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宇宙鋒00

    還是看實際的速度吧,具體幾倍沒有實際測過,但是實際剎車距離肯定要長很多的,平時一腳剎車能停下來,雪後一腳剎車下去還要向前滑行不少,雪後有冰還要更麻煩了,雪後行車注意以下幾點

    1雪後開車慢速行駛,與前車距離翻倍拉長,減速的時候儘量用變速箱降檔減速,自動擋也可以用手動模式降檔減速。

    2剎車的時候輕踩剎車,不要踩死,讓車輪能夠旋轉不要抱死了,車輪抱死後駕駛員就很難控制車輛的方向和行駛軌跡了(即便是有ABS防抱死系統它也是有啟動速度的,低速三四十公里是不啟動的),下坡的時候掛一檔慢行。

    3 不要頻繁變道,變道的時候提前打轉向提醒後車,讓後車有減速的時間,避免追尾。

    4 必要的時候給驅動輪裝上防滑鏈。

    5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意識,集中注意謹慎慢行。

  • 2 # 天和Auto

    汽車冰面駕駛的剎車距離可增長四倍左右,剎車方式第二節說明

    影響汽車制動距離的核心因素為輪胎滑動係數,數值越高摩擦係數越高,則車輛的制動距離越短且起步加速時打滑的機率越低,下面來共享十種路面的輪胎摩擦係數。

    鋪裝路面(混凝土)1.0

    鋪裝路面(瀝青)0.9

    碎石路面0.9

    標準農田0.7

    壓實土路0.5

    殘茬耕地0.5

    潮溼黏土0.4

    砂石填蓋參考煤矸石路約為0.3

    標準沙丘0.3

    冰雪路面0.3

    上述標準為晴朗天氣時的良好路面與良好輪胎的摩擦係數,如路面有一定程度磨損或輪胎胎冠磨損嚴重,亦或者輪胎選擇單縱槽或偏排水效能強的輪胎,真實的摩擦係數均會有⅓~½的下滑。

    由此可見即使是正常天氣加上鋪裝公路,輪胎的摩擦係數也不見得會很強;這點說明了汽車測試的制動距離只有很低的參考價值,因其測試車輛輪胎狀態非常好,且測試路面都是最理想的混凝土路,對於制動距離不能盲目自信。至於冰面的摩擦係數真的只有鋪裝路面的20%~40%之間,大部分在實際使用的車輛會很接近20%,所以制動距離的4倍延長並不是危言聳聽,實測結果符合資料標準。

    冰面剎車與起步的正確方式

    1:在存在制動距離延長的概念後,冰面雪地剎車首先要留有非常充足的安全車距。冰面建議時速不得超過40km/h,正常路面的制動距離是十幾米,但是在冰面道路上則建議在100米車距是隨即開始剎車,否則安全與否誰也無法確定。

    2:冰面剎車慎用發動機降檔制動,發動機制動是利用低檔位高轉速輸出大扭矩,但可以透過齒輪比實現大扭矩輸出的車輪低轉速運轉,低轉速自然等於低車速。但是在切換低速擋或自動擋的S/L擋的瞬間,大扭矩輸出很容易造成車輛重心右側偏移導致失控(路面右側低左側高)。

    3:冰面剎車建議手動擋空擋線性增加制動力(緩慢剎車),自動擋汽車可帶檔滑行至極低車速後推入空擋短距離滑行。自動擋汽車在剎車到停車時車輪會不斷的輸出扭矩,能停車只是因為剎車碟片的摩擦力克服了扭矩,但是在冰面上很難克服這一力量,不推到N擋很難平穩停車。

    按照這種方式可以在冰面相對安全的駕駛,這是實測在城市道路測試很多車輛後得出的經驗。至於起步時則需要高檔緩油門,變速箱的檔位越低瞬間輸出的扭矩越大,1~2擋的大扭矩可以輕鬆克服冰面摩擦力,起步瞬間即可打滑;而3擋起步輸出的扭矩會小得多,不能輕易克服摩擦力則能夠緩緩的蓄力起步了。

    總結:冰面駕駛的起步與剎車都要緩,保證安全車距尤其重要。不過最穩妥的方式還是為車輪加裝四條帶有破碎釘的防滑鏈,不論前驅後驅還是四驅車,有這種防滑鏈才能達到最安全的行駛狀態。

  • 3 # 老田愛音樂

    冰面剎車附著力特別小,稍微不留神就會發生橫向移動,非常容易飄進溝裡。

    作為一個開車差不多十年的東北冰雪路小白而且一直開著165寬輪胎的小夏利,綜合一下我的感受吧

    首先輪胎窄,著力面積小,在冰雪路面特別容易側滑,其次自重比較輕,壓力小,壓不住車輪。

    所以說首先車的輪胎寬度決定穩定性,之後車重也決定穩定性,當緊急制動時候,或者遇見兵稜的時候,車重車胎寬會很好的解決側滑問題。

    手動擋的車在冰面上可以用搶檔的方式來解決剎不住問題,比緊急剎車效果好的太多,自動擋得汽車儘量保持低速,剎車時候握住方向盤,萬一出現甩尾現象,千萬別踩死剎車,握住方向盤,向甩尾的一側打方向盤,切記,尾巴偏向哪方就往哪方打方向,幾次下來車就平穩了。冬天我經常練漂移,希望對你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第一次創業要怎麼開奶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