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國惠2
-
2 # doime
610年前的今天,1408年12月14日,永樂大典正式編纂完成。該書為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規模巨集大的類書。採錄曲集七、八千種,經、史、子、集、釋、道、戲曲、平話、醫卜、工技、農藝等各類著作無所不錄,蒐羅甚廣,資料頗豐。
《永樂大典》與《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兩部大型綜合類典籍彙編,二者均為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中的珍品與瑰寶。釐清和區分兩者之異同,有助於人們瞭解和明晰其文獻價值和對當下的鏡鑑意義。
《永樂大典》的編纂工作肇始於明代永樂元年即公元1403年,歷時六年編修完畢,在時間上早於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300多年。《永樂大典》全書共計22937卷、目錄60卷,約3.7億字,共輯錄收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方面的典籍文獻近8000種,可謂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次集中薈萃和充分展示。《永樂大典》動用了朝野上下共2169名文人士子參與編寫,於永樂五年(1407年)定稿進呈,明成祖閱罷甚為滿意並親自作序,命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把先秦以前一直到明初的所有史料典籍全面進行蒐集、整理和分類,旨在最大限度地集聚前人資料,供時人和後人參閱和借鑑。成書以後,人們對《永樂大典》的評價始終褒貶不一,褒揚者認為,《永樂大典》所輯各書均保持原書面貌,與《四庫全書》相比具有更高的學術研究和史料價值;批評者指責《永樂大典》在具體編排時由於定韻標準不盡一致,客觀上給後人查閱和檢索帶來諸多不便。
永樂年間所修訂的《永樂大典》原書只有一部,現今存世的皆為明嘉靖年間的抄本,穿越500年的歷史征塵,歷經多次宮廷變故和外敵劫掠,該書早已大量譭棄、散佚和流失,1900年大部分被八國聯軍所焚燒,殘卷剩冊被劫掠瓜分,現分別存藏於國內的國家圖書館和境外的一些官方及民間圖書管理機構。
人們往往將《永樂大典》與《四庫全書》相提並論,但兩者性質和命運卻迥然有別:《四庫全書》是叢書,《永樂大典》則是類書。清朝進入乾隆時代,國力空前強大,乾隆意欲成就一番名垂青史的文化偉業,在康熙、雍正下詔纂修的《古今圖書整合》基礎上,詔令對《永樂大典》所輯佚書與“各省所採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諸書”進行梳理和彙編,親自主持建設古今圖書總彙這一大型文化專案,責成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和學者進行編撰,耗資400萬兩白銀、耗時13年編寫而成,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欽定名稱為《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共7.9萬卷、3.6萬冊,約8億字,成為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成書之後,乾隆命人共手抄了7部,下詔分別藏於全國各地,其中先抄好的四部分別珍藏於北京紫禁城文淵閣、遼寧瀋陽文溯閣、北京圓明園文源閣和河北承德文津閣,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後抄好的三部分別珍藏於江蘇揚州文匯閣、江蘇鎮江文宗閣和浙江杭州文瀾閣,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乾隆還把貯藏《四庫全書》的閣名用淵、源、津、溯加以命名,以凸顯該叢書具有的所謂“溯其源流”的功能屬性。
但由於文化背景、民族身份和性格秉性不同,《四庫全書》凡屬佛道、戲曲、小說等概不輯錄,對於有礙政治穩定和封建統治的文字全部刪去、概不存留,對於鄧御夫所著的煌煌200卷《農曆》等科技著述和一些軍事著作也都不予採錄,甚至對已輯佚出的《兼金合璧》《晉史揮塵》和已簽出的《元一統志》等重要方誌類書籍也都拒斥廢置,所以,《四庫全書》輯佚工作對傳統文化又構成一種較大破壞,留下了難以彌補的巨大遺憾。
《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是有重大影響的古代大型文化工程,客觀上也對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
3 # 真君解歷史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四庫全書》怎可和《永樂大典》相提並論!”,主要原因是乾隆編《四庫全書》時“寓禁於征”,並認為乾隆編《四庫全書》是對中華文化的一次變相的浩劫。相反,明朝永樂皇帝編《永樂大典》,對所收錄的書“一字不加刪改”。所以有人進一步認為“乾隆皇帝與永樂皇帝不同,沒有兼收幷蓄的胸懷”。
清朝統治者編《四庫全書》的確出於維護統治的目的毀、禁了不少書,不能不說清朝當時的統治者的確有他們狹隘的一面。
但是,持第一種觀點的人往往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編書目的。
兩帝編書都有顯示自己對文化的重視、藉以籠絡士人、炫耀文治的目的,區別在於:永樂皇帝編《永樂大典》是為了方便自己檢索,成書之後作為皇家藏書藏於深宮,一般是密不示人的,但不會因此達到對百姓的政治目的。
乾隆皇帝編《四庫全書》後抄了7部,“北四閣”的4部藏在皇宮和皇家園林中,大臣、翰林經批准可以前去查閱;“南三閣”則准許一般士子赴館閱錄;還有副本一部,藏翰林院,傳佈士林。
乾隆編《四庫全書》時毀、禁書,一方面是因為清朝作為少數民族統治中國,比明朝多了民族問題這個敏感點;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部書不是僅僅編給自己看的。但是卻是想讓人看了之後覺得沒有不對,似乎是就該做他們的奴隸,而不是應該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沒有自由的言論。
季羨林先生評價《四庫全書》:“嘉惠學林,功在千秋。”,《四庫全書》一個很重要的積極意義就是打破了私人藏書、密不示人的侷限,使當時的讀書人也能從這個文化大工程中受益,同時也受到愚化。
《四庫全書》收書和毀書數量:
先說收書:《四庫全書》有不同版本,收書數量略有不同,第一份告成時收書3461種,79309卷,後來的文津閣本收書3503種、79337卷。
再說毀書:編《四庫全書》毀、禁書數量不同專家給出不同數字,大致毀、禁、改書也達到3000餘種。
乾隆把天下書收集來,一半毀了、一半收入《四庫全書》。而且不僅毀書,還藉此大行文字獄。以至於“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矣。
這些存為書目的書是不允許留存和傳播的,雖然沒有明毀明禁,卻不允許收藏,之所以只存個書目,不過是為了以示這些書知道就好,沒有必要看罷了,實際上真的沒有必要麼?
明末清初的科技科學著作都被付之一炬,明代《軍器圖說》羅列了各種火器,圖文並舉,敘說軍器之製造,使用與威力等,卻被焚燬。
《崇禎曆書》《天工開物》等決定著中國科技的一系列著作統統被毀,以至於後世之中華,不識不知科技為何物,積貧積弱。
《軍器圖說》的那一句“夷虜所最畏於中國者,火器也”成了對滿清修《四庫全書》最大的嘲諷。
與《永樂大典》相比,相差何止毫釐?雖然《永樂大典》並沒有向民間推行,但是它裡面有的東西,民間都有,縱使不讀,也不會存在你想知道的而沒辦法知道。
但是《四庫全書》就不一樣了,推行的目的也不過是為了想讓人知道他想讓你知道的,你自己想知道的一些,他不想讓你知道,你就永遠也不會知道。全書都沒有,那麼這個東西就不存在,或者沒必要存在。
正像文人魯迅在批評明清和民國文人時表示:“現在不說別的,單看雍正乾隆兩朝的對於中中國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夠令人驚心動魄。全毀,抽毀,剜去之類也且不說,最陰險的是刪改了古書的內容。
乾隆朝的纂修《四庫全書》,是許多人頌為一代之盛業的,但他們卻不但搗亂了古書的格式,還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內廷,還頒之文風較盛之處,使天下士子閱讀,永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作者裡面,也曾經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清朝的考據家有人說過,“明人好刻古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妄行校改。
我以為這之後,則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變亂舊式,刪改原文;今人(民國)標點古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亂點一通,佛頭著糞:這是古書的水火兵蟲以外的三大厄。 ”
-
4 # 以史為鑑漫浸生活
後人對永樂朱棣的評價是:治隆唐宋,遠邁漢唐。對乾隆皇帝的評價多是大興文字獄,禁錮思想發展。兩位帝王的格局和眼界天壤之別。乾隆帝自稱十全皇帝,一生六下江南,盛世繁華的背後是隱藏在民間食不果腹的疾苦,為沿途帶來了極大的拖累和負擔,從乾隆朝開始,國力日衰,越來越閉目塞聽,妄自尊大,而眺望外洋則是工業化革命的如火如荼,是大航海殖民時代轟轟烈烈。
反觀明朝永樂皇帝的一生,自1405年開始至1433年,歷時28年,派遣鄭和七下西洋,每次寶船浩浩蕩蕩,耀疆異域,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永樂時代的中國版圖,是漢人政權歷代之最。他特別重視加強對南海地區的經營,向北他五次親征蒙古,向南佔領安南,在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西北設定哈密衛,西南設定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使司和貴州承宣布政使司,一生勞心勵志,在封建帝王中極為罕見,最後駕崩在第五次親征蒙古的道路上,死在榆木川,可謂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永樂帝將編修永樂大典之責交給了大才子解縉。解縉組織400多名文人歷時一年,完成了第一次編修,但永樂皇帝勃然大怒,斥責其未了解自已的編撰意圖,又派姚廣孝一同續編修,姚廣孝將編撰團隊增加到4000餘人,歷時六年(1403-1408年)編修完成,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最傳奇的一部古代典籍集大成者,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它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儲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共計2293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1095冊,全書約3億7千萬字。據統計現僅存嘉靖年間副本200多冊,大多已毀於戰火,並散佚到了世界各處。永樂大典的特點是:尊重歷史,保留古書原貌,編撰過程不允許加入主觀臆斷,其偉大之處正在於此。
回頭看乾隆皇帝責成紀曉嵐編撰的欽定四庫全書,與永樂大典也有著不解之緣,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學政朱筠提出永樂大典的輯佚(將丟失部分重新集篡)問題,得到乾隆皇帝認可,詔令將所輯佚書與“各省所採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諸書”,彙編在一起,名曰四庫全書,這樣,由於永樂大典的輯佚,所以才引出了編纂四庫全書的浩大工程,成為編纂四庫全書的直接原因,但滿清借纂修之機,貫徹“寓禁於征”政策,與本朝立志不合盡行刪除,不留痕跡,所以這次編撰既是一次文化盛典,也是一次文化浩劫,最後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文津閣藏本最為著名,共收錄3462種圖書,共計79338冊,從規模上,相當於永樂大典的三倍。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從歷史地位和文化意義來說,永樂大典的編撰格局和文化視野,遠遠高於乾隆皇帝的四庫全書,但是不影響兩位帝王的視野跨越時空的聚焦,兩部煙波浩渺的文化鉅著熠熠生耀,都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
-
5 # 混沌阿斯瑪
這兩部鉅著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作品,但人們普遍認為四庫全書不如永樂大典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兩部作品誕生的歷史環境。永樂大典一書成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年間,當時大明王朝正直春秋鼎盛之時,經濟文化軍事均處於頂峰!外交上也是處於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鄭和下西洋把大明朝的威名遠播於世界,是馬可波羅在元朝東遊後又一次對這個東方大國有了新的認識,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明成祖才下令編撰永樂大典這部中國歷史上最巨集大的百科全書,它包含的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把中國歷史的各個時期的偉大著作都囊獲進來了,是一部集大成的偉大作品。反觀四庫全書成於18世紀中葉,清高宗乾隆時期,當時的清王朝還沉浸在自己天朝上國的美夢中,而且當時官場貪腐橫行,大貪官和珅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老百姓生活貧弊,思想文化受到禁錮,外教上閉關鎖國,對西方世界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一無所知,而乾隆皇帝著寫這部鉅作僅僅是為了貪慕自己十全老人的虛名,為了著寫這部鉅作,當時中國的文化典籍受到了巨大的摧殘,很多不能寫入書內的文化典籍被人為損毀,這也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次大災難!綜上所述,四庫全書還真不能和永樂大典相提並論!可惜的是這兩部鉅作都已經不完整了,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大憾事吧!
-
6 # 調侃歷史的幻苦君
在這之前,先說點題外話,崇禎1644年上吊殉國,滿清擊敗李自成進入北京,立刻開始修《明史》,次年就開始操辦,不管當時中國大半還在南明和起義軍的統治下,不管南明先後立三帝,直接就定明亡於1644年,到今天絕大部分人也都沒質疑過。
《永樂大典》的編纂工作肇始於明代永樂元年即公元1403年,歷時六年編修完畢,在時間上早於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300多年。《永樂大典》全書共計22937卷、目錄60卷,約3.7億字,共輯錄收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方面的典籍文獻近8000種,可謂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次集中薈萃和充分展示。《永樂大典》動用了朝野上下共2169名文人士子參與編寫,於永樂五年(1407年)定稿進呈,明成祖閱罷甚為滿意並親自作序,命名為《永樂大典》。
《四庫全書》凡屬佛道、戲曲、小說等概不輯錄,對於有礙政治穩定和封建統治的文字全部刪去、概不存留,對於鄧御夫所著的煌煌200卷《農曆》等科技著述和一些軍事著作也都不予採錄,甚至對已輯佚出的《兼金合璧》《晉史揮塵》和已簽出的《元一統志》等重要方誌類書籍也都拒斥廢置,所以,《四庫全書》輯佚工作對傳統文化又構成一種較大破壞,留下了難以彌補的巨大遺憾。
整個清代,幾乎就沒有一個文人和一個大臣能站直了說話,至今還要扭曲事實,諂媚違心的去貶《永樂大典》?
-
7 # 天上人間文史鑑
沒想到竟有如此之多的人都貶低《四庫全書》而褒揚《永樂大典》,這些人大概就是所謂的明粉吧。
筆者曾說過,一個人如果既是明粉,又是清黑,那他多半是個自尊心脆弱的人,還可能是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有一顆脆弱的民族自尊心。
在很多明粉眼中,明朝什麼都是好的,清朝什麼都是不好的。
其實在筆者看來,明清都屬於一丘之貉,爛都是一個型別的爛,而在好的方面,清朝要比明朝好太多了。
筆者不算清粉,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明黑。
從中國傳統史學的觀點來看,清朝268年實在是中國史上最值得稱頌的一個朝代。
論武功,它開疆拓土、四向擴張,幅員之廣闊在中華民族史上是沒有前例的。
論文治,則清初康雍乾三朝130餘年(1662—1795)的國泰民安,制度上軌道、政治有效率,真是“三代以下無斯盛”!清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沒有全國性“徭役制”的一個朝代。
論經濟,康雍乾三朝,人丁劇增、民豐物阜也不在同時的歐洲之下。
論學術文化,中國那時更是獨步全球。乾隆皇帝於美國革命時期在北京開館修《四庫全書》。這一部被他陛下一“毀”再“毀”的叢書所剩下的卷帙,其分量還大於當時全世界其他各國現存書籍之總和!舉一反三,其他的成就,就不用多說了。
所以中國帝制時代最後一朝的清朝,實在是不可小視的。
可是近百年來它卻為中外史學家糟蹋得不成個樣子,實在是很不公平的。
其主要原因便是時至晚清,改朝換代的週期已屆。
《四庫全書》的確是被選擇性的編纂出來的鉅著,毀掉了諸多典籍,而《永樂大典》卻是被毫無選擇性的編纂出來的鉅著,毀掉的典籍同樣不可估量。
若論兩者在文化上的貢獻,都是可圈可點的;若要論兩者對文化的摧殘,也同樣是極其嚴重的。
既然有那麼多黑《四庫全書》的回答了,那我就來黑一下《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明成祖朱棣下令編撰的一部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的文化鉅著,以此彰顯國威,造福萬代。
然而《永樂大典》最終卻沒能達到這個要求,因為朱棣決心編撰這套書的初心就有問題。
很多人對《永樂大典》這套書都有極強的敬畏之心,因為它是明朝官方編撰的古籍,但這套書卻是歷史上一個巨大的文化悲哀。
在永樂三年到永樂五年,花了兩年時間,用了兩千多個人,成書,然後用正楷謄抄一遍又花了一年時間。
全書22,877卷(目錄60卷,共計22937卷),涵蓋了七千到八千本書,11095冊, 約3.7億字,而問題就在《永樂大典》的巨集大篇幅和成書的短暫時間。
3.7億字是什麼概念,大多數人一輩子看過的書都沒有這麼多字,一年就編成了,這書的質量可想而知。
這還是在技術條件落後的自然經濟時代,即便是在出版業發達的現代社會,任何一個出版社也不敢保證在質量可靠的前提下只花兩年時間編成一萬多冊,3.7億字的皇皇鉅著。
但是再看看《永樂大典》,哪裡是編出來的,明明是抄出來的,而且還是一字不改的抄,這的確儲存了完整的原書內容,但這絕不是編撰一部書的態度。
所謂編書工程,不過是一個抄書工程,《永樂大典》不如說是《抄書大典》。
抄書工為了加快進度,通常都不會檢查抄寫過程中犯的錯誤,一個正常人平時寫字或打字的時候都不可避免地產生錯誤,作為一個不需要保證質量有要求加快進度的抄書工又怎麼會去在意其中的錯誤。
《永樂大典》其中有一些書本就是民間的孤本,一旦被官方收走,收錄進了《永樂大典》就別想再回到民間,而這樣書籍的儲存風險就被集中了。
而《永樂大典》在儲存工作上也沒有做好,《永樂大典》是一個面子工程,這就意味著它將民間可以傳播的孤本變成了中心化的孤本。
現代出版業要出一套書,就會印出多少萬冊,進入市場或圖書館,但是《永樂大典》就只有一套,編成之後就鎖在宮廷,無法傳播。
一套不能傳播的書,還收錄了那麼多孤本,這到底是傳播文化還是禁錮和殘害文化呢?
再加上儲存工作做得不好,《永樂大典》到清朝乾隆年間大概就只剩下了八千冊,原本可是一萬多冊啊!
《永樂大典》不僅沒有被好好儲存,英法聯軍進北京讓其損失了一批,還被人監守自盜,甚至於被賣到民間,這種只有一套的孤本實在經不起這種傷害。
現存於世界各大圖書館的《永樂大典》僅僅剩下了八百多冊,這種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損失對於文化到底是儲存的作用大還是禍害的作用大呢?
其實現存的《永樂大典》是明嘉靖年間手抄的一個副本,那麼原書的去向又在何處,恐怕當時不會有人去關心。
編書應當是作為一個文化事業而存在的,然而《永樂大典》並沒有起到其應有的文化保留的作用,反而造成了文化的慘重損失。
這套書是因為一個皇帝的好大喜功而生的,也是文化的一個巨大悲哀。
-
8 # 二哥說古論今
都是百科全書。永樂大典是類書,四庫全書是叢書。叢書對圖書編纂的影響大與類書,類書奠定了現代百科全書的基礎。但由於四庫全書更改,刪減了很多書籍,另外很多佛教類的書沒收集,所以雖然字數多,現存比較完整,但還是不全。永樂大典,由於丟失很大一部分,原書包羅永珍,內容比較全,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
9 # 雪也是水
好好的一個課題被明粉和清粉帶節奏帶溝裡了!
事實上,《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都是一整套百科型別的圖書,沒有誰比誰更好!有的只有誰比誰先編撰出來!
從編修目的來看:兩套書背後所代表的永樂皇帝和乾隆皇帝都是為了標榜自己的“文治”,而不是為了繁榮文化(雖然客觀上有這個效果)。
從編選內容上看:兩者都必定只選擇對自己統治有利的內容,而將不利的刪除或者修改了。大明王朝代表的是漢家天下,只需將儒家那一套用上就可以了;滿清得篡改許多的內容以達到“滿清統治合情合理”的效果!
從儲存的完好性來說:《四庫全書》無疑比《永樂大典》儲存得好許多,並且對後世影響也更大一些。
-
10 # 海中巖haha
永樂大典當然比四庫全書好,因為四庫全書的重要任務是幫助清理文字,所以很多書都改了,凡是原書中有罵少數民族的一律要改,還有統治階級認為不好的話也要改,所以四庫全書已不是原著了。但四庫全書在文化上的意義卻比永樂大典重要,因為四庫全書印的份數多,普通人是可以看到的(非富即貴的人),但永樂大典只抄寫了兩份,任何人都看不到,完全起不到傳播文化的作用,明亡後就毀於戰火了,所以永樂大典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上都沒有起到什麼作用,而四庫全書因為廣為流傳,起到傳播文化的作用,所以四庫全書對中國文化更有意義。
-
11 # 麻花的故事
從這兩本書的功能性上來說應該是不分伯仲的,因為兩本書的功能是一樣的,都是百科全書。匯聚了自古以來的大部分事蹟。從成書時間來看,《永樂大典》更早,而《四庫全書》又可以說是《永樂大典》繼承者。如果從涵蓋內容上來看《四庫全書》又要略勝《永樂大典》一些。
《永樂大典》明成祖朱棣為了揚中國威,又因為一直以來中國都沒有一部涵蓋比較廣的書籍,很多官員在查詢一些東西時往往需要查閱諸多古籍,很不方面,於是就有了朱棣讓姚廣孝等人編撰這麼一部百科全書。
公元1403年到1408年,總共耗時5年時間成書。全書全書22,877卷(目錄60卷,共計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
據說《永樂大典》正本被陪葬永陵,但具體屬不屬實還有待考證,而諸多副本因為火災、戰爭等因素,毀了個七七八八。存世的僅有800餘冊,還散落全球。幾乎找不到一套完整的《永樂大典》了。
乾隆為了更加全面的編撰《四科全書》可謂是舉國之力來編撰,各地政府齊心協力蒐集書籍給中央來編書,工程可謂是相當巨集大。
公元1772年到1779年,耗時7年《四庫全書》才算編撰完成,這還是在有《永樂大典》作為模板和思路的前提下。可見《四庫全書》所囊括的內容有多廣泛了。
據文津閣藏本,《四庫全書》共收錄3462種圖書,共計79338卷(相當於《永樂大典》的3.5倍 ),36000餘冊,約八億字 。
但《四庫全書》有一個問題,就是在收集書籍編撰《四庫全書》時,清朝的統治階層同時銷燬了將近15萬冊對清朝統治階層不利的書籍。這和嬴政焚書的危害是差不多的。
-
12 # 金億桶
《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都太有名了!要說兩者的共同點,大家一定能夠輕易想到:這兩部書的規模都極其龐大!
《永樂大典》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彙集古今典籍7000種以上,分為11095冊,總字數多達3.7億字!《四庫全書》編纂於清朝乾隆年間,彙集古今典籍3500多種,分為36000多冊,總字數不少於8億字!
這麼多字全是徒手抄出來的。
《永樂大典》的編輯和抄寫工作動用2000多人,其中既有當朝重臣,也有普通的“抄書匠”。《四庫全書》僅抄書匠就招了近4000人,參與古籍收集、整理、編輯的官員更是不計其數。
有趣的是,清朝的編修官必定深知抄書的辛苦,所以特別推出一套“激勵機制”。他們從落榜秀才中挑選字跡好看的,規定每人每天至少抄1000字,抄滿五年後按字數多少歸入不同等次,按等次授予官職——要是抄滿200萬字,就能直升市領導!
因為這兩部書的套數都太少了。《永樂大典》只抄了一套,專供永樂皇帝本人閱讀。《四庫全書》多一點,抄了七套,但製版印刷的成本仍然遠遠高於手工抄寫。
《四庫全書》分為經(儒家經典)、史(史書典籍)、子(諸子百家)、集(詩詞歌賦)四部分,所以叫“四庫”;內容包羅永珍,所以叫“全書”。從本質上講,這是一套“叢書”,而且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叢書。
“叢書”的概念我們並不陌生,最家喻戶曉的叢書恐怕要數“四大名著”了。這四部小說各自獨立,沒有關聯性,你取你的經,我造我的反,賈寶玉管不了三國事,諸葛亮進不了大觀園。出版社覺得它們都屬於古典小說,所以搞了個“捆綁銷售”。
《四庫全書》不是用來賣的,不用考慮銷售問題,但裡面包含的每一種古籍同樣是獨立的,內容是完整的。
“經史子集”四類書冊分別使用綠紅藍灰四色封面,象徵春夏秋冬四季
《永樂大典》就不一樣了,它不是叢書,而屬於中國古代一種極具特色的圖書形式:“類書”。
永樂大典確實被譽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假如你對某一類事物感興趣,可以順著一個“主題”(或者說“詞條”)一直讀下去,會覺得很過癮——明朝嘉靖皇帝就是這麼幹的,他崇尚道教,對《永樂大典》裡的道教內容百讀不厭。
但類書與百科全書還是有區別的。如果翻開《中國大百科全書》,找到“湖泊”這一詞條,你會看到與湖泊有關的各種知識,比如湖泊的定義、分類、形成原理乃至世界著名湖泊列表,所有這些內容都經過編者的總結和潤色。
類書就不一樣了。類書的編輯只負責摘抄原文,絕不刪減文字或者添油加醋。《永樂大典》因此保留了明朝以前大量文獻資料,而且是原文資料,所以非常珍貴。
不過,現在查閱《永樂大典》就不用擔心書冊太多了——因為這套書96%的書冊沒能儲存下來。
《永樂大典》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後來嘉靖皇帝下令謄寫了一套副本,永樂那套便神祕消失了,不知是遭了火災還是被嘉靖帶進了墳墓。清朝末年,嘉靖本《永樂大典》屢遭偷盜和戰火,流傳至今的只有400多冊。其中最大一部分,即222冊,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相比支離破碎的《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的運氣實在要好很多。
乾隆命人抄寫了七套《四庫全書》,流傳至今的有三套半。儲存在圓明園文源閣、鎮江金山寺文宗閣、揚州天寧寺文匯閣的三套基本毀於戰火。原藏杭州聖因寺文瀾閣那套僅存三分之一,重抄補齊後移交浙江省圖書館。紫禁城文淵閣和瀋陽故宮文溯閣的兩套基本完整,現藏於臺北故宮和甘肅省圖書館。
但最完整的一套還要數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文津閣《四庫全書》。
文津閣《四庫全書》要鈐蓋“文津閣寶”印章
憑什麼說國家圖書館這套最完整?因為只有這套《四庫全書》不只有書而已。
顧名思義,文津閣《四庫全書》原本收藏在承德避暑山莊內的文津閣,是乾隆皇帝為自己消夏避暑準備的讀物。1909年,清政府決定將這套書撥給籌建中的京師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前身)。五年後,文津閣《四庫全書》被整體調運至北京。
什麼叫“整體調運”?就是除了書冊以外,裝書的木製書函、盛放書函的書架也要統統運來!甚至連包裝用的夾板、絲帶、銅環都是清代原物!
文津閣《四庫全書》的另一個珍貴之處是校勘質量高。
據記載,乾隆皇帝曾親自參加校閱,總纂官紀曉嵐更是校對多達三次,非常罕見。臺北故宮和甘肅省圖書館那兩套都出現過零星散佚的情況,都根據文津閣本進行了補抄。至於散失大半的杭州文瀾閣本更是補充了大量文津閣本的內容。
2013年9月,國家圖書館開啟文津閣《四庫全書》庫房的展示門,全部36304冊書籍、6144件書函、128個書架完整呈現在普通讀者面前。時光倒流兩百年,曾經映在乾隆皇帝眼中的,或許就是這般光景。
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四大鎮館之寶就全部介紹完了。
國圖不僅是一座供你讀書、借書的圖書館。國圖同樣是一座收藏古代珍貴文獻的博物館。
這裡有全世界總長度最長的敦煌遺書,有天壤間僅存的金代大藏經孤本《趙城金藏》,有儲存數量最多的《永樂大典》,有最完整、最完美的文津閣《四庫全書》。
這裡還有全球四分之一的殷商甲骨,還有存世半數以上的宋元古籍品種,還有涵蓋中國文字發展史的15萬種、30萬件碑刻拓片,更有數以千萬計的手稿、照片、影音資料和現代報刊書籍。
-
13 # 農民更瘋狂
《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都是國家編纂的百科類全書,但相比《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的編纂卻顯得很不厚道,甚至不人道了!“文字獄,歷朝歷代均有之。只是有清一代,次數之多、株連之廣、處罰之重,超過以往”
《永樂大典》1403年,是永樂大帝朱棣坐上皇位的第二年,他覺得當時的書籍繁多,想找到需要的資料很耗時費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永樂皇帝詔令姚廣孝、內閣首輔解縉等人籌備編纂一部百科類全書,方便以後需要的人查閱資料。到永樂五年,在二千多高階學者教授三年的努力下,這部鴻篇鉅著終於被編成。
一,《永樂大典》收錄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種之多,上至先秦,下達明初,“包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
二,收錄的內容包括經、史、子、集、釋莊、道經、戲劇、平話、工技、農藝、醫卜、文學等,無所不包,
三,總卷數達2.2萬多卷,總字數達到的3.7億,宋元以前的佚文祕典,多得藉以儲存流傳。
四,《不列顛百科全書》稱其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它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
《四庫全書》1772年,安徽學政朱筠提出《永樂大典》的輯佚問題,得到乾隆的認可,接著便詔令將所輯佚書與“各省所採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諸書”,彙編在一起,名曰《四庫全書》。這樣,由《永樂大典》的輯佚便引出了編纂《四庫全書》的浩大工程,成為編纂《四庫全書》的直接原因。1774年,總纂官紀曉嵐、陸錫熊等人遵照乾隆帝的諭令,將抄入《四庫全書》的書籍,依照經史子集四部分類,逐一登載。
一,《四庫全書》的資料有六個來源:政府藏書,包括武英殿等內廷各處藏書;清初至乾隆時奉旨編纂的書,包括帝王的著作;各省督撫徵集來的圖書;各省藏書家自動或奉旨進呈的書;社會上流行的書;《永樂大典》本。
二,中國文、史、哲、理、工、農、醫,幾乎所有的學科都能夠從中找到它的源頭和血脈,幾乎所有關於中國的新興學科都能從這裡找到它生存發展的泥土和營養。
三,《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分經、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類,類下有屬。全書共4部44類66屬,共有3500多冊書,7.9萬卷,3.6萬冊,約8億字。
乾隆皇帝“修書毀史”清朝是關外入侵的少數民族,為了政權的合法化和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在《四庫全書》的修撰過程中,“修書毀史”:
一,清乾隆編纂四庫全書時銷燬了對大清不利的書籍總數,據統計為一萬三千六百卷。焚書總數,15萬冊。銷燬版片總數170餘種、8萬餘塊。除了焚燬書籍,大清還系統的對明代檔案進行了銷燬。
二,不僅僅是明代檔案,連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遼金元的文字都要進行篡改。
三,禁書三千多種,十五萬多部;焚燬的圖書超過七十萬部,禁燬的書籍與四庫所收書籍一樣多。
四,不僅毀書,還藉此大行文字獄。以至於“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老農認為,如果都像乾隆皇帝這樣“修書毀史”,還不如不修,不僅不能留給後人一個真實的歷史,還會誤導後人。
探祕歷史事件,點評歷史人物,更多精彩與您分享。
回覆列表
《永樂大典》應該是中華文化,傳統的集大成彙編,可理解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最全面的官方出版物。《四庫全書》是閹割中華文化,為滿清統治服務的工具。因為《四庫全書》,清政府收繳了民間留存的典籍,支解取捨,甚至銷燬,其規模大大超越焚書坑儒。兩者有云泥之別,可以這樣說,《四庫全書》是中華民族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