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掙脫枷鎖的囚徒

    友情提示:

    既然是講“用科學的方法解釋”,那就不要嫌繁瑣,嫌深奧

    不耐煩看“科學解釋”的可以繞行

    如何用科學的方法解釋喝酒為什麼會讓人覺得清醒快樂?

    題主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問題。

    喝酒可以讓人感覺到一種欣快感,也可以說讓人覺得快樂。

    但是,“喝酒讓人覺得清醒”中的“清醒”作何解釋?題主是說“興奮”吧?

    那麼,問題就是:

    如何用科學的方發解釋喝酒為什麼會讓人覺得興奮快樂?

    這都可以透過酒精對腦的作用加以解釋。

    酒精對腦都做了些什麼?

    喝酒的表現主要體現了酒精對腦的急性效應。

    由於酒精是一種可以與水以任意濃度互溶的小分子物質,因而可以達到腦內任何區域發揮作用;同時,酒精在腦內沒有特異性結合和作用靶點,可以作用於腦內任何功能單位。

    因此,酒精對腦的作用非常廣泛,不同的濃度對腦的作用不同,不同人不同腦功能區對酒精的耐受也不同,這也就是人們喝酒後“醜態百出”的原因。

    酒精是一種抑制劑,酒後的“興奮”是一種脫抑制興奮

    但是,總體上,酒精是一種抑制劑。

    我們知道,腦內有兩個主要的神經遞質系統:抑制性γ-氨基丁酸(GABA),和興奮性穀氨酸神經遞質系統。

    我們經常使用的抗焦慮和“安眠”藥,以安定為代表的苯二氮卓類藥物,就是作用於GABA的A受體。

    早在1954年,科學家發現,酒精的作用與安定非常相似,推測酒精也是透過GABA起作用。

    隨後,經過無數科學家多年的研究,目前認為,酒精主要透過調節大腦某些區域的GABA釋放而表現抑制性作用,至於具體機制尚不清楚。

    這也就是喝酒後,腦的各種功能會受到抑制,包括認知能力,運動技能都會下降;神志也受抑制,從容易睏倦,到嗜睡,再到迷糊,最終甚至可以陷入昏迷。

    到了酒精中毒階段,心跳、呼吸中樞也受抑制,可以導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但是,我們知道,腦的功能是由很多神經迴路來執行的。

    這就意味著,各個功能區直接可以相互抑制或者強化。

    這樣,酒精對某些抑制性神經元或功能區的抑制,就可以幫助原本受抑制的神經元和功能區脫離抑制,實現“解放”,就可以表現出興奮甚至激動,乃至多度興奮的癲癇發作。

    酒精的這些“興奮”作用,依賴於血液酒精濃度(BAC)由低到高,表現為:

    BAC在10~30mg/100ml(酒駕標準是20mg/100ml)區間,可以表現為輕微放鬆,失去羞怯感,開始話多;

    BAC在40~60mg/100ml間,可以表現為輕微的欣快感、幸福感,健談,自信,喜炫耀,愛吹牛。但是,由於判斷力、記憶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開始下降,因此,50mg/100ml也被某些研究者定義為醉酒的標準,也是歐洲國家的醉駕標準;

    BAC在70~120mg/100ml間,可以體驗到明顯的欣快感、幸福感,此時看異性會特別性感,連母豬都可能看出雙眼皮,在國外被稱為“啤酒眼”;隨後,會產生出“嗨”的感覺,性慾增加,但效能力下降。

    BAC到160mg/100ml以上,會表現出煩躁不安,情緒波動,對人可以過度友善或動輒出現侵略行為;隨後還會出現暴力傾向和行為。

    所有這些,從外表看,似乎都可以歸於“興奮”範疇,實際上都是酒精對腦抑制的結果。

    喝酒後的欣快感是對腦獎賞系統間接作用的結果

    已知,包括酒精在內的所有成癮性物質(毒品)都會刺激中腦獎賞系統中的腹側被蓋區(VTA)多巴胺神經元分泌多巴胺來產生欣快感。

    但是,科學家在開始的試驗中發現,要想使用酒精直接刺激多巴胺神經元釋放多巴胺,濃度需要在180mg/100ml,這明顯與實際情況,即喝酒時可以產生欣快感的BAC不符。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酒精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是間接實現的。

    具體來說,酒精刺激下丘腦釋放內源性鴉片物質(內啡肽和腦啡肽等),這些物質抑制

    VTA 區GABA能中間抑制性神經元的活性,將多巴胺神經元從GABA能中間抑制性神經元的抑制中解放出來——有點繞哈,從而導致了多巴胺的釋放,產生欣快感,或者說喝酒後舒服的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ppoK3和realmeX青春版哪個更適合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