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灰色必知

    這個時代球星的功利心太重了,以前生活是打籃球,現在打籃球是為了生活,拿同樣的工資,少打幾場比賽,少一點受傷的機率,還有機會爭取更大的合同何樂而不去誒。

  • 2 # 愛籃球的蟹老闆

    資料顯示,近二十年nba的變化。每四十八分鐘回合數增加了8.7次。每回合進攻時間下降了1.2秒。也就表明回合數的大幅增多和進攻時間的更快速。球員需要在球場上耗費相當多的體力。現代籃球戰術往往終結點在外線球星。需要大量的跑位擋拆,各種戰術配合。上場時間內球員跑動了更多的距離,對於球員來說有傷病隱患。對於球隊來說,球星過長的上場時間相反效果不一定那麼顯著,還可能增加受傷奉獻。再加上nba平均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替補可以上場發光發熱,所以球星的出場時間會相較於之前有所減少。

  • 3 # 籃球歷史挖掘者

    不知道題主指的是哪方面球星。這裡我說下NBA球星出場時間原因!

    是這樣的nba對於球員有一個綜合判斷指數:效率準則(也稱之為單位效率準則),這個效率指數的最基本思路是將一名球員球場表現的折算成為一個可以進行比較的數字,保障了不同位置的球員都可以在一個透過換算後的同一起跑線上進行比較。

    計算這個效率準則的公式為:[(得分+籃板+助攻+搶斷+封蓋)-(出手次數-命中次數)-(罰球次數-罰球命中次數)-失誤次數]/球員上場比賽的場次。這個依據的得出,可以綜合判斷球員良性表現,並且參照球員的球場不良表現,接著根據球員出場的次數來得出單場平均的效率表現。

    就這個公式而言,是現在nba官方資料中,最常見的一個綜合資料指數,而事實上同樣存在不合理的基準,就是某種程度上把進攻指數凌駕在防守指數之上。假設有兩名球員同時計算5場比賽的效率指數:

    a球員:150分50籃板25助攻5搶斷5封蓋,出手次數150次命中100次,而罰球60次命中50次,失誤10次的話,該球員場均30分10板5助攻1搶斷1封蓋2失誤命中率67%罰球率83%。該球員的效率指數為:33

    b球員:60分75板15助攻15搶斷20封蓋,出手次數70次命中45次,罰球20次命中15次,失誤同樣10次的話,該球員場均12分15籃板3助攻3搶斷4封蓋2失誤命中率64%罰球率75%。該球員的效率指數僅僅為:29

    事實上,前者是標準的全能進攻型球員,而後者是標準的全能防守型球員,只不過因為相對來說防守型資料搶斷與封蓋的獲得遠不如得分這般容易,所以顯得這位場均得分12分卻在籃板15次搶斷3次封蓋4次的優秀球員顯得遠不如進攻性球員。

    而這個資料儘管存在一定的偏袒進攻性,卻是現在官方使用的最常用的效率指數,也是相對來說比較客觀的一項比較基準。

    正因為這個效率準則的全面性要求,一些可以同時涵蓋所有良性指數並且提高單位時間內進攻效率的球員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從資料上分析,wilt chamberlian創造了最恐怖的紀錄,有8個單季效率排名可以位列聯盟前十位,而前十位的剩下兩個名額屬於“sky hook”abdul-jabbar。chamberlian的單季最高紀錄是61-62賽季的52.29,而abdul-jabbar的單季最高資料為75-76賽季的42.99。現役球員中shark o’neal曾經在99-00賽季創造的33.82列聯盟歷史第52位。03-04賽季garnett憑藉33.11領軍聯盟,領先第二位elton brand 27.73非常明顯的優勢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5個賽季,領銜聯盟效率指數的球員前五位的基本上是garrnett,o’neal,webber,duncan,kobe,mcgrady等全隊靈魂球員,這些球員用事實證明自己的效率的確可以在全隊中位列前茅。而效率指數偏袒進攻球員的直接現象就是全聯盟防守效率第一的ben wallace最高的一個賽季僅僅在聯盟排名第12位。

    效率指數是一個存在一些缺陷的綜合指數,儘管有一些缺陷,但是全面性卻無可指責,衡量一名球員,關注效率指數是現在業餘球迷所可以借鑑的最佳選擇。

  • 4 # 卑微的小強qgq

    之前全員全憑自己感覺,分配上場時間,現在各個球隊有專業的體能師,能更好的利用體能,發揮球員的更大作用、優勢。

  • 5 # 不吃不喝ing

    近幾年球員和團隊對於當家球星更是注重常規賽的身體保護,因為每個賽季的比賽較多,對球員的身體損耗較大。再就是出於自己職業生涯的長久考慮,更是注重了出場時間的控制或者間斷性輪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天來了,寶寶總是會發生腸道疾病,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