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假寶玉和零待遇

    用暴力解決問題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loser

    低階的loser可能連這些意識都沒有,他們認為暴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手段

    高階一點的loser雖然有可能意識到當今和平社會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手段,但是有些情緒無處發洩,所以訴諸家暴虐童

    前幾年爸爸回來了那個節目,有幾期是王中磊帶著兒子上的,那個孩子不止是有禮貌,應該說有很高的教養涵養

    現在的成功已經不是過去意義上的某一方面做的不錯其他方面都不行。現在成功的企業家不是過去那種為了公司勞心勞肺捨棄家庭與不顧,相反是這些方面平衡的很好。會參與家務,會有家庭時間……這些人絕對不可能用對三歲小孩用暴力解決問題

    每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怎麼捨得?

  • 2 # 蔚建閣

    無論孩子多大,以打為主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對的!一歲的孩子就能聽懂大人說話,那麼孩子就能聽懂道理,即便不懂的時候,也應該教給孩子正確的答案是什麼。體罰,實在孩子知錯犯錯時候的懲戒,也是教育的一種方式,但是,“打”絕對不是教育的唯一方式。所有的孩子,天生都願意做好孩子,願意用自己的努力博得家長的讚譽,只要方法得當,不用“打”仍然能收穫一個優秀的孩子!

  • 3 # 園丁梁Sir

    前言:

    當我們不停的打孩子時,怎麼能教會孩子不能打別人呢?

    父母要教給孩子什麼生存能力?

    反面能力:

    1)父母在伸手打孩子的那一刻起,已經身體力行的告訴孩子:

    2)父母用暴力解決孩子的錯誤問題,只能證明自己的無能!

    3)孩子從父母身上只能學到錯誤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正面能力:

    1.要告訴孩子,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會不斷的犯錯誤,只要他還活著。將錯誤看作是學習的機會,而不是無能的表現,才是更合理的。

    2.要交給你的孩子,把犯錯誤看成是從別人那裡獲得寶貴幫助的機會。孩子將會願意為自己做的事情承擔起責任,即使是犯了一個錯誤,因為他們知道這並不意味著自己壞或者會因此陷入麻煩。

    3.有時候犯了錯誤,需要你儘可能彌補,在無法彌補的情況下,起碼要道歉,要讓你的孩子知道如何對待錯誤比是否犯了錯誤,更加重要。

    孩子能在錯誤中學到什麼?

    1.承認錯誤,帶著一種責任感,而不是責備他人。

    2.和好,向被你冒犯或傷害的人道歉。

    3.解決問題,如果可能,共同想出一個解決方案。

  • 4 # 育兒路上的媽媽

    暴力解決不了問題,一般兩歲多三歲小孩都能聽懂和理解一些道理的了,需要家長先冷靜然後有耐心地對待孩子,剛剛發生在我家一段小插曲,這兩天兩歲半老二咽喉炎,晚上7點半時已經吃過藥了,到九點她說肚子疼要吃藥,我和她爸都無法判斷2種藥相隔時間較短是否有副作用,就沒同意她的要求,結果又哭又鬧,她爸就很生氣直接吼:現在不能吃藥。小孩一聽不管那麼多一邊哭一邊叫:我要吃藥,我要吃藥……我看這情形趕緊跑過去蹲下來對老二說:我的寶貝怎麼啦,不哭了,聽媽媽說好不好,媽媽愛你。小孩停止了哭泣後,我跟她說:因為在剛才7點半已吃過藥了,現在還沒到時間如果吃藥的話有可能會產生副作用肚子會更疼,等過兩個小時再吃好嗎?小孩聽了點點頭:好的!

  • 5 # 趙直說1968

    打孩子是最傷害孩子的行為,不僅僅是身體的虐待,還有可能在孩子心理上留下陰影,造成人格缺陷。三歲以下孩子雖然語言表述不清,但是孩子有非語言交流,家長需要細心呵護讀懂非語言和態勢語表達的情緒才稱職。

  • 6 # 賀婉禮

    不能打、也不能罵;原因是3歲前孩子還處於意識的發育期,不懂得犯錯誤的概念,3歲前是語言、細小動做的敏感期,只能引導和提供相關的材料供他去工作,過了這個敏感時期,自然而然就會好,。

  • 7 # 85號站

    不贊同,三歲前的孩子這麼小,又未識文斷字,怎會懂得什麼道理?三歲前應以關愛為主,大人是孩子行為的第一任老師,這麼點大的小孩一舉一動都在模仿家長,你的行為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這麼小,打了他只會哭,你心疼,孩子也會失去安全感,這會影響他以後的性格形成,不妨買一些早教書來教教孩子,行為習慣方面的,情商方面的,都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

    三歲前給足孩子關愛,三歲到六歲給孩子立規矩,我認為這才是正確引導孩子成長的方向。

  • 8 # 嘮一嘮嗑

    打孩子肯定是不對的,慢慢引導和教育,一遍不行,說兩遍,兩遍不行說三遍,只要孩子智力正常,肯定能夠引導過來的,大罵孩子都是不正確的,給孩子身體傷害的同時,心理上也對你產生畏懼,不會信賴你,從小就沒有安全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十歲的女人應該學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