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睡眠寶貝
-
2 # 無有物坊
首先,祝即將到來的節日裡端午安康
樓主是個很暖心的人哦,一般在端午節裡,大部分男生選擇的是買倆粽子就過去了,從這份心意來看,給你贊哦
然後來說說我的淺見
一是你自己做的粽子,這是最主角的禮物,用最情真意切的心做出的粽子蘊含著你最令她感動的味道。但是友情提示的是,端午節的傳統意義是紀念,不是一個適合表白的節日,所以千萬別整點什麼玫瑰花餡兒之類的哦
二是在端午節那天找個稍顯清靜的湖泊或者景區河流,和小姐姐來個泛舟湖上吃粽子,豈不愜意自在……
三是看小姐姐喜不喜歡穿傳統漢服,傳統節日嘛,送她傳統服飾,浪漫而又清雅,,,特別特別特別!!!強調一下,我的影片裡有粽子香包教程哦,零基礎入門級別,給小姐姐做一個艾草粽子香包,應時應景又浪漫。
想想那個畫面,穿著你送的漢服,戴著你親手縫製的艾草香包,泛舟湖上,再吃一口你做的粽子,那叫一個甜一個浪一個漫
在大家的印象中,該當除非端午節的時辰才能吃到肉粽子吧!只是在小編的故鄉卻不然,在我們這除了端午節大家會包粽子,每回出聘了的女性,一個月後會拿著婆婆給包的粽子回孃家,也會給左鄰右舍發一些,這也意味著是出聘了的女性回家報恩。奶奶之前包粽子的手藝格外好,鄰居家一有必要用到粽子的地方,自己又不會包,就給奶奶出手工費,請奶奶來包。小時辰一放暑假就會去奶奶家住,每回看見奶奶包粽子,也總會湊上去資助,故此也熟能生巧,把持了包粽子的方法。粽子,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
粽子早在年紀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奠先人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曾經成為通常老百姓能吃起的端午節慶食物。端午食粽的風氣,千百年來,在中國風行不衰,傳到於今。千百年來,粽子的餡料都以甜為主,譬如裡面放紅棗、花生、蜜棗、豆沙、八寶、綠豆等,跟隨人們的好上加好和花樣翻新,逐步有了肉、火腿、臘腸等餡料。粽子也在2012年當選《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美味美餚之一,收到海左右食客的酷愛與追捧。
太陰曆蒲月初五端午節,耳聞為了念心兒戰國時間楚國強健詩人屈原,民間有了吃粽子的民風。屈原主動主意楚國聯合齊國,一起抗擊秦國,但是他的意見並沒有被採取,反而被罷了官,同時發配到了邊遠地面。屈原在楚國曾經滅亡是,蒲月初五挑選投江尋死。我想這個穿插曾經是家喻戶曉啦!因此小編也不再贅述,徑直步入我們的本題——肉粽子。
率先我們計劃做粽子所必要的食材,糯米1500克、綠豆300克、眉豆400克、紅豆100克、鹼水100毫升、五花肉600克、乾花菇20只、粽子葉80片、幹水草一小捆、醬油20克、雞精10克、花椒粉3克。
第一步,粽子葉放清水中浸泡一小時後滌除到底,不管是買的還是剛摘回來的特殊粽葉都極度髒,必要過水滌除一遍。鍋中倒入水,葉子滌除到底後放到大鍋中,煮一會兒後顏色會發黃,那麼的粽葉很軟,也更有韌性。根本煮10分鐘,記得進入一勺鹽,加鹽能起到殺菌殺菌和固色的功能。煮好撈出來,放入冷水中泡著就可以了。粽葉保有大批對人體有利的葉綠素和多種氨基酸成分,其格外的防腐功能也是粽子易在世的緣故之一,氣味芳香,是天然的綠色食品。
第二步,五花肉現焯水,滌除到底後,將五花肉切塊舉行醃製。洗淨的五花肉必須得將水分抓幹,我們可以用吸水布,小編現時這塊兒沒有,用到底的毛巾也ok,那麼我們做出的豬肉才不便宜出水。進入澱粉,在這塊兒小編認為紅薯澱粉是最好的,因為它煮出的肉質更柔嫩,鎖住了豬肉的水分,達成細化豬肉的功能,同時進入料酒、些微鹽、老抽、橄欖油,用手拌勻、抓粘。小編髮起大家可以打入一顆蛋清,蓋上保鮮膜醃製20分鐘。
第三步,糯米和豆子瓜分洗淨,浸泡30分鐘,瀝乾水分混合在一起。幹冬菇浸泡滌除到底後切半,用油和鹽醃製半小時。取一大一小粽葉疊一起上手掌上。在粽葉中間兒加一勺糯米豆子,再放一塊五花肉和幾粒香菇。 最末放一勺糯米豆子,蓋住五花肉和香菇。左右兩邊的粽葉往中間兒疊,完整包住內餡,疊好後,剛好一隻手可以握住,經過拉扯粽葉使其包得緊緊的,右手把前方的粽葉往底部收。然後把粽子掉個頭,沒摺好的一頭向上,向下抖抖,使內餡往下沉。接連用右手把前方的粽葉往底部收,那麼粽子的雛形就出來了。取一根水草,在10-15cm處往回折一下,回折成一個不規則的矩形形,取水草長的一端動手繞,直至繞過全部粽子,利落,將水草穿過洞洞。誘惹水草的兩端,輕輕一拉,繩子就勒緊了。兩端往中間兒打個結,那麼粽子也便宜提起來,出鍋時也不怕燙得益。
樓主把這麼好吃的粽子送給小姐姐,一定會過一個浪漫的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