹操一開始提出來的是挾天子,荀彧是不會為他兢兢業業效力的,那麼我們說奉天子以令不臣到底對還是不對呢?
其實事情都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對與錯,他都是相對的,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曹操的做法無論於己於天下於漢獻帝還是大漢而言,都是正確的。
第一 如果不是曹操擊敗李傕郭汜,迎漢獻帝到許都,大漢有可能就滅亡了。從董卓開始,皇權已經毫無威信可言,皇上的生死完全掌握在權臣手中。
第二 如果不是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北方不會那麼快統一,並恢復元氣,百姓只會吃更多的苦。
第三 即便是曹操歸還了皇權,天子憑著董承、王子服之流能中興漢室?還是天真的以為自己一道聖旨就能讓諸侯俯首?曹操有句話說的對,天下沒有他,不一定多少人稱孤道寡,自立為王了。
第四 曹操年輕時也是大漢的忠良,最大的願望就是像衛青、霍去病那樣抵禦外敵,大殺四方,他的變化是因為權力的提升,沒有幾個人在那樣的情況下還能保持著赤子之心。
所以說曹操在某些方面是有功於天下的,當然他有他的問題,其實無論曹操還是劉備還是天下諸侯,在當時,都是為自己而戰的,根本沒有所謂的正邪、對錯,黃巾之亂之後,大漢已經註定要走向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