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鴻攝影

    任何一種決定性說法一定有其片面性。這個是從西方的角度來說的。但是西方本身包括美國也出現過風光大師,比如亞當斯。另外從歷史和學科角度來說,攝影畢竟是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攝影學,沒能像其他學科形成系統的理論。從所有學科發展歷程來看,多角度,多形式是一個必然趨勢,因此攝影的發展也要經歷不斷的進步,最終形成涵蓋人文,商業,風光,創意等多形式,形成攝影美學,心理學,哲學完整體系。從繪畫來說並不是畫人物就勝過畫山水的。從寫作寫民俗的就好過寫風光的。特別中國講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將人的情緒融入自然,將自然的波瀾壯闊表現出來。自然會成就風光攝影的輝煌未來。

  • 2 # 任吉的雲吹

    我覺得對這一種說法也不用在意。本身就是一個攝影愛好者,沒個拍過人像也不應該說不是愛好者。國外有一些大師是專門兒拍風光的,像美國的安塞爾亞當斯。人家是全球著名的攝影家,他主要的成就就是風光攝影。

    拍風光和拍人像是有一點兒區別。拍風光更強調的是光線和構圖。拍人像區別稍微大了一些。人像在構圖上很固然重要,同時人像更注重用光,還有姿態和表情。所以拍人像需要更多的創意。 有的時候拍人像就是在講故事:有的時候拍人下是在表達一種時尚:有的時候拍人像是在傳達一種精神。所以拍人像更多的是透過人的形象塑造來傳達出一種攝影師要表達的一種意念。

    很多人拍照片裡邊兒都有人物.但是這不一定能稱之為人像攝影。比如我們在風景區拍人像紀念照。裡面有人但是這不算是人像攝影。人像攝影是以人為主要表達的物件,透過人的造型和表情傳達攝影師的思考。比如表達英雄人物人像攝影,就要拍英雄人物的英雄氣概。拍美女要表達出美女的青春貌美和誘人的魅力。拍農民就要拍出勤勞質樸善良等等。這樣的圖片才是我們所謂的人像攝影圖片。比如這張圖片的名字叫《如歌的行板》。他透過一個老農民淳樸,善良,勤勞形象表達出我們民族的吃苦,頑強和隱忍的精神。

  • 3 # 風帆印象

    風光攝影與人像攝影各有側重點不同,現在我們可以透過手機中的“人工智慧”拍攝達到我們的表達預期,文中圖片為風帆拍攝……

  • 4 # 南方之南

    我跟你情況差不多,玩攝影有些年頭了,基本也是以風光為主,有時候也拍些人文片,但人像基本上不拍的,除非跟老婆外出遊玩時,給老婆拍些照片,但真正的人像從來沒去動過。但我不會聽信別人所謂的“沒有拍過人像不能算是真正的愛好者”,我還聽別人說“沒有拍過紀實攝影的不能算真正的愛好者”,但這也左右不了自己的想法。

    是不是愛好者,並不是以所拍題材來定的,更不是某些人的片面想法來定的。

    是不是愛好者,是看自己對攝影的興趣到底有多大。

    因為興趣,愛好者會時時關注並發現那些看起來並不起眼的“美景”。

    是不是愛好者,應該是對外界事物的不斷觀察,總能以更為獨特的眼光去觀察。因為觀察,愛好者總有更為敏銳的眼光去發現,並能迅速定格。

    是不是愛好者,應該是對攝影知識包括各種理論、構圖、技巧等方面的不斷學習。除了發現,也需要各種手段來表現各種場景。

    是不是愛好者,是對攝影的不斷追求和孜孜不倦。

    攝影是個比較辛苦的活,沒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和持之以恆的努力,是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攝影愛好者的。

    所以,是不是愛好者,並不能以題材來劃分,是不是愛好者,最為明顯的我倒覺得是對攝影的持續熱度!

  • 5 # 金鎖橫江

    人像比風光難度高,這是肯定的。畢竟在處理好人之餘還要兼顧背景,尤其是半身和全身的照片。

    道理上攝影者愛拍啥是個人的選擇,但圈子裡這種型別鄙視鏈是一向以來的存在。事實上絕大部分風光片貌似拍的不錯的人,在處理涉及人物人像的人文片時,確實也不乍滴。

    作為攝影愛好者,總是要向高一點的難度挑戰的嘛。一老哥攝影記者出身已退休,風光和人文類人像都挺棒的,圈子內對他評價也高。有天看到他發了套全年精選,其中有兩張不乍滴的車模,我告訴他了並認為他商業片不很行。他認同,至於為什麼還要放那兩張車模,他的說法是“既然算的上是攝影界的一號人物,總要在各種型別上嘗試一下,好歹留一些用來壓壓箱底”,“而且要帶學徒,當教學資歷使用,充充場面也是要的”。我認為此言甚善。

  • 6 # ZBLiu

    這種攝影人的心得體會,帶點誇張或“警句化”是常例,領會精神就夠了,沒必要字斟句酌。這句話要字字落實,那麼照相館裡的師傅是最大的真正愛好者。

    這個話其實是說拍人像很“考功夫”。拍風光,拍的人和看的人點頭了,就算成功;拍人像,還得被拍的也認可。被拍的“認可”有時是很難辦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個月的寶寶能吃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