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慶生267
-
2 # 淡定的儀哥
直徑10公里,這顆小行星和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大小相似,要知道6500萬年前的那次撞擊使得地球上大部分生物都滅絕了。
所以,如果明天有一顆10公里小行星撞地球,我們必須考慮到撞擊後所造成的危害,從而抓緊準備撞擊後的物資及去向。
如果小行星撞擊到自己所在區域,那不用準備啥了,和親人共度最後一天吧。如果距離撞擊點很遠,我們需要準備大量的水和食物,最好一天內建好一個地下室,因為撞擊時的衝擊波可能會到達。
撞擊後,地球會進入一個很長的寒冷時期,因為撞擊的灰塵會覆蓋大氣層,所以我們要大量準備棉被等物資。
撞擊後各國政府會攜手恢復地球生態與人類文明。望採納!
-
3 # 明月寫情書
直徑十公里的小行星,屬於比較大的行星了,的確要貼上“危險”的標籤。
地球平均直徑是12756KM(見下圖:八大行星尺寸對比圖的右下角)。儘管相比於地球,這顆小行星算不得啥。但是行星本身不發光,不太容易觀測到。
如果它真的進入太陽系,受到火星或者木星的引力攝動而變軌、獲取10KM/s的速度撞向地球,相當於30億個廣島原子彈同時爆發。地球受其碰撞,地球火山將同時爆發,火山灰、毒氣瀰漫覆蓋整個大氣層。受到撞擊的動物當即死亡,未亡的,也會因植物停止光合作用、食物鏈斷裂而餓死。
主流觀點認為6500萬年前,就曾有這樣大小的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恐龍種族滅絕。
不同於恐龍,人類可不是吃素的。無數的天體望遠鏡擔當地球衛士,它不會讓“明天的撞擊”猝不及防地發生。天體望遠鏡從未停止過對地球範圍內的星體的檢測,人類核算星體的尺寸、距地距離、執行軌道資料等都已經到了非常精確的水平。
1994年彗木相撞事件發生後,國際天文學界就逐步重視近地天體撞擊地球的風險。目前科研人員已發現1640顆“潛在威脅近地小行星”。
國際天文學界就近地小行星觀測兩次制訂系統目標。第一次是在1998年-2008年期間,透過10年時間觀測到90%以上直徑大於1公里的近地小行星,這一目標基本完成;第二次是在2005年-2022年期間,將直徑在140米以上的近地小行星全部觀測到,目前離實現這個目標還有較大距離。
比如,2009ES ,這個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全球當時有9個臺站監測到它,咱們中國也在其中之一。而現在,我們依舊安然無恙。
畢竟,宇宙在膨脹,太陽系和平而安寧,小行星撞地球的機率少之又少。
如果真的出現了這樣的小行星,可能會發生的是:人類率先出擊,在近地點將小行星消滅。大概我們還在夢鄉中時,這場浩劫就隕滅消散了。
一旦各國天文臺發現了這顆小行星,將此資訊提報給政府部門,各國就會召集聯合會議,相關科學家坐在一起,商討對策,擬定模型、敲定實施方案。
我認為,只要時間足夠,他們會有條不紊地整合資源,誰家出發射臺,誰家出燃料,誰家出力,誰家出錢,直到成功發射飛行器,與小行星撞擊在近地點。
即便相撞後,有些隕落碎片砸落下來,也應該已經被預料到,會紛紛落下到太平洋等洋麵上。亦或者,被某片被處理過的防輻射材料的人類禁區。
等事情成功處理妥當,還會有機器人進入禁區,收集和處理碎片。確認安全後,科學家才會將碎片進行研究、提取物質。接著,科研人員會組隊、專門分析行星到訪的原因、後期規避的方案,後期人類科研方向的側重點等等。
總之,它既來之,人類就安之。而且來了,也不白來,或許還提供了“肩膀”讓人類站上去看到更加廣闊的宇宙空間。
作為平凡的大多數,安安靜靜吃瓜、看戲,也是不錯的選擇。天塌下來,有“個兒高”的人頂著。這話,不止適用於日常生活,也適用於宇宙全球。
如果你對宇宙物理等科目感興趣,而且正年少芳華,可以努力學習、成為科研人員,參與大型的航天事件。
但如果你只是平凡大多數的一員,安安靜靜地生活、工作,躬身做好自己,也挺好。人類漫長的一生,於宇宙而言,不過須臾。人類的生存,於宇宙而言,也僅是偶然。
回覆列表
號召大多數人儘快攜帶好足夠食品:有組織有秩序地躲進防空洞,號召全球所有空天航空部門團結一致利用現有核武器集中射向它,儘可能在外在大氣層遠處分解小行星最大威脅,最大減少對全人類的生存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