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一號普洱茶
-
2 # 優秀的戲中人
馬三立在相聲史上的突出貢獻, 在於他對相聲優秀傳統的全面繼承。馬三立作為相聲藝術家的成就集中表現在表演上。他早年說的傳統相聲, 主要是最顯演員功力的“貫口”活兒與“文哏”段子, 如《誇住宅》、《地理圖》、《吃元宵》、《文章會》等。其表演“活寬、路子正, 哪段都有新東西。” 中年之後, 在表演對口相聲的同時, 也擅演單口相聲, 並且使所演節目給觀眾“餘音繞樑”之感, 當時樂了還不算, “ 什麼時候想起來還會什麼時候樂” 。總之, 真正做到了使自己的藝術膾炙人口、雋永流芳, 這是更為難能可貴的。在藝術趣味上, 他曾說:“我不喜歡拿好架勢才出場, 也不喜歡用大喊大叫、超刺激的怪聲、怪氣、怪像找噱頭。我要用語言和形體動作把觀眾引入我為他們提供的特定環境,使觀眾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我用‘包袱’把觀眾逗樂, 又要使觀眾在感覺上並不以為我是有意識在逗他。”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這正是馬三立在相聲表演藝術上“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的境界與追求。馬三立的相聲表演, 對藝術形象的塑造與對藝術意象的點染, 常給人過耳不忘、入耳入心的恆久享受。比如著名相聲作家何遲的名作《買猴兒》, 經馬三立與其搭擋趙佩茹一表演, 那個“工作馬馬虎虎、辦事大大咧咧、說話嘻嘻哈哈”的典型形象“馬大哈” , 便從此深入人心, 成了我們生活中“吊兒郎當” 一類人物的代名詞。“馬大哈”之成為現代漢語裡的一個通用詞語, 與馬三立舞臺表演及其巨大影響是分不開的。這或許是相聲史上不多見的一種審美現象。他表演的《吃元宵》在諷刺“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時表現出的“大智若愚” , 在《賣掛票》與《家傳祕方》裡反映出的“荒誕不經”與“滑稽突梯” , 更使傳統相聲裡蘊藏著的藝術機趣與批判精神發揚光大。其幽默品格與藝術機理又是相聲獨有的。就連他自己編演的“墊話” 短段《找糖塊兒》, 儘管僅僅是供人一樂的小品, 卻於“不行啊, 我那假牙還在上面呢”的大實話中, 迸發出謔而不虐的幽默感。俗不傷雅, 是構成馬三立相聲藝術在繼承傳統方面最為成功的特色。相聲的歷史淵源, 決定了它是來自平民的通俗藝術, 口頭“說唱”的藝術特質與跟觀眾聽眾直接交流的審美機制, 又使它必須立意高遠, 既能舉一反三又要表達淺近、見微知著。這種既要把話說明白, 把理講透徹, 又要給聽眾充分聯想餘地的審美要求, 逼迫著藝術家們要在雅與俗、明與暗、虛與實、遠與近、少與多的二律背反中“走鋼絲” 。“包袱”的皮兒厚了不行, 太薄了過於膚淺則會“穿幫” , 也不行;太奇巧了做作, 太淺白了乏味, 馬三立似乎獨諳相聲傳統的箇中三昧。他在相聲編演上是徹頭徹尾的通俗派:颱風親切、口風隨和、題材平常、內容樸素、語言平實、結構簡單, 人稱“平民藝術家” ;但其藝術效果卻往往事半而功倍, 十分力量七分使, 大白話中見機趣;舉重若輕, 幽默雋永。比如同樣是拿自己“開涮” , 馬三立在調侃自己的姓名時,一句“馬剩下三條腿, 對付著還能立得住”的歪解,於幽默中依然留有幾分尊嚴, 絕不是像舊社會的相聲藝人那樣, 將自己貶損得一塌糊塗。忠於傳統而又能光大傳統, 在對傳統的繼承上, 能化腐朽為神奇, 於俗套中出新意。這就是相聲藝術史上集大成者的馬三立。馬三立相聲藝術的風格表現為颱風親切, 口風隨和, 題材平常, 語言平實, 結構簡單卻幽默雋永。他的相貌精瘦, 表演樸素, 語言粘連甚至顯得似乎有些羅嗦, 有如輕聲絮叨的說表中還時有語病;可聽著卻使人感到如聊家常, 如遇故知。親切隨便中會突然迸發出機趣與幽默。聽他的說表常讓人忍俊不禁、猝不及防, 而又餘音繞樑、雋永悠長, 回味的餘地極大。他的相聲是散淡的, 猶如打太極拳,“包袱” 輕易不出手, 而一旦出手, 必力撥千鈞, 一語破的, 使人久難忘懷。其代表性節目如《大保鏢》、《文章會》、《誇住宅》、《白事會》、《賣掛票》、《黃鶴樓》、《開粥廠》、《買猴兒》、《似曾相識的人》、《晚十點鐘開始》、《家傳祕方》、《學說瞎話》、《逗你玩》等, 無不從各個方面體現了他的編演風格。馬三立的相聲, 從文學指令碼看, 主要是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來敘述故事, 刻畫人物, 情節和人物於是構成馬三立相聲文學的兩大支柱。“我”這個第一人稱的敘事表現方式, 又使得表現的內容更細膩、更可信也更具藝術上的感染力與諷刺審美的便利與張力。“馬大哈” 、“似曾相識的人” 、“馬善人”等典型形象與“撓撓” 、“學說瞎話” 、“逗你玩”等審美含義一定的符號性話語, 構成了馬三立相聲藝術的思想風景線。
-
3 # 娛樂醬呢
相聲捧哏系列今天說一位很奇特的捧哏,他的奇特在於他大部分時間都是給自己兒子當捧哏,而且捧一個紅一個,捧紅一個再換一個兒子接著捧,到了晚年甚至還給孫子輩的當捧哏,正所謂當逗哏的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說到這裡,那隻能是常連安了,因為像李潔塵等相聲名家也給自己兒子當捧哏,可要比兒子的人數誰也比不過常連安。
筆者題目中後半句說常連安對相聲行業的貢獻堪比侯寶林馬三立,這話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去講。
常連安1899年生於北京,滿族正白旗人,七歲喪父,八歲母親改嫁,中間讀過兩年私塾。9歲開始學京劇,10歲就去東北賣藝,去過海參崴等地。16歲回到北京進入富連成連字科學京劇,主攻老生,同科同學有馬連良夢露等人。18歲倒倉沒法繼續唱戲只能回家,娶了田英為妻,19歲到張家口變戲法賣藝為生,23歲得長子常寶堃。
常連安的戲法不是單純的變魔術,他是中間帶說口的,類似於春晚劉謙那種形式的加強版,他說的也不是什麼見證奇蹟之類而是一些笑話和小包袱。常連安外貌俊朗,身形瀟灑嗓音清脆引來不少觀眾,這中間居然還有一位叫赫淑卿的姑娘表示非他不嫁,最終在常連安母親同意之下,常連安娶了赫淑卿為二房。大房田英身材瘦弱為瘦夫人,赫淑卿身板強壯為胖夫人。
赫淑卿到來對常連安是如虎添翼,她身體好不僅可以照顧家裡還能幫著常連安賣藝。隨著常寶堃長大,常家的賣藝生意越來越好。常連安和幾個賣藝同行結拜為兄弟。其中老二肇錫賢是趙佩茹父親,老三焦少海是趙佩茹師父,也是後來常連安師父焦德海的兒子。老四是常連安,老五則是評書相聲兩門抱的藝人陳榮啟。這幾位結拜兄弟對常家日後的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張家口發大水生意不好,常家轉去天津,在陳榮啟介紹下,張壽臣收常寶堃為徒,同時代拉常連安為師弟,這樣常家正式進入相聲行。
常連安的相聲路子有些類似侯寶林,能唱能說。比侯寶林多的地方他還能說單口相聲,晚年常寶堃犧牲以後,常連安不願再說對口,他就將很多對口相聲改成了單口,這和馬三立又有些相似。此外,他會變戲法,晚年還跟著徒弟高元鈞學說山東快書。
應該說常連安個人的相聲水平是很高的,只是他精力比較分散而且大部分時間都作為捧哏出場,所以他在這方面的名氣不是很大,大家記住最多的還是他對常家這個家族的貢獻還有對相聲整個行業的貢獻。
二、家族貢獻
首先說常家家族是非常龐大的,常連安有六個兒子,六個女兒,其中原配田英所生子女:常寶堃,常寶霖,常寶玉,常寶華,常寶環,常寶珊。二夫人赫淑卿所生子女:常寶珠,常寶霆,常寶玲,常寶瑛,常寶慶,常寶丰。六個兒子全都從事相聲行業,六個女兒小時候也多數登臺表演,後來分別從事其他行業。
常連安還有一位義女常寶珍。而常家第三代從業人員有些減少,比較有名的常貴田和常貴德,其中常貴德還是以京劇見長。到了第四代只有常亮和常寶華外孫楊凱還從事相聲行業。和侯家馬家一樣,常家相聲也是逐漸凋零。
此外,常連安還有一位義妹常俊亭,這位妹妹嫁給了相聲大師郭榮起,郭榮起由於這層關係再加上他和啟明茶社的淵源,所以郭榮起也算半個常家人。
其次,雖然如今常家相聲人才逐漸凋零但不能抹殺常連安對家族相聲事業的貢獻。他首先一個就是好捧哏。常寶堃十五歲以前的搭檔就是自己父親,兩人在當時也算是火檔,還經常被邀請到電臺演出。筆者聽過幾段,父子之間雖然也說倫理哏佔便宜,但感覺並不讓人厭煩,畢竟都是自家人,佔點便宜也跑不出常家門。尤其是常寶堃嗓音偏粗,而常連安嗓音清亮,強烈對比尤其有效果。
常寶堃大了以後,有觀眾提意見說父子之間不能再用這種俚語笑料。常連安頓悟,他立刻給常寶堃找了新搭檔趙佩茹,為了請趙佩茹他花了大心思,除了請客之外他還給常寶堃趙佩茹定下了五五分賬的規矩。要知道在當時的相聲行,逗哏捧哏之間大多數都是八二分賬,甚至九一的都有。比如李德鍚一個人能同時養著另外三德當捧哏,而趙佩茹的待遇可謂常連安慧眼獨具。
安排好常寶堃,常連安接著捧常寶霖和常寶霆,小孩紅一個接一個。而他另外一個神來之筆就是給常寶霆找來了白全福,為此他不惜拆散了白羅鍋組合,而常白搭檔成為延續幾十年的火檔,不得不說常連安的眼光極其精確。
常連安是相聲常氏家族的開創者,同時也是組織者和推動者,他在的時候常氏家族欣欣向榮,他去世之後雖然常家五位兄弟仍在,常家相聲卻日漸凋零,這也能看出常連安對這個家族的重要性。同時常氏相聲的繁榮也直接推動了中國相聲行業的繁榮。
說常連安自然不能不提啟明茶社。有些人以為啟明茶社乃是常連安所創,這個只對了一半。當時常連安哪有錢能開得起茶社,啟明茶社是北京西單商場一位富商出資尋找常連安組織開辦的,一開始目的是為西單商場招攬人氣,在常連安的組織下啟明茶社不光起到了最初的作用甚至還成為北京相聲的大本營。
常連安對啟明茶社做了大量的改革工作,比如要求演員說文明相聲、要求演員上臺前對詞等,這在當時的北京城都是少見的。而常連安本人在啟明茶社起到了經理、演員和教師三個作用。
在常連安的組織下,啟明茶社在北京城聲名鵲起,很多社會名流也都願意到這裡聽相聲。我們大家現在耳熟能詳的很多相聲名家少年時都曾在啟明茶社聽過相聲接受過薰陶,比如當雜役的楊少華,還有李文華以及當時還叫馬樹槐的馬季等。
-
4 # 東北80後好的呢
馬三立 (1914年10月1日-2003年2月11日),出生於天津市,祖籍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中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
相聲八德之一馬德祿之子。回族。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顧問、天津市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是五、六、七、九屆天津市政協委員。[1]亦是一位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擅使“貫口”和文哏段子。馬三立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潛心探索,創立了獨具特色的“馬氏相聲”,是當時相聲界年齡最長、輩分最高、資歷最老、造詣最深的“相聲泰斗”,深受社會各界及廣大觀眾的熱愛與尊敬。馬氏相聲雅俗共賞,在天津更是形成了“無派不宗馬”的說法。
1930年,開始登臺演出。解放前,先後與耿寶林、劉奎珍、侯一塵、張慶森搭檔表演。1947年,登上了天津大觀園劇場的舞臺,與侯一塵搭檔;翌年,第三次來到北京,在華聲電臺和茶社戲園演出,以他風格獨特的馬家相聲在曲藝迷中引發關注。
建國後,馬三立積極編演新相聲。1950年,應新聲戲院之邀,馬三立重回天津演出。[2]此後近十年間,他參加赴朝慰問團文藝隊並任副隊長,當上了市曲藝團副團長,還被認定為市政協委員,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文藝工作者
-
5 # YQ隨緣
馬三立大師不僅輩分高,更重要的是藝術功底紮實,有口皆碑,擅演“貫口”和文哏段子,演出的傳統相聲有200多個,其中主要有:《吃元宵》《賣掛票》《黃鶴樓》《相面》《賣五器》《開粥廠》《醋點燈》《誇住宅》《地理圖》《文章會》《白事會》《八扇屏》《反八扇屏》《地理圖》《窩頭論》《文章會》《夢中婚》《對對聯》《三字經》等。他創作、改編並演出新的相聲節目六七十個,包括《買猴》《十點鐘開始》《偏方治病》等。多年來他還培養了閻笑儒、班德貴、連笑昆、方笑天、常寶華、高笑林等許多相聲演員。
馬三立大師在漫長的舞臺生涯中,飽經風霜,歷盡坎坷,矢志不移地以相聲為武器,諷刺假惡醜,歌頌真善美,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受到群眾愛戴,在海內外享有相當高的聲譽。他家學淵源,博採眾長,承前啟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推動了相聲藝術的發展,不愧為當代的相聲泰斗、幽默大師。
通過長期藝術實踐,馬三立形成了藝術上的獨特風格。他喜歡用第一人稱的表演方式,“我”,既是作品中的主人公,又是諷刺嘲諷的物件。有人曾這樣評論:“他就是被諷刺的物件,有時雖然捧哏的指出他的漏洞,但,並沒有公開的評論。他盡力把被諷刺的物件演活,而把評論工作交給觀眾。演員與觀眾配合默契,達到集體抒情。”
-
6 # 被女人愛過的大叔
現在這個年紀的人,瞭解馬三立的人自然不多,但是在很多60後70後甚至50後眼裡,他可是真正的一代偶像,是相聲的鼻祖。
-
7 # 自黑地
相聲前輩馬三立老先生說《賣掛票》時,拿梨園前輩砸掛,說的是,『提楊寶森這人你認識不認識?』『認識!』『我給他蹬三輪!』雖然開玩笑,但不失尊重。
可換到郭德綱的狗逼徒弟張雲雷,已故多年的京劇大家李世濟,成了他嘴裡的『濟濟』,程派大青衣張火丁,被他侮辱說跟他一起洗澡!這還不是低俗下流?
-
8 # 謎鹿bar
毫無疑問,侯寶林、馬三立倆位都是相聲表演藝術的泰斗級人物,風格、表現手段各有所長,無法論長短。侯老先生身為中央廣播說唱團的相聲領軍人物,有廣播、電視及國內外巡演,對相聲藝術的創新發展貢獻很大。馬老先生在京津地區以及逗你玩的經典之作,深深融化在覌眾的腦海裡,人們怎麼會忘記倆位泰斗對相聲藝術的奉獻呢!
-
9 # 楊y
馬三立,祖籍甘肅永昌,回族,生於 北京,中國現當代的相聲藝術泰斗。他出身 相聲世家,3歲時隨父母來津定居,15歲拜 “相聲八德”之一的周德山為師,此後在天 津茶社和梨園場所說相聲。 抗戰勝利後,繼 續在京津兩地表演相聲。馬三立是中國傑 出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他的表演風格輕鬆 自然,看似隨意,但每句臺詞都精心雕琢, 寓意深刻,具有啟迪人心靈的幽默力量。 晚 年時,他又別開生面地創造了“一人說笑 話”的單口相聲形式,把單口相聲發展到了 極致。
回覆列表
馬三立(1914年10月1日-2003年2月11日),回族,中國相聲第五代演員,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大師。出生於北京,祖籍甘肅永昌縣,從小生活在天津,直至去世。在父兄的薰陶下,打下“說”、“學”、“逗”、“唱”的深厚功底。其師承周德山,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稱。演出的傳統相聲有200多個,主要有《吃元宵》、《相面》、《賣五器》、《開粥廠》等。他創作、改編並演出新的相聲節目六七十個,包括《買猴》、《偏方治病》等。多年來他培養了閻笑儒、班德貴、連笑昆、方笑天、常寶華、高笑林等眾多相聲演員。2003年因病在天津辭世,享年90歲。
提起相聲,現在的觀眾大都會想到馬季、馮鞏。其實馮鞏與姜昆、劉偉等人是一輩,他們的祖師爺是馬三立,而師爺則是侯寶林,馬季只能算是他們的師父。 在相聲圈裡,輩分是有嚴格規定的。現在普通的說法是“德壽寶文明”,“德”字輩的老先生現在都已作古了;“壽”字輩的只有眾所周知的馬三立老先生,如今馬老也走了,那麼馬老被稱做相聲界的祖師爺的位置也就只剩下天津的於佑福女士了;“寶”字輩的傑出人物很多,像相聲大師侯寶林等即是,雖然侯寶林也已經逝世了,但現在說起來他這一輩分上的人,全國也不會超過20個了,有尹笑聲、田立禾,以及馬老的兒子、相聲大師馬志明先生等;“文”字輩的領袖是蘇文茂先生,之所以被稱作“文”字輩,就是從他的名字來的;“明”字輩的相聲演員很多,有蘇明傑、郭德綱等等,基本上就是現在活躍在舞臺上的中青年演員們。
馬三立自幼讀書,曾就讀於天津匯文中學。家庭環境使他從小就耳濡目染,對相聲藝術十分熟悉。在父兄的薰陶下,打下“說”、“學”、“逗”、“唱”的深厚功底。初中畢業後,因家境不好,輟學說相聲。
1930年開始登臺演出,拜周德山為師。周是馬德祿的同門師兄弟,也是“相聲八德”之一。馬三立學藝,進步很快,視野也日漸開闊。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內緊外鬆、有條不紊、表演細膩、含蓄雋永的風格。 馬三立藝術功底紮實,有口皆碑,擅演“貫口”和文哏段子,如《誇住宅》、《地理圖》、《吃元宵》、《文章會》等。
解放前,先後與耿寶林、劉奎珍、侯一塵、張慶森搭檔。 建國後,積極編演新相聲。1952年主動申請參加赴朝慰問團。回國後加入天津廣播曲藝團,致力於相聲的整舊創新。後來轉到天津市曲藝團。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61年春回團工作,與趙佩茹搭檔在天樂戲院演出,首場演出的是《黃鶴樓》。 通過長期藝術實踐,馬三立形成了藝術上的獨特風格。他喜歡用第一人稱的表演方式,“我”,既是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中的主人公,又是諷刺嘲諷的物件。有人曾這樣評論:“他就是被諷刺的物件,有時雖然捧哏的指出他的漏洞,但,並沒有公開的評論。他盡力把被諷刺的物件演活,而把評論工作交給觀眾。演員與觀眾配合默契,達到集體抒情。”
1992年,他從藝65週年。中國曲藝家協會、天津市曲藝家協會、甘肅省曲藝家協會在天津聯合舉辦馬三立從藝65週年慶祝活動,馬三立同志在漫長的舞臺生涯中,飽經風霜,歷盡坎坷,矢志不移地以相聲為武器,諷刺假惡醜,歌頌真善美,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受到群眾愛戴,在海內外享有相當高的聲譽。他家學淵源,博採眾長,承前啟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推動了相聲藝術的發展,不愧為當代的相聲泰斗、幽默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