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嶸說精華
-
2 # 沐清揚
很贊同你的觀點,不僅僅是你誤解了孔子,我們很多人都誤解了孔子。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讀典籍最好是讀原作,一個字一個字的去解讀,然後放在語境裡面去解讀儒家經典。而且,書是歷史文化傳承最好的載體,但也是最大的毒。所以,人最好的是悟性,悟性不高,四五十的中年人比不上十幾歲小孩子的見解。當年,佛祖在靈山弘法,大家都等著佛宣講佛法,但是佛不說話,隨手拈起一支曼陀羅,眾弟子唯有迦舍尊者相視而笑。戰國孔子同時代,魯國有兀者王駘,和孔子一樣,是傳播文化的使者,跟隨他的人和孔子的差不多,不同的是他的教育方法:“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所以常季說他是個“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連孔子都說他是聖人。
在這裡我所表達的是,任何知識傳達出來都會走形,而我們又不的不能傳播。所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所以我們要最大限度的解讀聖賢著作,但是也要有批判性的學習,因為孔子那個時代的環境和觀點已經不符合我們現在的環境了,佛宣講教義,並沒有那麼複雜,只是千百年來弟子們不斷的解讀,才豐富起來。所以,聖賢能傳授我們的只有知識,而不能傳授給我們智慧。
不知道,我這樣說,你明白不明白。
-
3 # 溫柔第一劍
透徹理解了解孔子的人並不多;滿腔熱愛孔子的人並不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至聖先師”,感覺完全對。感覺還得學理支援。我於此中,最同意張祥龍先生之言說:與我閱讀的感覺試著言說的路數相似,只是我無力說得系統而又有正規化的支撐。
孔子,往返於經驗與超驗之間。經驗豐富,使他的學說有身體性(切身)而可行;超驗維度,使他的學說長出新意,“祭神如神在”,非物件化的神令祭祀充滿魅力,孔子的言說也魅力經久不衰。
孔子能用語言說出音樂才能言說的,“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曒如也,繹如也,以成”。
又能聽音樂意蘊,循序漸進學音樂,識《文王操》,令人歎服。
放著音樂完成“強國學習”的答題和閱讀專案,成了常態。萬籟俱寂的子夜,忽然聽到一曲直入心扉的音樂,頓時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樂曲轉換另一首了,先前的餘音還縈繞不覺。一查原來是《屈原問渡》。
它本來是古琴曲,我聽到的卻是編鐘演奏的。從此,偏愛編鐘演奏的此曲。
那是在一個公社的集市,高音喇叭忽然播出一曲。頓時我怔住呆了,周遭的喧譁消失了,漸漸地,眼淚下來了。那時不到十歲,完全不知音樂與樂器。同生產隊的王木匠告訴我是二胡曲,再問是什麼曲名,也只能搖頭。他是能剝蛇皮割馬尾自制二胡的農民,後來也拉過此曲,旋律相同,可嘔啞嘲哳完全吸引不了我。現在當然知道那是閔惠芬先生演奏的《二泉映月》。
音樂欣賞的老師一上課便放唱片,但不告訴我們何名和,只要我們感受。二胡聲響起,我喜歡。感覺和《二泉映月》類似但感情更強烈波盪也是擊中了我的心扉。聽了兩遍,他告訴我們,那是閔惠芬先生演奏的《江河水》。這是大學的選修課。二十多年過去了,老師的姓名模糊了,但他的引我入門的做法卻難以忘記。
走在回鄉的幽寂的路上,聽著薩頂頂的歌曲。一首《萬物生》抓住了我的心,雖然不懂藏族語言與梵文,不知歌詞說的什麼。出於好奇,聽了漢語演唱,魅力大減。
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第二樂章,一聽便入心入肺。
貝多芬的《合唱交響曲》,聽了無數遍,聽了無數鑑賞,終於走進了我的世界,成了我的最愛。
崑曲《牡丹亭》的曲牌,一聽便入耳入心。也許是漢語文學文化中的人吧。
孔子敢對音樂大師說“樂其可知也”,這在古今中外都是第一人,豈止是“仁”的思想潤澤了中國心?
中國的“聖人”,實至名歸。
-
4 # 沐心語
是的,我也發現了以前的解讀是不對。
子張問善人之道。
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一直以來,說文解字望文生義的解讀是:善人,就是善良的人,
意思是:子張問做善人的方法。
其實孔子說的是:“如果不沿著前人的腳印走,其學問和修養就不到家。
子張問孔子:如何跟同學們搞好關係,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自己?
孔子說:不要揪著別人的缺點不放,不要去管別人如何如何,不要有道德潔癖,要包容,能待得人,自然就能和同學們相處很好了。
結合時代背景,《論語》是貴族文化的產物,從前是皇權封建專制統治下的人來解讀的,再流傳下來,確實很多可商榷的地方。
例如,孔子提倡的是忠於事,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而不是忠於人,不是忠君。
《論語》中的德,與品德、道德、美德等沒有一毛錢關係,指的是:統治者、執政者、上位者要以身作則。
《論語》中的仁,其實就是:好的人際關係,或者再說簡單點:高情商。
整部《論語》就是孔子這個民辦教師,頂多就是一個私立學校的校長,在教他的學生妹如何做人,
做一個多反思不抱怨、多包容不刻薄、多承擔不放棄,有自尊的人。
總之《論語》不是講虛的形而上的所謂德行,而是講規則,講習慣,大家都遵守規則,養成好習慣,比什麼都強。
-
5 # 易筆封侯
孔子好多言論本意是好的但有人斷章取義,將孔子的原意該了,最嚴重的就是宋代的朱熹!
對孔子的十個誤解 1,以德報怨。
不少人以為這是孔子的觀點,由於儒家講“和”,對於怨恨,應該“以德服人”吧 ,其實,這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誤解。《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主張“以直報怨”,以直道而行,分清是非,講求對等原則,你打我一拳,我一定還你一腳;不贊成那種無原則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實際上,“以德報怨”是道家思想,這句話出在《老子》。
2,言必信,行必果。
這話聽著聽帶勁,似乎很有道理,應該是孔聖人說的吧。非也!《論語》:“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意思說:“言語一定信實,行為一定堅決,死硬地像塊石頭般,那是小人呀!”哈,弄反了,一味地轉牛角尖,不懂反思,是小人呀!下次看書不要看一半呦。還有呢,《孟子·離婁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是從。”
3,《論語·陽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遜),遠之則怨。
很多人,特別是女性對語耿耿於懷,其實不必,我以為,這話相當準確地描述了婦女作為感性動物的某些典型特徵。和她們親密,她們有時就太隨便,任意笑罵打鬧,持寵放肆。而稍一疏遠,就埋怨不已,甚至惡意頓生。這應說是女性心理學的某些事實,並不必含褒貶含義。但如果男人如此,就有些不男不女,成小人了,這只是他們的共性事實罷了。當然,這裡的“小人“,不是指“小孩”,不要被于丹的“心靈雞湯”灌迷糊了!
4,克己復禮。
我們往往人為這是老孔開歷史倒車的“罪證”。其實,這是把我們的愚昧無賴到聖人身上了。孔子的“克己復禮為仁”是講道德實踐問題,是倫理學範疇的一個命題。“復”不是恢復或返回,而應當解釋為“踐行”,是說剋制自己的慾望,踐履禮的規範;“禮’,已遠遠超越了周禮的藩籬,是在為一個新的歷史時代奠基行為的規範。克己復禮,是對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提出的根本性的論題,依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有些人理解為,孔子只是好德而討厭好色的道德潔癖者,是嗎?君子好色不淫,天生兩性,相吸相好,有何過錯?性是神聖地,不是骯髒地;人來於哪裡?人來自於性,延代欲樂,何樂不為?!孔子見南子,眼神也直了,好德也好色,矛盾嗎?好德不色?好色不德?每個都有自己的身體、心靈,自己琢磨下,不要狹隘的道德論者忽悠暈了!
6,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千百年來,我們把這話當做衡量個人目標的標杆,以為自己,三十就要立,四十就不惑,五十就知天命,六十就耳順,七十就會從心所欲、不逾矩,可也總是感覺有些錯位。哈,其實,很多人都高抬自己了,看到最前面的“吾”沒有?“吾”是誰?是夫子自道,人家總結自己一生,你自作多情什麼!孔夫子可以做到的,我們誰能達到嗎?
前提不一樣,物件不一樣,你就跟人家聖人比呀,所以錯位的感覺就出來了。三十不立的多了去了,四十不惑的更多,有些人一輩子都沒立,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惑,也就是說,我們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沒活過“四十”,人家聖人的“四十”!不要自鳴得意,這輩子活過“四十”,就是你的造化了!
7,《論語秦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一般的標點讀法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當然是典型的愚民權術論。我認為不大對勁,因為孔子是反對愚民的,他贊成對人民進行教育,甚至提出“有教無類”,是偉大的教育家;他自己出身貧寒,少時勤學苦讀,知道教育對人的重要性,怎麼會自己有些成就就反對教育人民了呢?按孔子做人的原則和性情,他不會那麼說的。那是後人誤讀標點,誤解了孔子,或故意誤讀的,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我認為應該這樣標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就是翻譯為:人民,可者使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這不是一個偉大教育家的理想和胸懷嗎?!(孔子多少有道理的話,被愚蠢、卑鄙的小人誤解或故意曲解了呀!)
8,中庸。
平常我們把“中庸”理解為,做人要圓滑,要做老好人,這是很大的誤解。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中,正也,不偏不倚,天下之正道;庸,常也,中和守常,不變之天理。中庸,就是行為要符合天理依據正道。教育我們要正道直行,不要走歪門邪道,不要兩面派,絕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
9,孔子歧視勞動嗎?
《論語·子路》: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有人看到這一段,就胡說這是孔子歧視勞動的證據,其實是不懂孔子的志向和苦心!孔子罵樊遲小人,是因為他目光短淺、志向淺薄、不知大小,孔子是培養志向遠大的君子的,你竟然向他學怎麼刨地,是不是有點叫板、搞笑?該不該罵?這樣沒出息、沒悟性,我看罵都是輕的,該打他兩巴掌!君子不器,樊遲竟來學成器(種地),孔子能不生氣嗎?這並非歧視勞動,孔子出身貧賤,什麼苦活沒幹過,他怎麼會歧視勞動呢?而因為樊遲學種地與孔子培養人才的目的背道而馳,辜負了他的教育和苦心,所以修養很好的孔夫子也忍不住罵人了,呵呵!(君子不器。我們現在希望孩子成器,只是低層次呀~~~) 10,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嗎?
《論語·顏淵》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人說,這是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呀!這關乎等級問題,平等中也是有等級的。平等不是相等。等級本來屬於自然現象,就像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做領導、父母的要有應該的樣子,你也必須尊重你的領導,孝順你的父母,有什麼錯嗎?孔子只是說出了實情,如果孔子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那才是發瘋了!孔子提倡忠孝,但反對愚忠。《論語·八佾》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里仁》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對孔子的十個誤解 1,以德報怨。
不少人以為這是孔子的觀點,由於儒家講“和”,對於怨恨,應該“以德服人”吧 ,其實,這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誤解。《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主張“以直報怨”,以直道而行,分清是非,講求對等原則,你打我一拳,我一定還你一腳;不贊成那種無原則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實際上,“以德報怨”是道家思想,這句話出在《老子》。
2,言必信,行必果。
這話聽著聽帶勁,似乎很有道理,應該是孔聖人說的吧。非也!《論語》:“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意思說:“言語一定信實,行為一定堅決,死硬地像塊石頭般,那是小人呀!”哈,弄反了,一味地轉牛角尖,不懂反思,是小人呀!下次看書不要看一半呦。還有呢,《孟子·離婁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是從。”
3,《論語·陽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遜),遠之則怨。
很多人,特別是女性對語耿耿於懷,其實不必,我以為,這話相當準確地描述了婦女作為感性動物的某些典型特徵。和她們親密,她們有時就太隨便,任意笑罵打鬧,持寵放肆。而稍一疏遠,就埋怨不已,甚至惡意頓生。這應說是女性心理學的某些事實,並不必含褒貶含義。但如果男人如此,就有些不男不女,成小人了,這只是他們的共性事實罷了。當然,這裡的“小人“,不是指“小孩”,不要被于丹的“心靈雞湯”灌迷糊了!
4,克己復禮。
我們往往人為這是老孔開歷史倒車的“罪證”。其實,這是把我們的愚昧無賴到聖人身上了。孔子的“克己復禮為仁”是講道德實踐問題,是倫理學範疇的一個命題。“復”不是恢復或返回,而應當解釋為“踐行”,是說剋制自己的慾望,踐履禮的規範;“禮’,已遠遠超越了周禮的藩籬,是在為一個新的歷史時代奠基行為的規範。克己復禮,是對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提出的根本性的論題,依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有些人理解為,孔子只是好德而討厭好色的道德潔癖者,是嗎?君子好色不淫,天生兩性,相吸相好,有何過錯?性是神聖地,不是骯髒地;人來於哪裡?人來自於性,延代欲樂,何樂不為?!孔子見南子,眼神也直了,好德也好色,矛盾嗎?好德不色?好色不德?每個都有自己的身體、心靈,自己琢磨下,不要狹隘的道德論者忽悠暈了!
6,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千百年來,我們把這話當做衡量個人目標的標杆,以為自己,三十就要立,四十就不惑,五十就知天命,六十就耳順,七十就會從心所欲、不逾矩,可也總是感覺有些錯位。哈,其實,很多人都高抬自己了,看到最前面的“吾”沒有?“吾”是誰?是夫子自道,人家總結自己一生,你自作多情什麼!孔夫子可以做到的,我們誰能達到嗎?
前提不一樣,物件不一樣,你就跟人家聖人比呀,所以錯位的感覺就出來了。三十不立的多了去了,四十不惑的更多,有些人一輩子都沒立,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惑,也就是說,我們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沒活過“四十”,人家聖人的“四十”!不要自鳴得意,這輩子活過“四十”,就是你的造化了!
7,《論語秦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一般的標點讀法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當然是典型的愚民權術論。我認為不大對勁,因為孔子是反對愚民的,他贊成對人民進行教育,甚至提出“有教無類”,是偉大的教育家;他自己出身貧寒,少時勤學苦讀,知道教育對人的重要性,怎麼會自己有些成就就反對教育人民了呢?按孔子做人的原則和性情,他不會那麼說的。那是後人誤讀標點,誤解了孔子,或故意誤讀的,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我認為應該這樣標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就是翻譯為:人民,可者使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這不是一個偉大教育家的理想和胸懷嗎?!(孔子多少有道理的話,被愚蠢、卑鄙的小人誤解或故意曲解了呀!)
8,中庸。
平常我們把“中庸”理解為,做人要圓滑,要做老好人,這是很大的誤解。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中,正也,不偏不倚,天下之正道;庸,常也,中和守常,不變之天理。中庸,就是行為要符合天理依據正道。教育我們要正道直行,不要走歪門邪道,不要兩面派,絕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
9,孔子歧視勞動嗎?
《論語·子路》: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有人看到這一段,就胡說這是孔子歧視勞動的證據,其實是不懂孔子的志向和苦心!孔子罵樊遲小人,是因為他目光短淺、志向淺薄、不知大小,孔子是培養志向遠大的君子的,你竟然向他學怎麼刨地,是不是有點叫板、搞笑?該不該罵?這樣沒出息、沒悟性,我看罵都是輕的,該打他兩巴掌!君子不器,樊遲竟來學成器(種地),孔子能不生氣嗎?這並非歧視勞動,孔子出身貧賤,什麼苦活沒幹過,他怎麼會歧視勞動呢?而因為樊遲學種地與孔子培養人才的目的背道而馳,辜負了他的教育和苦心,所以修養很好的孔夫子也忍不住罵人了,呵呵!(君子不器。我們現在希望孩子成器,只是低層次呀~~~) 10,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嗎?
《論語·顏淵》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人說,這是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呀!這關乎等級問題,平等中也是有等級的。平等不是相等。等級本來屬於自然現象,就像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做領導、父母的要有應該的樣子,你也必須尊重你的領導,孝順你的父母,有什麼錯嗎?孔子只是說出了實情,如果孔子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那才是發瘋了!孔子提倡忠孝,但反對愚忠。《論語·八佾》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里仁》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對孔子的十個誤解 1,以德報怨。
不少人以為這是孔子的觀點,由於儒家講“和”,對於怨恨,應該“以德服人”吧 ,其實,這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誤解。《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主張“以直報怨”,以直道而行,分清是非,講求對等原則,你打我一拳,我一定還你一腳;不贊成那種無原則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實際上,“以德報怨”是道家思想,這句話出在《老子》。
2,言必信,行必果。
這話聽著聽帶勁,似乎很有道理,應該是孔聖人說的吧。非也!《論語》:“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意思說:“言語一定信實,行為一定堅決,死硬地像塊石頭般,那是小人呀!”哈,弄反了,一味地轉牛角尖,不懂反思,是小人呀!下次看書不要看一半呦。還有呢,《孟子·離婁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是從。”
3,《論語·陽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遜),遠之則怨。
很多人,特別是女性對語耿耿於懷,其實不必,我以為,這話相當準確地描述了婦女作為感性動物的某些典型特徵。和她們親密,她們有時就太隨便,任意笑罵打鬧,持寵放肆。而稍一疏遠,就埋怨不已,甚至惡意頓生。這應說是女性心理學的某些事實,並不必含褒貶含義。但如果男人如此,就有些不男不女,成小人了,這只是他們的共性事實罷了。當然,這裡的“小人“,不是指“小孩”,不要被于丹的“心靈雞湯”灌迷糊了!
4,克己復禮。
我們往往人為這是老孔開歷史倒車的“罪證”。其實,這是把我們的愚昧無賴到聖人身上了。孔子的“克己復禮為仁”是講道德實踐問題,是倫理學範疇的一個命題。“復”不是恢復或返回,而應當解釋為“踐行”,是說剋制自己的慾望,踐履禮的規範;“禮’,已遠遠超越了周禮的藩籬,是在為一個新的歷史時代奠基行為的規範。克己復禮,是對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提出的根本性的論題,依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有些人理解為,孔子只是好德而討厭好色的道德潔癖者,是嗎?君子好色不淫,天生兩性,相吸相好,有何過錯?性是神聖地,不是骯髒地;人來於哪裡?人來自於性,延代欲樂,何樂不為?!孔子見南子,眼神也直了,好德也好色,矛盾嗎?好德不色?好色不德?每個都有自己的身體、心靈,自己琢磨下,不要狹隘的道德論者忽悠暈了!
6,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千百年來,我們把這話當做衡量個人目標的標杆,以為自己,三十就要立,四十就不惑,五十就知天命,六十就耳順,七十就會從心所欲、不逾矩,可也總是感覺有些錯位。哈,其實,很多人都高抬自己了,看到最前面的“吾”沒有?“吾”是誰?是夫子自道,人家總結自己一生,你自作多情什麼!孔夫子可以做到的,我們誰能達到嗎?
前提不一樣,物件不一樣,你就跟人家聖人比呀,所以錯位的感覺就出來了。三十不立的多了去了,四十不惑的更多,有些人一輩子都沒立,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惑,也就是說,我們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沒活過“四十”,人家聖人的“四十”!不要自鳴得意,這輩子活過“四十”,就是你的造化了!
7,《論語秦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一般的標點讀法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當然是典型的愚民權術論。我認為不大對勁,因為孔子是反對愚民的,他贊成對人民進行教育,甚至提出“有教無類”,是偉大的教育家;他自己出身貧寒,少時勤學苦讀,知道教育對人的重要性,怎麼會自己有些成就就反對教育人民了呢?按孔子做人的原則和性情,他不會那麼說的。那是後人誤讀標點,誤解了孔子,或故意誤讀的,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我認為應該這樣標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就是翻譯為:人民,可者使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這不是一個偉大教育家的理想和胸懷嗎?!(孔子多少有道理的話,被愚蠢、卑鄙的小人誤解或故意曲解了呀!)
8,中庸。
平常我們把“中庸”理解為,做人要圓滑,要做老好人,這是很大的誤解。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中,正也,不偏不倚,天下之正道;庸,常也,中和守常,不變之天理。中庸,就是行為要符合天理依據正道。教育我們要正道直行,不要走歪門邪道,不要兩面派,絕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
9,孔子歧視勞動嗎?
《論語·子路》: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有人看到這一段,就胡說這是孔子歧視勞動的證據,其實是不懂孔子的志向和苦心!孔子罵樊遲小人,是因為他目光短淺、志向淺薄、不知大小,孔子是培養志向遠大的君子的,你竟然向他學怎麼刨地,是不是有點叫板、搞笑?該不該罵?這樣沒出息、沒悟性,我看罵都是輕的,該打他兩巴掌!君子不器,樊遲竟來學成器(種地),孔子能不生氣嗎?這並非歧視勞動,孔子出身貧賤,什麼苦活沒幹過,他怎麼會歧視勞動呢?而因為樊遲學種地與孔子培養人才的目的背道而馳,辜負了他的教育和苦心,所以修養很好的孔夫子也忍不住罵人了,呵呵!(君子不器。我們現在希望孩子成器,只是低層次呀~~~) 10,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嗎?
《論語·顏淵》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人說,這是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呀!這關乎等級問題,平等中也是有等級的。平等不是相等。等級本來屬於自然現象,就像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做領導、父母的要有應該的樣子,你也必須尊重你的領導,孝順你的父母,有什麼錯嗎?孔子只是說出了實情,如果孔子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那才是發瘋了!孔子提倡忠孝,但反對愚忠。《論語·八佾》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里仁》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
6 # 穗薰日語
我們不誤解孔子,自然有人會誤解孔子;不這樣誤解就那樣誤解。不如就像現在這樣誤解孔子比較好,說不定這樣反而能夠達到孔子希望的結果。畢竟孔子也不可能再活過來解釋自己的想法。
-
7 # 佛國redsky
世上只要不違法違紀傷害他人,任何人與事都應在多角度、廣度、深度及緯度的視角去看待、審視、借鑑及容納他人的“雨露”來滋潤自己,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沒有對與錯,只有自己喜歡與不喜歡。我們之所以總拿先人來證明自己,其實正是因為自己被某些事情羈絆著束縛著思維,不能與之匹配同時代的資訊,先賢站在今天的社會中依然還是先賢,我們也永遠只在路上,因為我們無,先賢們有;我們有,先賢們優。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多麼進步,先賢們都在前,我們在後,他們做到了first、best、different……
-
8 # 不花錢降溫工程
孔子的理論主要是在個人修養上的一些規範和指引。只是封建皇朝大力推崇,形成一種穩定統治的工具。造成很多讀書人思維的僵化,在明朝更引入八股文這種考試模式,加劇了讀書人的思維僵化。
孔子的理論,看看就好。不能當一回事。
現代社會,需要的是能力,包含並不僅限於:思維,邏輯,知識,經驗,想象力,計劃等等。
天下無賊裡說了,21世紀,人才最重要。
-
9 # 吃盡美味還是鹽
個人覺得尊老愛幼,溫良恭儉讓這些美德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我也努力讓自己向這些目標靠攏,雖然我知道這會讓自己時常碰壁,但我也相信大家也會逐漸認同這些傳統美德。一位美食作家為您回覆,別人的菜是煮出來的,我的是畫出來的,請您關注我,也看看我畫得怎麼樣。
-
10 # 逢春186177958
什麼叫誤解孔子?是對他的言論理解錯誤還是對他在歷史上的地位的看法,對他的評價有錯誤?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對孔子應一分為二,他有直得肯定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無論對地位作用,還是對他的思想言論,都不能一概而論,作絕對的肯定或否定。對孔子,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吸收利用。這樣做絕對沒有錯解孔子。
回覆列表
不是誤會了孔子,而是每個人對事物,思想,知識的理解是有階段有層次的。
我們熟知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三層境界講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在現代心理學有與之對應的理念,專有名詞“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缺能力的基礎上得出自己認為正確但其實錯誤的結論,行為者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我們同孔子等先賢的認知是存在極大偏差的,先賢為了推廣其政治理念,治國思想,用最簡練的語言概括了一些道理方便我們理解,以至於我們從小就能背誦“三人行必有我師”等名言。
因為這類道理關乎每個個體本身,比較容易被人記住,驗證。
剛說了,先賢的道理主要是政治理念,隨著每個個體的成長,與社會接觸後,會逐步加深對人與人之間複雜的社會關係的理解,這個過程每個人理解能力不同,於是差距逐漸顯現。
也有些人自以為自己懂了,實則是對應了“達克效應”裡的“愚昧山峰”。中中國人目前普遍的“愚昧山峰”的頂峰是高考前後,上大學後,會越來越不自信,剛進群社會,會繼續不自信,反覆接受社會的毒打,推翻自己的認知,這並不是個人的問題問題,而恰恰是大部分人認知的必經之路!(某些天才除外,比如先秦諸子們)。
在被社會毒打到一定程度後,自信崩潰,知道自己不知道,會進入絕望之谷,這個時間長度因人而異,有些人三五年,有些人三五十年……
經歷絕望之谷後,有些人將以前書本上學來的認知同實踐結合,經過實踐檢驗後變為寶貴經驗,這樣就進入了開悟之坡,經過持續穩定的爬坡的人,會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這時候知道自己知道,從拾充滿自信,並且能將之前愚昧山峰時候的一些理解推翻,形成新的理解。更有少數優秀的人融匯貫通,形成符合當下社會環境的新思想,新方法,走上“大師”之路。(這裡說的是真大師,鳳毛麟角,不是網路上那些大師們……)
題主說40歲時候覺得我們都誤解了孔子,其實是他如今的認知與他之前的認知,和他周圍人群的普遍認知產生了出入,這種出入就是典型的上了開悟之坡。這裡面,孔子的思想沒有變過,解讀與應用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題主有自己新的認知,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