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山路水
-
2 # 海南黑鳳梨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題主是有意向做蔬菜零售生意而不知道怎麼操作這個生意,既然如此,我就直接給題主說一下身邊的蔬菜零售的具體操作案例與具體情況,而不是說一大堆所謂行業前景等沒有什麼用的空話!
一、對於蔬菜零售的生意,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現在蔬菜零售的主要兩種方式,一種就是在菜市場裡面零售蔬菜,一種是在一些小區或者社群群體裡零售蔬菜。兩個方式的蔬菜零售都是進貨相對大批次的蔬菜再零售給消費者而賺取蔬菜的差價。不同的是兩種方式的零售情況包括蔬菜的種類要求與銷售方式都有所不同。下面我就來說說身邊的兩個真實案例,望能給你更直觀的參考。
二、鄰居大哥,市場蔬菜攤夫妻檔,在我們小鎮的菜市場裡租了一個攤位售賣蔬菜,他們的日常操作就是,半夜三點鐘左右,老公會騎著三輪的拉菜車去附近小鎮的蔬菜集市採購批發當天農民新採摘的蔬菜,因為都是批次購買又是直接從農民手裡購買,所以價格會很低,還會從一些蔬菜批發商手裡進一些我們當地沒有種植而市面上又有一定需求量的。進貨回來差不多五點鐘這樣,就要馬上把進來的新鮮蔬菜擺放到攤位上,然後由他老婆負責售賣。面對的都是來市場買菜的人,一般只要你的菜新鮮都會賣得好。在菜市場賣菜有個特點就是人們來買菜的目的行強,不需要你怎麼推介,只要貨物夠新鮮,價格合適就能賣出去,主要在貨源!而收入的話,以鄰居大哥為例,大錢掙不著,但是可以滿足一家幾口的日常生活,一個月賺個六七千沒有很大的問題,主要賺辛苦錢。當然一些節假日,可以賺取更多的蔬菜差價,但是那不是常態。
三、另一個朋友,在一個小區門口開了一個蔬菜水果店。因為現在很多新的小區都在新城區,而新城區的一些生活設施配備並沒有那麼完善,很多住在小區的人並沒有一個買到新鮮蔬菜的地方或者只能一次去稍遠的菜市場一次買一週的蔬菜回來。因為這種情況,所以朋友的蔬菜店還是有些生意。他也是每天半夜去蔬菜集市採購蔬菜,但是採購的量與種類和在菜市場的大哥不同,他主要採購一些當天新鮮而不能放太久的蔬菜,因為一些便於儲存的素材客戶會提前去菜市場存好。這就是客戶群體不同的銷售內容不同。而且在小區這個社群環境裡,朋友和可以做了送菜上門的服務,每次三塊的跑腿費,很多客戶都是願意的。他還建立了自己在這個小區的群,客戶可以直接在上面下單買菜。這樣生意也就算做起來了。收入相對菜市場的大哥會高不少,但是對於銷售方式的要求就會高很多。需要想著怎麼讓客戶購買,而不是想菜市場的大哥那樣面對有目的行來購買蔬菜的人群,只要把控好蔬菜的質量。
回覆列表
蔬菜行情整體來說,還是保持得不錯的,整體的價格都會比往年略高一點,人工成本的增加,運輸成本提高都是導致菜價太高的最基礎因素。
新零售,生鮮,社群等行業一定會大有作為的,那麼多的精英投身於其中,至少生鮮市場被業內不少專家認為是未來的一片藍海,有著萬億級別的市場規模。
經歷過一番火熱與掙扎,留存下來的不多,消費者也在不斷的嘗試新的消費方式,商家以各種方式找到屬於自己的市場,行業洗牌也基本完全了,巨頭的已經出現,宋小菜,美菜網,超級物種等等。
生鮮的難點在於供應鏈,這可謂是生鮮的命門。但是並不是找到好產品就等於有供應鏈。當前主流的生鮮公司其實真的不缺好貨,但依然困難重重,舉步為艱。找到好貨是一回事,但是真正營運起來,是不是自己到產地一手貨源又是一回事。
(1)基地直供不現實。生鮮的品種很多,像蔬菜、水果等主流品種,所銷售的產品都是以櫃計,一個剛起步的生鮮公司沒有這麼大的吞吐量,何況還有季節變換,品種差異,全年供應等難題呢。
(2)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產品,不僅品質參差不齊,不少生鮮公司對農批市場是不友好的,甚至還有明顯的偏見與誤區,農批市場的檔口老闆經營了十多年批發生意了,對全國各地的品種瞭解指掌。
(3)做生鮮的朋友,心態一定要好。不要動不動就說做多大發展多快,提不少標準也提不少要求,其實最終銷售量顧客的回購率才是最主要的。
當前想做生鮮的不妨等等,要去做的話最好做好市場調研,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不要貪大求快,不然再多的錢也是扔水裡的。
做好SKU規劃,不要為了滿足所有顧客的需求的,讓自己陷入誤入。制定自己的產品定位及標準,確定企業選擇產品的品質及檔次,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過程中自己也可以學到東西,累計經驗,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源,擴充這個行業的人脈。為以後做好準備。
人生只要你用心做了,不管輸和贏,都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