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魏方13

    這種人不一定是親戚,也有很多這樣的朋友。碰到這種特別不拿自己當外人的人,你先以毒攻毒,你在與他交往的過程中也表現的不拿他當外人,一般不是特別無可救藥的人,幾次下來他就會不好意思了。但是如果一直依舊我行我素的人的話,那就遠離他,不然就會永遠困擾!

  • 2 # 逗比的十一

    你也不要把他當回事,這樣的人又有什麼可以值得深交嗎。他這樣的人應該就是勢利眼吧,也沒有必要放在心上,過好自己的日子還是比較靠譜的。何必要在乎別人的感受。

    昨天,我男朋友去我家。他就說我大爺看不起他,因為我男朋友是農村的,我姐夫家裡是城市的。我就說不要在乎他,因為我大爺他們一家都是勢利眼。看不起我們正好,省得有事情找我們了。我們過好自己的日就是啦。我姐夫她家條件好,他就好好巴他就是了。自己的日子自己過,沒有必要在乎別人的感受。而且這些人對我們也沒有多到的關係。。

  • 3 # 嵐草3

    遇上這種自以為是的人好辦:給他一個微笑(蔑視的微笑)再來一句:不知道 ,忙著裡,然後再也不理他(她),保證再沒有下文……

  • 4 # 粉紅的青蛙

    看到這個問題,想到朋友的一家親戚。

    為方便稱呼,我姑且叫朋友為琴。

    這一家親戚是誰呢?具體說起來,是琴的老公的哥哥一家(有點拗口)。

    這位哥哥,一家四口。原本跟父母一起住在鄉下。

    後來,哥哥夫妻倆在當地的小縣城買了房,隨後一直住在縣城裡。

    琴的公公婆婆依舊住在鄉下。

    琴的老公是人們俗稱的"鳳凰男"。當年從外地農村,考進了杭州的一所大學。

    大學畢業後,他留在了城裡工作。經過數年打拼,成為企業裡的中層幹部,收入還不錯。

    琴和老公在杭州有了房,有了車,又先後有了兩個兒子。

    看似平淡又不失幸福的日子裡,卻總會有些不如意的事情發生。

    琴的老公這對兄弟,和別人家的兄弟不一樣。

    哥哥沒擔當,沒責任,什麼事也不管,弟弟卻活成了大哥範,為他們的原生家庭鞠躬盡瘁。

    父母缺什麼了,哥哥一個電話打過來,讓弟弟去買,買好直接寄回老家;

    奶奶去世後,親戚送來的禮金,全被哥嫂收了去,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花在奶奶喪禮上的費用,都是弟弟出的;

    父母鄉下的老房子要修繕,別說,哥哥電話準打過來,讓弟弟付錢唄;

    哥哥自己買房、做生意,都向弟弟伸手要,美其名曰是借,其實壓根沒還過……

    這個哥哥真的一點沒拿自己當外人,把弟弟生生當成了取款機。

    弟弟不惱,也不怒,還覺得很驕傲,靠他一人之力,撐起了兩個家,多有成就感。

    最苦惱的是琴。

    可是沒辦法,琴的老公掌管經濟大權。

    琴作為一個家庭主婦,自己沒有一分收入,家用都需要老公給。可以說,她在老公面前毫無話語權。

    從琴的遭遇來看,如果只是遇見不拿自己當外人的親戚還好,最痛苦的是夫妻一方,把這個親戚當作寶貝。

    你惱這個不知好歹的所謂親戚,可你的伴侶卻覺得對親戚好是理所當然。

    如果家裡夫妻齊心,對親戚態度一致,就不會被親戚的不識相困擾。

    假如,琴的老公在自己哥哥面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不做什麼扶兄魔,承擔該承擔的責任,拒絕過分、不合理的要求,他的哥哥一家也不會得寸進尺、予取予求了。

    題主問的不拿自己當外人的親戚,可能另有所指。

    親戚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或者是,親戚想要什麼,張口就討?

    對這樣的親戚,關鍵還是兩個字--面子。

    很多人覺得不好應付,是因為面子上過不去,怕親戚在背後議論、責罵。

    其實,我們只要想通一點:他都不怕別人的眼光,我們又有什麼可顧忌的呢?

    與其心裡放個疙瘩,怎麼都不痛快,不如表達出自己的意願。

    說得過於委婉,不把自己當外人的親戚可能會裝傻、裝不懂,這種時候,不如直說。

    到底怎麼說?也是有技巧的。

    如果親戚是不速之客,節假日裡,自作主張地要到你家來玩。

    你可以很"遺憾"地告訴他"真不巧,我們一家正好要出去旅遊,沒人招待你了";

    如果親戚來了就住下,一住很久,絲毫沒有想離開的意思。

    你也可以旁敲側擊地抱怨"哎呀,我公公婆婆又要來待上一段時間了。這倆人,一來就吵架,讓人清靜不得⋯⋯"

    還是那兩個字,面對不把自己當外人的親戚,就該抹下面子,讓他明白他的"不見外"是件多麼不討人喜歡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個人嘴上說我真的不想要你的東西,是真的不想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