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農家土廚

    (1)麵粉的選用

     自制涼皮必須選用不含改良劑的高筋麵粉。精度選用特一粉;筋度選用高筋度!

    (2)必須要把麵筋完全洗出來

      洗面筋是讓涼皮透明、口感柔軟不幹硬的關鍵步驟,必須要把麵粉中的麵筋完全洗出來。如果最後沉澱下來的澱粉漿糊中含有蛋白質,做出來的涼皮就會發脆,乾硬易斷,而且不透明。

      所以,洗面筋的時候一定要多洗幾遍,儘量把麵粉中的麵筋完全洗出來。此外,和麵的時候摻入適量鹽,麵糰揉好以後還要反覆多揉幾遍,至少醒面20分鐘再洗面筋,這些小技巧都有利於把麵筋完全洗乾淨。

    (3)澱粉漿糊不能弄的太稀

      麵筋完全被洗出來以後,剩下的澱粉水要充分靜置沉澱,等澱粉沉澱緊實後,慢慢地傾斜容器,不要晃動,把上層帶混濁的清水慢慢地倒淨,不要有殘留,這樣得到的澱粉漿糊濃度剛剛好。

      如果麵粉水倒的不夠乾淨,最後得到的澱粉漿糊就有可能太稀,做出的涼皮也會不筋道,容易斷。

    (4)掌握好蒸涼皮的溫度和時間

      蒸涼皮的時候,必須要燒至鍋裡滾開才能放入盤子,然後倒入澱粉漿糊一次性蒸熟,中間不要停火。那麼,涼皮蒸到什麼程度才算恰到好處呢?很簡單,當涼皮鼓起的大泡至少有7到8公分直徑時(見下圖),剛剛好可以出鍋。

    自制涼皮為啥不筋道、總是斷,5個小細節輕鬆做出完美涼皮

      火力太小或蒸的時間太長,都會導致涼皮發脆,易斷,口感不夠筋道。因為火力太小時溫度不夠,涼皮不能熟透;蒸的時間太長,涼皮中的水分流失過多。

    (5)蒸好的涼皮怎麼處理也是關鍵

      每蒸好一張涼皮,取出來以後就刷上一層色拉油,並且迅速用溼布蓋在涼皮上,這樣能防止涼皮互相粘連和失水乾裂。涼皮在蒸制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一個小細節,就是必須蓋著鍋蓋蒸,因為不蓋鍋就會導致涼皮失水過多,也容易導致涼皮發脆、乾硬。

      所以 勾兌洗出來澱粉糊的濃度非常關鍵!只要掌握好以上五個關鍵的細節,就完全可以輕鬆做出筋道好吃的涼皮。

  • 2 # 泥土12345678

    感謝邀請,涼皮的技術就是漿稀稠的技術,我把我三十年的技術資料化提供給大家:陝西涼皮一般分為,漢中米皮,秦鎮米皮,洗面涼皮,攪面涼皮(安康蒸麵,也稱為懶麵皮)。漢中米皮一般以漢中,安徽太湖米皮專用米為例,一斤大米可以製作二斤八兩米漿,做出來的米皮質量應該是上等質量,洗米,泡米,磨漿,用溫水勾兌漿稀稠,切記:一斤大米制作二斤八兩米漿。秦鎮米皮有一個燙漿工藝,也是以漢中,安徽太湖大米為例,一斤大米原漿加開水也是二斤八兩米漿(磨成的原漿一斤大米二斤二兩,再加六兩開水燙漿)。水洗涼皮一斤麵粉可以製作溼麵筋和麵槳是也是二斤八兩,比如麵筋是四兩那麼面槳就是二斤四兩。攪面面皮一斤麵粉加加一斤七兩水,適當加鹽和鹼面,攪拌均勻,切記,醒漿三十分鐘就可以製作,具體工藝技術可以諮詢我。也希望同行提出寶貴建議。

  • 3 # 品質小吃

    大家好!

    如何勾兌涼皮面漿?

    在涼皮行業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涼皮好做漿難兌”。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這是因為在兌漿的時候,由於所選用的材質不同(米或面),地域不同,以及磨漿或洗面的過程不同,最後得到的原漿含水量也各不相同。所以,想要一次性地準確地把麵漿兌好,這個難度真的很大(濃度計也不好使)。那麼那些手工涼皮店裡的麵漿是如何勾兌的?有經驗的涼皮加工者,往往會透過反覆攪動原漿,憑勺子受到的阻力大小來判斷面漿的濃度;然後再透過多次觀察勺子掛漿的薄厚,來決定兌水的多少。即使有二三十年製作經驗的“涼皮老手們”,最後也要經過上籠試做來確定最終兌漿的稀稠度。即使同一地點同一材質,每次兌漿加水的多少也都是不一樣,這靠的就是經驗和技術。所以有人說“蒸涼皮是辛苦活,兌漿才是技術活”。難道勾兌涼皮面漿真的就沒有標準嗎?有,不是有濃度計嗎?這種儀器誰用誰知道,也只能作為一種參考手段,且常常會讓你恨的想罵人。要說有,也只是本人透過多次測量和反覆試驗,經過跟眾多各地同行們的多方交流,錄得一組還不是很準確的資料,今天在這裡分享出來,僅供大家參考:大米一斤,勾兌後的漿糊在二斤四兩左右,最終出成品大米涼皮在二斤三兩左右;麵粉一斤,勾兌後的麵漿(洗面皮)在二斤一兩左右,最終出成品麵筋涼皮在二斤左右(不含麵筋);懶麵皮一斤麵粉最終出成品涼皮在二斤三兩左右。故,在原漿出來以後,參照此資料可對應地加入適量的水兌漿即可。特此宣告: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不做標準使用!具體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對涼皮軟硬度的認知,適當地加以調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方法可以防止燃氣爆炸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