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ivineYoga梵瑜伽

    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其實說的是心法

    從心的層面來看,身體會被四面牆壁所圍堵,可是心呢?心是無限的。

    如果剛開始練習,心很容易隨外界誘惑浮躁,難以修定,這時小隱,刻意地與外在隔離是有助於修煉的;

    當有一定定功,心不會被外界任何事幹擾和影響,就可以大隱了,身處鬧市也不會被幹擾了,心無雜染,也就無所謂在山野還是鬧市了。

    其實大隱可以隱於任何地方。隱於市只是不捨眾生,更容易接觸眾生,普渡眾生。

    從佛家來講,自己成就是阿羅漢,可以解決自己的煩惱,屬於小乘佛法;

    但要解決一切煩惱,就得解決眾生的煩惱,屬於大乘佛法。

  • 2 # 中庸樂

    “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出自晉代王康琚的《反招隱詩》。

    一、從《反招隱詩》中瞭解隱遁

    《反招隱詩》是晉代王康琚所寫: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 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 大意是:小隱的人藏在邱陵之中,大隱的人則隱逸在城市之中。伯夷推讓君位餓死在首陽山,李耳則在朝廷中做隱士。 從王康琚的詩來看,“伯夷竄首陽”堅守內心的清高廉潔,周武王攻滅商朝後,恥於食用周粟,寧可餓死在首陽山。這種思行,古往今來雖難能可貴,但仍是小隱。身居朝野仍能保持獨立的精神世界和高潔的道德操守的人,才謂之道“大隱”。

    其實關於“隱”的流傳的版本也很多,比如有:“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小隱在山林,大隱於市朝。”等等。但不管哪種版本,本質上體現的是中國道家哲學思想。用現代語意理解,大體意思都是:

    悠閒奔放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徑去才能體會得到,更高層次隱逸生活是在都市繁華之中,在淨土中獨善其身,去找到一份寧靜。

    二、從東方朔的傳說窺視隱遁

    民間傳說漢武帝年間,東方朔就曾自封自己是大隱隱於朝的隱士。漢武帝即位時,東方朔自薦,詔拜為郎,後來也任過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雖然他曾言政治得失,有“陳農戰強國之計”,但當時的皇帝始終把他當成是徘優看待,不以重用,這也許跟他的性格或想法有關。據史料記載,他性格詼諧,言辭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如果從他自詡為隱士來判斷,也許這種性格可能一半出於本性,另外一半是有意而為之。因為這樣才能更好的解釋他自封為“隱土”的意義。

    三、從能力層次看“三種隱遁”的心境

    古往今來,隱遁為何是人的一種內在需求呢?這還得從人的能力層次來看小隱、中隱、大隱三種隱遁的心境。

    1.小隱:人一旦看破人生後,往往想過隱居的生活,希望與世無爭,所以就有人追求解甲歸田,這是小隱。

    2.中隱:能力更高一層次的是,隱居在喧鬧的市井中,但重於自我修行,視他人與嘈雜於不聞不見,希望在喧囂中求得心境的寧靜,這是中隱。

    3.大隱:在朝為官,一方面看著塵世的汙濁、傾軋,另一方面在朝野的勾心鬥角中卻依然保持清淨幽遠的心境,不與世爭,也不與世濁,過著超然心境的自得生活,這是歸隱的最高境界,有這樣非凡能力的人,才是真正的隱士,這就是所謂的"大隱"。

    從以上三種形式的“隱”,可以看出,“隱”是需要有能力的,一個人一旦自省,有能力後,就希望藉助周圍的環境忘卻世事,尋找心中的世外桃源,這是小隱。但比之有能力的人卻是匿於市井之中,他們認為那裡才是藏龍臥虎之地,或者說“安全”的隱遁之地,這是中隱。但有一種非凡的的人,會隱身於朝廷之中,用自己的智慧,獨善於喧囂的時政,表面是參政議政,卻能大智若愚,精神遊走於閒雲野鶴之外,這才是真正的道家隱者。

    四、結論:隱遁是人主觀上對高尚人格的自我期許

    我們說,人性在本質上覆雜的,因為我們不可能是個自然人,作為個體的人,我們生活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無時不受到世俗環境、物慾或利益誘惑的影響。如果一個人經歷一定的社會環境,在不斷磨礪中自省和自修,主觀上就會有高尚人格的期許,自然而然的,為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保持清醒的自我,就會不斷覺察和自我隔離,而不同形式的“隱”就是自我隔離,期許在“遠離”社會的環境中完成自我修行。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古人追求隱遁,是人主觀上對高尚人格的自我期許。而現在,人們追的“隱”,更多的是對簡單生活或精神品質的追求,本質上也是內在的自我修行,只是追求“隱”的形式不同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五人格:放血玩家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