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魚兒入水

    喜歡否定孩子一切的父母大多和他們自身的經歷有關,他們總喜歡以自己理想中的標準,來強加於子女身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需要被認可!這種被父母否定,以及來自於原生家庭的自卑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很大概率改變了人生的軌跡!

    我從小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小時候成績很好,即使年年三好學生,經常考了第一名,仍然沒聽到過一句誇獎的話!每次滿心歡喜的告訴他們,換來的總是一句:考的好的多的是,你能保證一直這樣好下去嗎?你能和其他學校比嗎?

    90年代,農村的孩子大多是聽父母的話,我的父母找了關係,替我選擇放棄去讀重點高中,理由是:你和別人能一樣嗎?你以為你就能吃得了高中的苦?就一定能考的上大學嗎?

    說一點不怨他們是不可能的,可這是生我養我的父母,又能怎樣呢?只能選擇理解他們!

    成年以後,也仔細思考過,在我的父母身上還是很容易看出來他們思想的根源!每個人父母想法不一樣,我只說說我父母的問題!

    1、做事求穩,愛面子,怕被左鄰右舍議論

    農村有句老話:槍打出頭鳥!父母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勤勞樸實中規中矩!農村是非之地,無風還能起三尺浪,所以到了我們這一輩,哪怕是好事,父母也怕村裡人嫉妒,怕落人口實,一直打壓我們。壞事就更不用說,怕我沒考上大學,怕飄出村去,怕我們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現在我自己也作了父母,深知一句鼓勵對孩子來說是多麼的重要!父母的態度裡藏著孩子的未來!不僅孩子需要積極健康的成長環境,我們自己同樣需要樂觀向上的心態!

  • 2 # 使用者念念情感屋

    一,控制慾極強的父母

    有些父母的控制慾很強,只要你和他想的不一樣,就會不停的否定你,打擊你,直到你肯妥協。

    二,焦慮的父母

    總是對未來擔心,總是覺得你只要做的不夠好,就一定會被社會淘汰。這種父母往往沒什麼能力,才會過分焦慮。

    三,眼光窄的父母

    現在仍舊有些農村父母覺得上學沒用,強迫孩子不上學,早早的出去打工。這類父母眼光窄,看不到未來的路有多遠,總以為自己認知以內的是對的,認知以外的就是錯的。

    四,過分謙虛的父母

    也許他們的本意是讓孩子學會謙虛,不能有了一丁點成績就驕傲。但是沒有意識到鼓勵其實也很重要。

    五,爭強好勝的父母

    攀比是魔鬼,這類父母習慣性把自己孩子與其它孩子比較,以至於永遠不滿足,永遠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在哪。

    六,不會說話的父母

    他們其實不想批評孩子,但是一遇到事情,大腦就會不自主的說出一些否定的話來。這類父母一定有著相似的童年經歷。

  • 3 # 肉肉的Romee

    孩子是最敏感的,請不要輕易否定我們的孩子!因為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他們希望得到支援和理解,每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們的尊嚴受到極大的傷害。輕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對他們的能力表示懷疑,是非常可怕的。因為人是會改變的,人的潛力是無窮的,一切皆有可能。

    1、家長的“否定”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

    (1)首先不自信,家長一再的否定孩子,孩子的心理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這種自我懷疑很容易讓孩子缺乏自信心,遇事就會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這樣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孩子的世界,源於父母給他的人生信條。當他的世界都在給他支援和信任的時候,孩子才能開啟無限可能的人生,因為成功和自信,也是可以習得的。有時候,最傷害孩子的,恰恰是這些來自父母有意無意的否定,不經意間已經否定了孩子的努力。有些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因為某些原因,逐漸產生對學習的無能感,並因此逐漸的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2)其次自卑,家長要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對孩子太過嚴厲,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建立起自信心,不要讓孩子失去了對所做事情的興趣,學習的興趣比學習分數更重要。不考慮孩子的心智發展水平,揠苗助長。過高的學習目標,過多的否定和負面暗示,孩子無法承受,不知道怎麼學,越學越覺得自己失敗。

    過早的知識傳授,超出孩子的認知水平,不但不能幫助孩子成長,反而降低了學習興趣。總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即使再優秀也會自卑。父母的否定,會給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父母的否定,有著貫穿歲月的“殺傷力”。總是生活在父母否定中的孩子,自卑、沒主見、缺乏行動力。大人長期的否定,打擊了孩子嘗試的熱情和慾望。於是父母越是否定,孩子越容易活成父母否定的那個樣子。

    當孩子接收到的都是“自己很笨、不行”的資訊,久而久之會產生自卑感,自卑越多便越開始自我懷疑,自信也就蕩然無存了。孩子也就習慣性的認為自己很笨、不行。

    (3)再次膽小,家長的否定很容易造成孩子膽子變小,遇到困難就變得畏畏縮縮。如果家長多鼓勵鼓勵孩子,那麼孩子的膽子也會變得大一些,孩子自然就會變得開朗活潑。

    戈培爾說:“謊言說過一千遍就成為真理”。當你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孩子的努力,當你一次又一次的和孩子重複:你不行,你不懂,不可以,你怎麼這麼笨……的時候,這就會變成了孩子的人生信條。

    2、父母不該對孩子講的禁語名單

    總是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內心有多苦?中國的父母,尤其喜歡否定、打擊孩子,並把這項“技能”運用地爐火純青。

    否定孩子的感受:“有什麼好哭的,能不能懂點事?”

    否定孩子的能力:“你洗不乾淨的,放著我來。”

    否定孩子的想法:“就你這成績還想當醫生,不是去害人嗎?”

    否定孩子的選擇:“你那工作有什麼好的,還是當老師最好。”

    否定孩子整個人:“我怎麼生了你這個不爭氣的!”

    總是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內心有多苦?一回家就覺得特別壓抑,家成了自己最不想待的地方。

    “你不懂……”

    “一看就知道你不行!”

    “你怎麼這麼沒有用!”

    “你怎麼就不如別人……”

    “你怎麼這麼傻?”

    “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啊?”

    “你這種孩子誰會喜歡啊?”

    “真是無可救藥!”

    “你這樣的孩子,當初就不該生下來。”

    “我怎麼會生下你,真是活受罪啊。”

    “真是冤家啊!”

    “你還吃什麼飯哪!”

    因為這些話都會給孩子內心帶來極大的傷害,而這儼然是另一種虐待,不只是身體上的虐待才叫虐待。可是,事情已經這樣了,你說再多批判孩子人格的話也無濟於事。板上釘釘的事並不是通過你的抱怨就能改變的。其實,這些話對孩子來說並沒有任何好處,反而真的可能把孩子變成傻子,從而把他推向無可救藥的深淵。

    “怎麼連這個也不懂?”

    “你到底知道什麼?”

    聽到這樣的回答,孩子會真的認為自己無能。而從父母那裡體會到的被瞧不起的滋味,會讓孩子陷入被孤立的茫然之中。所以,當孩子問問題時,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要總擺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打發孩子。如果父母也有不懂的地方,就要直接告訴孩子自己也不懂,然後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你問這個幹嗎?”

    “有工夫問這個,不如去學習”

    這類的話來刺傷孩子,父母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被其他人無視的感覺真的很糟糕,這一點無論是對大人來說還是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樣的。而且,孩子的內心很脆弱,他們還不能像大人一樣很好地除錯自己。當他們被外人,尤其是被父母無視時,孩子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內心受到很大打擊。所以,父母講話時一定要格外注意。

    “年紀小小的,你懂什麼”。

    當然,孩子的內心世界不像大人那麼複雜,但孩子的感情也非常豐富。即便是剛出生的襁褓中的嬰兒也會表達自己最基本的情緒(幸福、憤怒、傷心、驚訝、恐懼、厭惡);滿週歲後,幼兒就會用幾個簡單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了;到兩三歲後,孩子就能察覺自己情緒產生的原因了;一進幼兒園,孩子就開始理解混合情緒了,即在一件事中同時感受到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 所以,請不要一味地用年齡小為理由去無視孩子,而是應該嘗試著在情緒交流方面,和孩子進行更為積極的互動。

    同時也告訴我們不要輕易的去否定一個小孩子的夢想,不要去輕易否定一個小孩子的價值。因為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窮的,因為一切皆有可能。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看到許多家長時不時地責備自己的孩子。老是拿自己的孩子同其他家庭的孩子作比較,總是會因為某件小事情去否定他們。其實這樣子做,對小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如果你總是給他傳輸一種“你很笨、不聰明”的想法的話。他們的內心會慢慢的接受這種暗示,從而內心會認為自己不夠別人聰明,自己很笨。從而導致沒有自信,認為自己真的很笨,不如別人,認為自己沒用。久而久之,就接受了自己是不聰明的這個事實,也就沒有努力的動力。這樣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甚至影響他的一生。所以,不要輕易的否定一個小孩子,我們需要正面的教育,用愛去引導,並非批評式教育。所以,多關愛和鼓勵孩子。

    “你不可以有那種感覺”

    記住,不要否定孩子的感覺。孩子有權利擁有自己的情感,也有權表達自己的情感,父母不該對孩子說“你不可以有那種感覺”,我們的反應應該是“我很難過你這麼想,因為我的感覺是……”

    孩子的意見也許會和我們不同,有時很難判斷哪一方的意見比較合理,但當我們懂得尊重孩子的感受時,孩子也會更尊敬我們。

    所以,在學習路上,需要老師和家長一起努力幫助她們共同尋找,做有成就感的事情。當孩子喜歡發表自己的觀點時,就要鼓勵說:你的看法有道理。

    3、家長應該怎麼去做?

    為什麼家長會輕易“否定”孩子的努力?怕孩子驕傲,對孩子報有太高的期望,對孩子太嚴格。所以家長們不要在輕易的否定孩子了,孩子很注意父母對自己的看法。

    家長該如何正確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真誠的誇獎,物質上的獎勵,學會讚美欣賞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欣賞,是潛移默化到孩子成長的每一步中去的,看似不經意的鼓勵,帶給孩子卻是深遠的影響。

    我們作為父母怎樣才是真正地欣賞孩子呢?瞭解孩子的特點,多一句誇獎的語言,溝通一定要走心,要真誠,應該給孩子愛和無條件的接納。我們有理由相信,學會欣賞,學會鼓勵,孩子會成長地更優秀。父母的肯定,是孩子一生的動力。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哪怕成年後,還是如此。要知道,父母給孩子的那份信任彌足珍貴,能把童年裡那些自卑的影子擊退,讓孩子溫暖地長大。

    父母真的需要善於欣賞孩子,要做個有心人。孩子的智力生長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到時候一定有各種奇妙的表現。要欣賞,要鼓勵,要按照自然的規律,作為一個有心人去幫助他,去推動他,這樣效果要好得多。有些家長的問題就在這裡,他們對於自然的生長視而不見,一定要人為規定一套方法強加在孩子身上,結果肯定是南轅北轍、事倍功半。

    家長需要注意的問題?多鼓勵孩子,少批評,鼓勵達到多於80%,批評少於20%。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有愛和睦的家庭氛圍,孩子才會活潑自信有安全感的。少說不,不說你不行,不和別人家孩子比較。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上屬於“孤本”。以別人家的孩子為榜樣,孩子內心是缺乏安全感的,他們會覺得爸爸媽媽喜歡別人。

    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良好家庭氛圍的構建,首先要從父母的情緒管理做起。不要讓“心情式育兒”毀了孩子,前一秒還和顏悅色的父母,轉眼就大吼大叫,成為孩子身邊的“不定時炸彈”,這種情緒化的氛圍更容易影響孩子,缺乏對情緒的把控能力。從而,孩子學到的正是情緒多變,甚至“以暴制暴”。給孩子真正的愛,應是內心的滋養,而不是單純的物質給予。母親溫柔的撫慰是愛的滋養,父親堅定的支援也是愛的滋養。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持久而穩定的。

    總之,“傻、呆、笨、壞”,在孩子的心中是最嚴厲的判決,不要輕易給孩子定義標籤,這樣會使他們的心靈世界也會變得一片灰暗。愛迪生小時候被老師列入“笨孩子”之列,但他母親一直在鼓勵他,說他會成功,終於,愛迪生成了一位偉大的發明家。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孩子的素質培養更為重要。對一個孩子來說,家長的否定對孩子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希望各位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多看看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請您開心快樂的引導,少一些責罵,多一些正能量的話語,每一次鼓勵都會影響孩子一生!記住:莊稼苗的茁壯成長一定要順其自然。

  • 4 # 心理諮詢師海德

    對於什麼樣的父母喜歡不斷否定孩子的一切,我大膽的做一些假設:

    1、從小被父母否定一切的成年人,當他們為人父母時,他們習得了他們父母的養育模式,習慣性的按他們父母的樣子否定孩子的一切。

    2、被”中國式挫折教育”洗腦的父母,這類父母堅信驕兵必敗,在他們的想象中孩子只要取得一些好成績、有好的表現,他們就會覺得孩子必然會驕傲自滿,因此需要不斷否定打壓去”鼓勵”孩子再攀高峰。

    3、由於對自己婚姻狀況或配偶充滿否定,又無法通過實際行動來表達這份否定,因此只能”遷怒”於孩子,通過否定孩子的一切,實際上想表達,否定婚姻的一切。因為孩子往往被視為愛情婚姻的結晶,否定結晶的一切,就如同否定了婚姻的一切。

    4、父母內在不安全的依戀體驗,這類父母在生命早期沒有形成安全的依戀關係,因此會形成不斷否定孩子的一切,從而達到讓孩子什麼都不行只能靠自己的”依戀模式”,以滿足父母內在對不安全依戀的補償。

    5、父母內在有一個”嚴苛的權威”,在他們的生活工作中時常會被”內心嚴苛的權威”否定自己的一切,因此對於孩子的一切,內在的權威依然會否定孩子的一切。

    6、自戀型人格基礎的父母,由於害怕自己的自戀被孩子的優秀所破壞,因此需要通過否定孩子的一切,來保護自己的自戀。

    當然父母喜歡不斷否定孩子的一切,還存在其他可能性,但總得而言,基本都是錯誤的教育觀和父母內在世界的不安全感所致。

    因此父母也需要接受教育,需要學習如何養育孩子。養育,不光是養大,還有教育、培育之意。

  • 5 # 廖若晨星1104

    父母有父母的想法,別人的父母我不清楚,但我絕對不做我父母那樣的人,說實話你們可能不相信,我父母總喜歡在人多的時候貶低我,喜歡我不想讓大家知道的事告訴大家,小學六年級時我得了甲肝,剛剛好是暑假,一個月就治療好了,感謝父母,剛剛開學上初一,不幾天全班都知道我有肝炎,感謝我媽把我肝炎告訴了我的班主任,我想和同學說話同學都捂著嘴跑了,,高二時有一次我覺得不舒服,感謝我媽媽,又帶我去醫院看病,在路上碰到一個同學的媽媽,問我怎麼了,我媽馬上說,你看他那樣子嘛,不想吃飯,我懷疑他又得肝炎了,後來去醫院說就是普通感冒,但第二天上學,老師把我單獨安排坐最後一排,從老師同學的眼神裡我知道怎麼回事了。初三時有一次吃飯前,媽媽叫我洗手,我說洗過了,‘拿肥皂洗’‘洗了’‘再洗’‘我洗了’馬上一巴掌過來,鄰居聽到響聲都出來看,我媽就更發家長威風了,‘再洗一次’我脾氣也怪,‘不洗了’又是一巴掌,‘洗不洗’‘不洗’又是一巴掌,‘洗不洗’‘我就是不洗’看的人越多我媽越來勁兩巴掌,一共5巴掌我耳朵嗡嗡嗡直響,從那天開始我左耳不好用了,我到今天都不明白別人家打小孩是打屁股,我家是打臉?

  • 6 # 尼克奇

    我的觀點是不懂得溝通的父母,總是急於否定孩子的一切。

    當意見不一致時,衝突就無可避免。而處於弱勢的我們,因為父母的不斷指責和打擊,總是遍體鱗傷,灰心喪氣。久而久之,我們的自信心也就不復存在了。

    孩子的自卑心理,會由於家庭一貫的批評教育而越來越被放大,並逐漸封閉了真實的自我。

    小麗母親對她喜歡控制一切,從日常作息要早睡早起,一直到大學生職業規劃。

    小麗表示反對,小麗母親就情緒失控,發怒,一邊辱罵貶低小麗,一邊拿小麗和別人家的孩子作對比。小麗跟她母親多次溝通,都沒有理想的效果。事後,只要小麗母親一看到小麗閒著就又開始逼著女兒按她的要求行事。

    其實小麗母親的邏輯就是“我為了你如何如何,你應該如何如何”。這種壓力使得小麗無法自己處理,每當面對母親,小麗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苦楚。她甚至有一種快要死掉的絕望感。

    這就是溝通的缺位。父母與子女不同的身份和立場,導致了這種不對等的溝通。你想要和父母談感受,而父母卻總是和你談對錯。

    無效的溝通,總是一方佔據了道德制高點,不斷以“對”來戰勝“錯”的一方。殊不知,這種溝通是低情商的表現。

    如何高情商地去溝通,跳出死迴圈

    1.站在父母的童年成長角度來看待,他們童年得到了一些什麼對待。我們都渴望獲得來自於父母的讚美和疼愛。然而,如果父母的童年就是在一種不斷被否定的環境中成長的。那你怎麼要求他能夠給你他沒有過得東西呢?兩個彼此都缺乏的內心相遇了,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2.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嘗試改變自己。父母是孩子榜樣,做得好的父母可以使孩子未來性格更加成熟。可是做得不好的父母,我們也算是得到了負面的教育。因此,我們只能避免以後犯下同樣的錯誤。那我們就要改變自己,使自己首先得到充實,然後去更好地愛別人。

    3. 諒解和包容他們,與自己和解。當你理解了你的父母為什麼做得不夠好後,你唯一能做的只有理解他們,並諒解他們不正確的溝通方式。通過原諒父母,實際上也就是與自己的和解。

  • 7 # 好壹家老闆娘

    什麼樣的父母喜歡否定孩子……

    要先看看父母雙方的生活環境。

    第一:如果父母的父母也喜歡否定他們的孩子,那就是環境影響。

    第二:如果跟父母的父母沒有這種習慣。那就是父母骨子裡的自卑,讓他們想讓自己的孩子在逆境中成長。按照他們的思路成長。

    第三:有一種父母總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自己說的都是對的,自己懂的比孩子多,就造成了她覺得孩子一定要聽他們的假象。這種應該就是自私自利的父母吧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

  • 8 # 種花人小梅

    有一種父母對待孩子總是不斷否定,可能有關於他物件在他心裡的成分是不太美好的。他心裡積壓的情緒會通過否定孩子來寄託。比如夫妻關係不好的離婚家庭。

    有一種父母工作壓力大,在工作中十分憋屈,只能通過否定孩子來發洩。

    有些父母從小接受的就是打擊和否定式教育,和孩子相處時,父母就回憶起自己小時候被父母教育的情形,家長變成教育小時候自己的父母,此時孩子就變成小時候的自己,於是上一輩對待家長的錯誤教育方式再一次上演。

    可是,經常否定孩子會給孩子內心帶來很大的傷害,最直接的就是不自信。因為孩子的自信心來自於成就感,而在父母的不斷否定和打擊中無法獲得成就感,久而久之就會進入負向迴圈,做什麼事都沒自信。這樣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心理上也會留下不好的陰影。總是否定。也可能是家長要求過高。有句俗話:恨鐵不成鋼,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適當否定可以。也要適當鼓勵。不要過於打消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歡迎留言交流!

  • 9 # 想要天下的九公子

    從我小時候開始,父母就沒有給過我多少肯定。

      尤其我的媽媽,每次罵我總是會罵些很難聽的話,類似什麼“人頭豬腦,廢物,看到你就很討厭”等等。

      我對她罵我的這些話一直印象深刻,我已然不記得我曾因為她罵我的這些話而心痛落淚了多久。

      

      我很多次我想去幹點什麼事,我的父母,乃至我的家裡人,都在不斷地否定我,覺得我不可能把事辦好。

      感覺他們一直在給我灌輸這麼個概念:你只不過是個幹不成任何事,只會添麻煩的小傻子罷了。

      

      久而久之,我自己好像也就相信了這個“事實”,覺得自己的確是無能,辦不成事。我也就接受了他們所給我安排的這麼一個角色,在外人面前也會不知不覺地表現得很傻,然後別人也會對你有一種“笨”的評價。......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是“原生自卑”,主要產生在孩童時期。

      而導致這種自卑感的主要原因就是家庭教育的不當。

      最典型的的幾個特徵是讓孩子感到無助,感到自己弱小,感到自己的不如同齡人。

      

      如果父母一直強調孩子的缺點,把孩子的錯誤常常掛在嘴邊。

      時間久了,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真的是這樣。

      最後孩子真的長成了你討厭的樣子。

      於你而言,這不是預言家的成就,而是一種悲哀。

    請記得,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否定孩子。

      哪怕他真的做的不好。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認為,“每個孩子的發展和學習都應該發生在“最近發展區”,這個區域指的是,孩子目前無法自己獨立做到,但是在其他人的幫助下,指導下,能夠做得到的發展範圍。”

      所以父母的鼓勵能幫孩子取得突破。

      假如連父母都放棄了希望,那對孩子而言,打擊是巨大的。

      

      請一定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記得小時候,我也曾抱怨生活太苦了。

      “為什麼別人不要做事,天天可以玩。”

      “為什麼我們家窮,別人家有錢!”

      

      但我要感謝奶奶。

      她從來沒有抱怨這生活的不如意,也從沒否定我。

      親戚來家裡,就說我讀書厲害,次次拿獎狀。

      我聽到後,心裡很開心,認真地把獎狀貼在牆上。

      

      高考的時候,第一年落榜了。

      她跟我說,“沒考好,再來一次,沒關係。”

      可當時很多親戚勸阻,說復讀是愚蠢的,又不會分配工作。

      但最後還是四處借錢,復讀了,也讀完了大學。

      

      “感謝你,從來沒有否定我,感謝你為我盡力了”。

      我曾在內心無數次跟奶奶說。

      她從來沒有對苦難低頭,而是用自己的肩膀,一邊挑著生活,一邊挑著希望。

      而且還一直相信我,會變得很優秀的。

      要知道,父母給孩子的那份信任彌足珍貴。

      能把童年裡那些自卑的影子擊退,讓孩子溫暖地長大。如果父母真的做不到,那麼請放手,給孩子自由。

  • 10 # F雙月

    有心理問題的家長才這樣做!小心點,以防孩子們長大了,懂事了,知道了你們全是錯的,不孝順你們!看你們怎麼辦!你們不要認為孩子不管你們是犯法的,他們不敢。有個孩子因為父母對她的虐待,出去二十年不回來,父母一直找不到她。有辦法嗎?老人們,有句話叫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真的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迷你世界有人愛的要死有的恨得要死,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