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暖爸萌媽育兒記
-
2 # 女兒的玩具
肯定是要教育的。
小孩剛開始只是覺得好玩,如果不教育的話,長期下去,會變成一種習慣,到那時,想要改過來,可沒有那麼容易了。
不知道這位小孩多大的年齡,大概說說想法吧。
《憫農》這首詩,大家從小開始朗讀、背誦,詩句朗朗上口,寓意也簡單易懂。家長可以一邊朗讀詩給孩子聽,一邊講解詩所表達的意思,一邊教育孩子要愛惜糧食。可以講一講,農民是怎麼辛苦種出大米的,也可以說一說,爸媽是怎麼把大米做成香噴噴的大米飯的。
如果小孩比較小,不具體基礎的溝通能力,那就應該以防為主了。防止他繼續把飯倒在地上,用腳踩。這一步很重要的,像玩遊戲一樣的,小孩一旦這樣做上癮的話,見到飯就想上去踩一腳,那就糟糕了。這樣的後天行為,可不是小孩吃手指那麼簡單,家長要及時改正才行。雖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可這樣糟蹋糧食的行為,萬萬要引起注意。
要是上了幼兒園的小孩要這樣的行為的話。可以找一些有針對性的繪本讀給他聽,或者家長可以帶著他做一次飯給家人吃呀。還可以帶孩子去參加菜市場,去看看蔬菜,魚肉是透過多少人辛苦勞動換來的。家長還可以和幼兒園的老師溝通,提議老師在班級裡,組織愛惜糧食的光碟活動,以此教導小朋友們要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做個從小勤儉的好孩子。
-
3 # 我是杜佩玉
故意為之,一頓板子。
人的一生有許多不能逾越的地方,其中就包括了對糧食的尊敬,對糧食的尊敬,包含了對家庭成員付出的承認。
雖然說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我們的生活水準也在慢慢的提升,許多糧食在吃剩了之後可能會扔掉,但是一些可以使用並且能夠隨時使用的,我們還是盡最大的能力進行儲存。
孩子雖然說啥事都不懂,但是出現對糧食不尊敬的行為,其實也真正表現了家庭教育過程中的一些缺憾。
有些我們絕對不可以逾越,糧食,還有一些道德行為規範,一些法制方面的規則,我們也必須遵守這些規矩,都是保證了整個家庭的幸福生活,保證了整個家庭成員心安理得的共同生活著。
有時候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可能會改變一些內容,改變一些孩子的心理,但實際上,最嚴重的錯誤已經就沒有必要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了。
以上個人看法。
回覆列表
我有靠譜回答
這讓我想起了兒時的往事。那個時候,每當吃飯或者其他食物時,大人們總是會反覆告誡:不能糟蹋糧食哦,不然雷公會下來打你!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恐懼感,所以我們對糧食是相當之珍惜的。
當然了,這其中原因可能也並非是對雷公的害怕,也許主要還是當時物質的匱乏。而現在時代不同了,給孩子的食物幾乎是應有盡有了,而且孩子們的質疑態度也比我們豐富了不少,所以你再用“雷公”之類的傳說來教育,連自己都會覺得好笑。
其實,對於孩子踩飯,也不能一刀切,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處理。
如果孩子還很小很小,那麼他們這種行為就未必是錯的,我們大可不必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在一兩歲孩子眼裡,米飯跟其它玩具大概也沒多大區別。他們故意用腳去踩,可能只是為了去感知這個世界,以求得到更多的體驗吧?
那樣的話,我們的橫加指責就不合適了。我們更應該鼓勵他們去了解這些感興趣的事物。這也是一種教育。
如果,等他們再大些的時候,還在玩這樣的遊戲,那麼大人就應該批評教育了。必須讓他們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種植的艱辛,讓他們從過程到結果都能夠心生敬畏。
當然,這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則。如果你身為大人都做不到愛惜糧食的話,又怎麼能把那一套說教強加以人呢?
在我們家有個規矩,吃飯之前就約法三章:誰把飯吃乾淨了,就獎勵卡片,反之,如果沒吃乾淨,或者掉了很多飯粒,那就要罰卡片。
而我自己也不例外。有時候,我一不小心掉了飯粒,便會主動承認錯誤,並且乖乖地給每個孩子交出一張卡片。
這種一視同仁的做法,讓孩子不但對糧食敬畏,也對這個規則產生了敬畏。於是她們會盡最大努力地去遵守。每當吃完了飯,便會高興地把空碗端過來讓我檢查,然後我便會獎給他們卡片。皆大歡喜!
此外,給孩子科普一下關於米飯的來歷也是很有意義的,讓他知道農民伯伯的艱辛。這麼小的孩子,如果用影片來展示最為直觀,絕對比那些古詩更有效果。
只不過,現如今的孩子生長的時代太好了。直到現在,我家的孩子都還不瞭解大米究竟是怎麼來的。雖說資訊發達,相關知識很快就能找到,但是,這遠沒有親身體驗所帶來的效果那麼深。
所以,我打算找個機會,帶倆孩子去農村親戚家呆上幾天,讓她們真正地體會一下糧食有多麼的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