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哥1養蜂
-
2 # 不忘初心家庭農場
我會,而且現在就在做。
但是現在一直是賠錢狀態。牛,羊還沒出欄,所以不好預估收益。
但是,雞肯定是賠錢的。
四月份抓了六百隻雞,抓的時候兩個月,現在12月份了,剩了三百隻雞,長的不肥,其它的都死了。
我媽去找人問經驗,養殖場的說,這些雞必須先喂伺料把骨架催大,在之後的餵食裡面加大量的抗菌消炎藥,這樣即能長胖,又不容易死。
但是這樣成本就很高,一隻雞現在是15一斤的成本了,關鍵整天在山上到處跑,還不怎麼長重量,要是再這樣養下去,成本會越來越高。
所以明年可能要減少雞的數量,但還是會堅持無伺料,無藥養殖。
養殖真的是比較辛苦,但是我想我會堅持下去。
-
3 # 臺長下鄉
在農民搞養殖業是一項很不錯的專案,如果你覺得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又有一些興趣愛好,可以考慮。
請你知道,家有千萬,帶毛的不算。一場瘟疫,也許賠個精光。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我就養了幾年豬,不是這種病就是那種病,勞心❤勞神,價格也不穩定,基本白乾,再也不養了。儘管很喜歡動物們。
-
4 # 茶樓話筒
養殖業週期長風險大,投入還需持續跟進。正所謂:家有千萬帶毛的不算。不論多大規模,在沒變現前,都是水中月,鏡中花。
搞養殖首先要對養殖資金,規模進行規劃。科學安排建造實用場舍,欄池,及一些配套裝置。二,考慮畜禽種苗,種仔。在引進前需對種源進行摸索瞭解,撐握種源品種資訊,生長習慣,種源地的疫情情況。確保非役情區,品種優良健康的種苗。三,家禽在各生長期飼料配方要提前撐握,根據當地情況選擇配方,以確保飼料的營養,高利用率,及可持續供應。四,撐握家禽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識,聯絡當地禽畜類防疫部門做技術保障,只有具備畜禽類疾病防控技術,才是有了養殖的基礎。五,市場調查,只有遇上好行情投資才有回報。當出欄期遇上好行情,就要快速出手,留著是要吃飼料的。
從上面看來,搞養殖有引種風險,疾病風險,瘟疫風險,市場風險。如若一招不愖,將滿盤皆輸。然凡事可有內外,當你有準備,又具備各種控風險的能力,那又不仿一試。
-
5 # 桂平光哥樂隊四哥
我,13年大學實習到畢業到現在一直從事著特種毛皮行業(水貂、狐狸、貉子等),以山東諸城水貂為例:
13年水貂行情(當時諸城水貂多為本地貂為主,針毛長、粗,絨短、淺)公貂在320-360元左右,母貂在220-240元左右,當時的餵養成本還不算太高,養殖戶還有利潤可以賺,當時政府也比較支援特種養殖行業。老百姓看見養毛皮動物掙錢,都紛紛改行做養殖,有錢的直接改行做養殖;沒錢的,銀行貸款做養殖。當時在諸城,不管你去哪個村都有養毛皮動物,在那個時候養殖戶都掙錢,去銀行貸款銀行的人熱情接待,貸款非常好貸。
13年賣皮後期行情稍微下跌!
14年行情還能接受,但是餵養成本歷史最高,雞背到了2.5-2.6元/斤(平時都0.7-1.2元左右),這一年養殖戶基本沒有利潤,有的還賠錢!
15年行情母貂90-120元左右,公貂150-200元左右,今年餵養成本不高,但是行情不好,今年也不掙錢!有少部分養殖戶選擇退出行業。
16年還不如15年,還在的堅持的養殖戶,又有一部分選擇了退行!
17年養殖戶看到了一絲絲希望,行情開始抬頭了,以前不養的養殖戶感覺希望來了,開始重新上種,把前幾年打工掙的錢又重新投入養殖行業,再賭一把!今年賣皮的養殖戶基本都能掙錢,堅持了4年了,終於見到了希望。今年又趕上環保,有些養殖場禁養,養殖戶有的搬到其他可以養的地方,租院養殖。都感覺明年18年能大掙一筆,把銀行的貸款、個人的借款還還。
18年,今年,有的皮賣了,有的又存皮了,空院子是歷史之最,養殖戶都傷心了!堅持了4、5年的希望又破滅了,他們徹底死心了。養貂的養殖戶減少了2/3,還有少部分還在堅持一年看看,如果行情不行,也就退行了。
養殖戶堅持了4、5年,錢沒賺到,確背了一屁股債,銀行貸款還不起而成了黑戶,個人借款也還不上,貂皮現在50元/張,根本就不夠成本。養殖戶徹底死心了!!!
腰纏萬貫,帶毛的不算!這次徹底驗證了!
養殖業有風險,幹哪一行都要慎重考察,量力而行,切莫一口吃個胖子!
我,還在毛皮行業堅持著,希望黎明的曙光早點到了,黎明前黑暗是最難堅持的,加油朋友們!!!
回覆列表
我會搞養植,主要是我沒錢投資,不可能幾千元能幹下來,不要相信從一隻雞開始再到幾百萬,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你上有老下有小不吃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