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凱哥說故事

    首先,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中原戰亂之後,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大臣上奏時說,我們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然是誇張,但說明中原的經濟、社會被破壞的很厲害。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的緣故,相對來說,免於動亂。甚至,從北方來的流民,使得當地可以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孫策這邊,張昭自己就是北方來的的。劉璋那裡,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荊州流民組成的東州兵。一旦北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步恢復,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也到頭了。但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就像打星際,你只有一個基地,但有好幾個農民在採礦,別人有十個分基地了,但每個基地只有一個農民在採礦。那你怎麼辦?趕快暴兵出去打,爭取拿下別人一個分基地先。不然別人出多農民採了礦,開始暴兵了,你就完了。這是蜀漢“王業不偏安”的大背景。重複一下,中原的喪亂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除此之外,歷代都有人說,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應該說,這是對的,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只能想辦法創造變化。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大致,這和曹魏的兵制有關。曹魏的時候,因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了一個很髮指的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做二等公民。大體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老婆孩子做人質,萬一自己死了,老婆要馬上改嫁,快點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那時候曹操就要從很遠的地方發兵,那裡當兵的就不高興了,就會起事端。簡單說,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時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也決定了發兵的成本遠遠高於蜀漢。雖然蜀道很艱難,但是曹魏從全國集中兵家到關中去打仗,更加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最後,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劉備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群體和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系統進入益州,和當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一開始,關羽丟了荊州,劉備想奪回荊州,那時候劉備的可能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系統治益州,以黃權、李嚴為代表的益州系統治荊州。這樣呢,以荊州的政治經濟利益,滿足益州系,也以益州之重,交給荊州系。這樣,長江上游和中游互相依託和牽制。所以劉備一定要取荊州,益州系黃權等,也積極出戰了。但劉備沒能奪回荊州。這樣產生的問題很大。對於益州系而言,與其供一個土皇帝,還不如做大魏的一個州划算。事實上,很多益州本地的士人,已經接受了曹魏代漢的合法性。所以諸葛亮的政策,必須堅持漢朝的正統,堅持北伐,也通過北伐,打壓反對北伐的地方集團,給支援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機會(比如重要李嚴的兒子李豐),選拔新的人才。同時,整個蜀漢由於對益州系的打壓,就開始面對人才匱乏的巨大問題。鍛鍊、培養、爭取人才,也逐漸成為北伐的另一個目的。綜上,諸葛亮北伐,主要是為了迫使魏國在離開邊境很遠的徵發兵戶,消耗國力的同時,引起潛在的社會動亂,從而減緩北方經濟恢復的速度。一旦出現機會的話,進入關中,逐鹿中原。如果沒有機會的話,以儲存國力、兵力,鞏固對蜀漢的控制。所以諸葛亮北伐,大體以穩妥為主,能夠賺魏國一支軍,一員將,那就很好了——這點諸葛亮做得很好。

  • 2 # 無謂大叔

    關於諸葛亮為什麼鍥而不捨的北伐,根據史料記載,以及近歷史學專家的論斷可以將其概括為三點:

    1、為報先帝,以完遺願(依據:諸葛亮出師表)

    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

    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2、不攻曹魏,蜀漢必亡(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3、北伐中原,轉移矛盾(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由於蜀國建國之初,擁有荊州與益州,三方勢力的矛盾並不明顯。但是自從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

    荊州集團在經歷失荊州、敗夷陵,元老死傷慘重(關羽、張飛、黃忠、馬良、麋竺等皆亡),無力繼續壓制強大的蜀地集團,所以必須聯合東州集團。

    三方長此以後,矛盾日漸突出。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託孤之時,除了任命諸葛亮為“正託孤大臣”還任命李嚴為“副託孤大臣”。

    一來可以使雙方互相監督,二來可以藉機拉攏東州集團。況且李嚴也算是半個荊州集團,不與劉備定下的基本國策衝突。

    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而且可以使蜀國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 3 # 三和三年三月又三天

    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中原戰亂之後,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大臣上奏時說,我們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然是誇張,但說明中原的經濟、社會被破壞的很厲害。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的緣故,相對來說,免於動亂。甚至,從北方來的流民,使得當地可以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孫策這邊,張昭自己就是北方來的的。劉璋那裡,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荊州流民組成的東州兵。一旦北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步恢復,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也到頭了。但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就像打星際,你只有一個基地,但有好幾個農民在採礦,別人有十個分基地了,但每個基地只有一個農民在採礦。那你怎麼辦?趕快暴兵出去打,爭取拿下別人一個分基地先。不然別人出多農民採了礦,開始暴兵了,你就完了。這是蜀漢“王業不偏安”的大背景。重複一下,中原的喪亂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除此之外,歷代都有人說,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應該說,這是對的,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只能想辦法創造變化。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大致,這和曹魏的兵制有關。曹魏的時候,因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了一個很髮指的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做二等公民。大體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老婆孩子做人質,萬一自己死了,老婆要馬上改嫁,快點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那時候曹操就要從很遠的地方發兵,那裡當兵的就不高興了,就會起事端

  • 4 # 她心繫於他

    是為了救復漢室。劉備他是漢室的後裔,他有重振漢室的願望。他生前最想做的事情是消滅曹操領導的魏國政權。劉備這個願望沒有完成,就已經離世了。諸葛亮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的願望也是他的願望,所以才有了諸葛亮堅持北伐。

    但是現在的蜀國是處在劣勢的,當時的天下雖已經呈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諸葛亮北伐魏國,每次都無功而返,這樣的長期的戰爭,不僅勞民傷財,更進一步損害了國家的根本。但諸葛亮必須這麼做,蜀國東征失敗了,蜀國的國情已經十分嚴峻。

    蜀國已經耗不起了,諸葛亮也知道自己的生命有終止的時候。如果不在有生之年,獲得北伐的勝利,諸葛亮知道,等待他的是死,是蜀國的滅國。蜀國雖然有諸葛亮這樣的名士,但現在的蜀國沒有名將,又是遠距離打仗,兵力不如魏國的強盛。這樣的北伐,諸葛亮是註定失敗的,敵方陣營的不慌不亂,深知蜀國的死穴,諸葛亮再聰明也無力迴天。

    諸葛亮雖然在北伐之中去得過一些勝利,但都是小部分的勝利,最後還是未能成功取得北伐的整體勝利。他和司馬懿在渭河對峙,長期駐守,諸葛亮最終倒在了五丈原。

  • 5 # 斷鷹攀崖

    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四月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去世,建興五年(227年)到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北伐曹魏,史稱六出祁山。諸葛亮為何要北伐?

    實際上,諸葛亮在《出師表》:《前出師表》、《草廬對》裡給出了答案。

    1、證明自蜀漢合法性。

    漢獻帝禪讓曹丕,理論上講,曹魏是正統。劉備以漢室宗親稱帝,也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必須北伐。

    實際上,魏蜀吳三國為了證明合法性,都進行了戰爭。如曹魏曹丕伐吳;蜀漢有關羽北伐、劉備伐吳、諸葛亮北伐、姜維北伐;東吳有索要荊州,陸遜北伐。

    2、偏安一隅是自尋死路。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後出師表》。

    3、報答劉備三顧只恩,託孤之重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出師表》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後出師表》

    4、實現“草廬戰略”

    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為劉備謀劃統一天下的戰略。其中有一條是“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草廬對》

    5、劉備最有統一天下的潛質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草廬對》

    6、局勢危急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7、南方已定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出師表》

    8、壽命

    古人壽命普遍不長,諸葛亮當然希望在有生之年統一天下

    9、中國大一統思想

    這個不用說了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10、其他

  • 6 # 種菜的田

    第一,立國根本。蜀漢不像東吳,東吳可以胸無大志可以偏安一隅,而蜀漢不進攻,不北伐,那麼就跟守土之犬沒有區別,與之前的劉璋沒有區別,這個政權的凝聚力和存在的合理合法性就會被質疑。你一個大漢正統,卻偏居蜀中不思進取,也配叫漢朝?而且,長期苟且於蜀中,會慢慢消磨銳氣心志,失去天下大局的野望。孫子裝久了,最後可能真的變成孫子。在角落裡看久了,慢慢就只會看了,失去站起來的勇氣。比如東吳,孫策時期進取十足,隨時準備到中原幹一票大的,待到孫權,初時還有點想法,後面就真的成了一個稍微有點強的守土之犬了。第二,穩定內部。蜀漢內部也是有派系的,雖然蜀漢政權相對於魏吳兩國清明一些,但也並不是鐵板一塊。

    益州本土有本來就不怎麼聽話又很會拖後腿的本土派,比如皇戚吳家等等。這些多是世居益州的世家,掌握蜀中大量的人口與土地,在蜀漢的基層統治當中擁有巨大的能量。同時也最不想北伐,習慣於劉璋麾下的苟且,誰又願意拼命?再者,北伐或成或敗,益州派都得不到什麼利。

    執掌大權的,也最有能力的是已經失去根基的荊州派,還有五湖四海跟著劉備來到蜀地的元老們,比如諸葛亮蔣琬等人,這些人根基不在蜀中,不像益州本土派有滋養有根源有基本可以生息綿延,一旦偏安一隅,他們的力量會日趨弱小直至慢慢消亡。他們是最迫切的進取派 ,只有打下新的地盤,也會有新的土壤。

    蜀漢必須北伐,必須在恢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大旗下,蜀漢政權才能統合力量、穩定政權,才能避免陷於內鬥無法自拔,畢竟三國裡蜀漢底子最薄,經不起折騰。

    第三,唯一生機。有些說蜀漢應該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的真是醉人,是不是有點太相信天府之國的可塑性了。蜀地是易守難攻,也是一大糧倉,但是再怎麼強也是僅僅一州之地,人口耕地資源就算給諸葛亮一個300%的buff也不可能跟魏吳比發育啊。

    蜀漢畢竟只有益州,而曹魏是青並徐涼冀幽豫袞加上司隸九州之地,大漢最精華的中原之地全部在其囊中。吳也有荊揚交三州,還有個夷州臺灣。你讓諸葛亮和魏吳拼發展,那也太強人所難了。就像玩遊戲,你一個單礦的和人家十礦的拼後期,何來的自信?

    由上,諸葛亮北伐是不得不為,不為就是等死,那若諸葛亮不北伐,蜀漢如何?

    首先內部不穩,蜀漢會和東吳一樣陷於內鬥中不可自拔還樂在其中。而且蜀漢內部版圖很奇葩,最有根基的益州本土派最無能無地位,最強的荊州派的根基被東吳奪走了,而元老派後繼乏力,一旦內鬥大規模開啟,它的慘象比東吳要厲害的多。

    而且前途無亮,蜀漢會發現自己越發展差距越大,越積蓄越毫無積蓄,最終活活悶死在四川盆地。畢竟,你增加十萬人口十萬錢糧的同時,人家得到的比你多十倍百倍,差距越來越大,統治者只會越來越迷茫,最終失去鬥志,守土待死而已。

    總之,北伐是蜀漢唯一生機,不北伐,死的更快更慘。至於整個三國形勢,蜀漢將毫無存在感,魏晉不會先啃這快又硬又毫無威脅的石頭,掌握北荊州的魏晉在沒有後患的情況下收拾東吳是沒什麼問題的。

  • 7 # 夢九霄

    魏蜀吳三國鼎立,其中魏中國人才鼎盛,蜀國偏安一方,人才匱乏,確實如樓主所說國力,軍力都不如魏國,但是身為蜀國丞相的諸葛亮依舊堅持北伐,卻有著屬於他自己的原因,具體分析如下:

    一、身為丞相的諸葛亮要掌握所有兵權

    諸葛亮本人道號“臥龍”,沒出山的時候就自比管仲樂毅,管仲掌握相權,樂毅是帶兵打仗的將領,諸葛亮的理想向管仲樂毅那樣,既是治理國家的丞相,又是統領兵權的主帥,但是前半生的諸葛亮基本沒參加什麼帶兵打仗的行動。

    這點在劉備託孤白帝城之後,依舊沒有什麼改變,劉備的白帝城託孤把治理蜀國和統領蜀國軍事這些事分別交給了諸葛亮和李嚴兩個人。

    《三國志.李嚴傳》記載:“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劉備託孤屬意的元帥人選是李嚴不是諸葛亮,作為政治理想很鮮明的諸葛亮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掌握兵權。

    諸葛亮掌握兵權的辦法就是率兵北伐,戰爭一直是轉移內部矛盾到外部矛盾最好的辦法,蜀漢的內部矛盾就來自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和劉璋投降後的益州派以及法正在世時候的東洲派。

    諸葛亮通過一紙《出師表》一句“今將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都不等劉禪同意,就開始了自己的北伐之路,而通過北伐不但讓自己徹底掌握了蜀漢的兵權,更是充分調動了益州的內部資源,這樣益州的兵力為其所用,矛盾的焦點也從內部轉到了外部,人們也更關心北伐的戰爭情況。

    二、蜀漢政權的合法性需要諸葛亮進行北伐

    諸葛亮除了因為要掌握兵權進行北伐之外,北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維護蜀漢政權的合法性,否則諸葛亮就是在迷信自己的軍事才能,面對強大的魏國也不會一意孤行進行以弱鬥強,以小博大的決定。

    諸葛亮早在隆中對的時候就提出了“天下有變”才是北伐的前提,而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並沒有出現天下有變,坐等曹魏政權瓦解基本是不現實的,而曹魏政權在當時的情況下合法性和正統性都遠遠高於蜀漢政權。

    漢獻帝是禪讓帝位給了曹丕,讓位後的漢獻帝被曹丕封為了山陽公,但是蜀漢這邊的宣傳卻是曹丕弒帝篡位,為了漢室江山,劉備才稱帝延續漢室江山,實際情況是當時很多老百姓不知道的。

    既然蜀漢自稱正統,但是一直卻在偏安一隅,這是不符合社會輿論的,你蜀漢號稱正統,可是中原都被曹魏佔據了,你劉備父子有皇室血統,可是之前的劉焉父子也有皇室血統呀,在蜀漢老百姓的心裡就是隻要機會成熟,這樣的地方政權還是要被中原王朝平定的。

    作為蜀漢軍政大權於一身的諸葛亮肯定更加明白這個道理,在諸葛亮看來,只有北伐曹魏才是解決蜀漢政權自稱正統卻暫時偏安一隅的唯一辦法。

    三、諸葛亮顧及的身後之名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管仲樂毅分別幫助齊桓公,燕昭王成就霸業,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肯定也想過,如果北伐失敗了,那百年之後世人將如何評價自己,自己的定位應該在哪裡?

    通過北伐諸葛亮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北伐成功自己名垂青史,如果失敗,那自己也要做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良將,流芳百世。

    也就是在這樣的目標指引下,諸葛亮一直堅持北伐,最後病死在軍中,星落五丈原。

    總結:兵權之爭,正統之爭,身後之名,促成了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但是諸葛亮最終失敗了,這裡面不僅有諸葛亮自己的原因,也不是用兵的問題,而是人心向背,人民已經厭倦了戰爭,沒有民心支援的戰爭,最終不會成功。

  • 8 # 太原歷史愛好者

    這相問題可以這麼理解,諸葛亮為什麼要鍥而不捨的北伐?從主觀上,諸葛亮必須兌現自己的“匡扶漢室”諾言,客觀上,如果都在休養生息,蜀漢則是在等死。

    主觀上,責任感讓諸葛亮必須北伐,一方面是報劉備知遇之恩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說:“時先主(劉備)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徐庶是諸葛亮的好友,他在劉備那裡得到重視。所謂“三顧茅廬”,應該說,這是諸葛亮對劉備誠意的考驗。兩人會見的結果,產生了《隆中對》。

  • 9 # 北疆同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染襟”。提起忠義輔佐劉禪的諸葛亮,經常會讓人們對其因“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導致勞而無功的持續北伐,抱以深深的同情。

    諸葛亮為什麼明知北伐難以成功,但卻還是要堅定不移的進行下去呢?就讓俺們嘗試著分析一下吧?

    首先是報恩!諸葛亮要報誰的恩?當然要報劉備劉玄德的“三顧茅廬”之恩!這可是知遇之恩啊,如果不是劉備啟用了諸葛亮,那麼即使諸葛亮有天大的才華,也沒有施展的舞臺!因此,自從諸葛亮追隨劉備的那一天起,便決定了他必然會為劉備的事業血拼到底!這是導致諸葛亮堅持北伐的第一個原因。

    其次是理想!諸葛亮的理想是什麼呢?當然也是“復興漢室”,使末落的東漢王朝起死回生!而這也是即便英雄遍地,但諸葛亮卻既末輔佐曹操,也末輔佐孫權,更末輔佐劉表,而是選擇了尚無安身之地的劉備的原因!而要復興漢室就必須要先吞曹、後滅吳,從而結束三國鼎立的局面。這是為何諸葛亮,要屢挫屢戰不斷北伐的第二個原因。

    最後是自保!為什麼說諸葛亮的持續北伐是為了自保呢?因為蜀漢不僅國小民寡兵力不足,而且內部也存在著派系權力爭奪的憂患。作為一個來自荊州的政權,荊州派等主流派系,一直壓制著益州本土派,伏下了蜀國內亂的隱患。

    因此為了凝聚內部意志,轉移矛盾的焦點,也為了轉嫁危機,更是為了表明蜀漢政權的是天下之正朔,只是暫時借居於蜀地而已。諸葛亮就必須要進行持續的北伐戰爭,以便通過北伐向蜀人,也向天下人表明:蜀漢政權才是東漢王朝的繼承人,曹魏政權是纂漢的賊子!既然大漢的國土被賊子們竊據了,那麼蜀漢當然得通過北伐把土地奪回來!這是諸葛亮不斷北伐的第三個原因。

  • 10 # 軒轅星璽

    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叫諸葛亮,說實話,諸葛亮這個人確實是被神化了,無論是小說中所說的,借東風也好,火燒新野也好,八陣圖也好,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後期當劉備死了以後諸葛亮主政蜀國,劉禪,不知是能力不足還是過於信任諸葛亮,將所有的權利都交給自己的這位相府來處理,這裡就不討論諸葛亮的能力,就對於,提問者所說的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這件事,我來表達一下我的觀點,我們要分析一下諸葛亮所處的環境是怎樣一個環境當時魏蜀吳三國相對於鼎力,對於遼東一帶的那些人就暫時不要考慮了,從明面上講,魏國實力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蜀國,位於現代的巴蜀之地,雖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是,一手的代價是確實你也供不出去,如果僅僅是偏於做一個土皇帝,巴蜀之地還是非常好的,但以諸葛亮的報復和野心來說,以及當初出山與劉備制定的三分天下的計劃來說,諸葛亮是肯定不會滿足於僅僅的在巴蜀之地終老一生的,所以從政治的角度講,諸葛亮必然要打出去,否則的話就會被人困死在巴蜀,這是第1點第2點,從當初的生還環境來講江南一帶物產豐富,而陶偉圖原遼闊,只有蜀漢,不論是人口還是錢糧都非常的少,如果不主動出擊的話,結果也肯定是最終滅亡,畢竟2000年前的,和現在的,四川雲南等地的環境道路相比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諸葛亮其實足夠的謹慎,他先平定了南蠻,然後與東吳聯合和好主動出擊,曹魏,北伐確實是做到了,只打算的,要不僅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還收了蔣維這一名,好的學生可惜最後被馬術給坑了,不得不撤退,總的來說諸葛亮的第1次北伐是他離勝利最近的一次,只是天意不隨他願不得不,到了後期,就不是諸葛亮所能夠決定的了,明知不可為,但必須為之,,,總之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諸葛亮的個人政治抱負決定了他肯定要北伐的,第二就是與先主劉備的約定,導致他不得不違法,這兩個原因已經高出了諸葛亮所能決定的意志,他只能把北伐作為自己終身的一個實踐的能力,除非有大的變故,否則的話諸葛亮是真正的,死而後已呀。

  • 11 # 小約翰

    其實以諸葛亮的智慧,他早已經意識到了,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就已經明確的說出了蜀漢的困境:“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東漢末年天下分為十三個州,曹魏九個州,東吳三個州,而蜀漢只完整的佔領了一個州,所謂一礦打九礦,諸葛亮自己知道不可能打的贏。

    但是打不贏,也得打。

    換句話說,正是因為蜀漢和曹魏的巨大差距,才讓蜀漢政權不得不北伐,準確的說,叫以攻代守。

    在古代農業社會里,人口和土地是一個政權的絕對實力,人口越多,地盤越大,實力越強。以曹魏和蜀漢的實力差距,如果發展個十幾年幾十年,蜀漢被滅掉是早晚的事。之所以長達四十年的時間裡曹魏沒有南征,就是因為曹魏政權一直沒有喘息的機會,西線戰場始終處於防禦狀態,所以蜀漢才得以持續半個世紀之久。

    拿破崙說過:“最好的防禦是進攻”,這套理論對於諸葛亮來說再合適不過。由於蜀漢累年北伐,所以曹魏政權疲於應付,才一直沒有抽出手來養精蓄銳滅掉蜀漢。如果蜀漢政權偏安一隅的話,是斷然維持不了半個世紀之久的。

    除了軍事考慮外,還有更多的政治考慮。

    北伐中原,匡扶漢室是劉備立下的政治方略,是蜀漢政權的政治正確,這就註定了蜀漢不可能做一個偏安的割據政權。諸葛亮北伐,從道義上講,是完成先帝遺囑。

    更重要的,劉備進蜀,帶來了一大批文官武將,有從中原跟他南征北討的老部下,也有像諸葛亮這樣的荊州士人。這些人都在蜀漢政權居於顯赫要職,與益州本土計程車族有些很深的矛盾。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居於要職,就在於蜀漢沒有打算做一個割據政權,所以益州士族不可能全面掌控朝廷。而一旦放棄了“北伐中原”的大戰略,蜀漢政權則必然被益州土著所掌控。這些人對劉氏的江山沒有什麼忠誠可言,換個政權人家一樣在益州吃香喝辣,參見後來蜀漢滅亡前夕,以譙周為首的勸降派,就是這類人的典型代表。

    所以,諸葛亮北伐,既能緩解外部壓力,又能緩和內部矛盾。北伐的意義並不在成功不成功,而在於有北伐這件事,北伐本身,比北伐成功更為重要!

  • 12 # 瓜瓜十三叔

    根本的原因是一個博弈論的問題,所謂的“匡扶漢室”是個次要的原因,或者叫表面的原因。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東漢逐漸陷入了群雄割據的狀態,漢臣曹操逐漸成為了北方割據勢力中的一雄,公元196年,曹操把當時顛沛流離沒人搭理混到挖野菜充飢的漢獻帝迎進了洛陽,隨後遷都許昌,漢獻帝投桃報李,賜曹操節鉞[jié yuè](節鉞是封建帝國權力的象徵,皇帝多用黃色的節鉞,意味著生殺大權),在名義上節制東漢的諸臣,成為了東漢丞相,“奉天子以令不臣”由此開始。當時雖然軍閥割據混戰,但是名義都是漢臣,曹操由此取得了戰略制高點,到公元208年,曹操已經大體平定了北方的割據勢力。

    東吳的孫權也算一個比較幸運的人物,孫家世居吳地,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孫權的父親的孫堅召集了一千餘人參與鎮壓黃巾軍,由此孫堅逐漸成為了群雄中的一員,在公元191年,孫堅被暗箭擊中身亡。繼承其父事業的孫堅長子孫策又繼續征戰,初步奠定了江東基業,公元200年,孫策被刺客所傷,不久身亡,年僅二十六歲,臨死前將江東基業交於其弟孫權,由此孫權深耕江東,成為一方諸侯。

    與孫權和曹操相比,漢室(西漢和東漢)後裔劉備就混的“顛沛流離”了。劉備是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劉勝有一百二十多個兒子,到劉備這裡都過了300年了,所謂的漢室劉姓後裔從人數上多了去了,劉備與母親以織蓆販履為謀生手段,早已沒了所謂的漢室宗親的風采,然而劉備能在東漢末年能成為當時的一個“軍閥”,也足見劉備非凡人。但是劉備在開始真的是顛沛流離,公元184年黃巾軍起義後,劉備領著關羽和張飛一幫子人因鎮壓農民軍起義有功而被任命為東漢的安喜縣縣尉,191年被任命為平原縣令,後成為平原國相,漸成氣候。然而在當時的群雄中,劉備只是個“小軍閥”,數次被打成“光桿司令”,以小沛(今江蘇沛縣)為主要據點,先後投靠于徐州牧陶謙、曹操、袁紹。公元201年,曹操親自討伐劉備,劉備投靠了據守荊州的漢室宗親劉表,劉表讓劉備屯於新野以拒曹操,劉備這才算消停了幾年,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幫忙。公元208年,這時已經基本平定北方的曹操率20萬大軍南下,此時劉表病亡,劉表次子劉琮代立,遣使者投降曹操。就在該年,孫劉聯軍5萬與曹操的20萬大軍進行了著名的赤壁水戰,曹軍大敗,狼狽地回到北方從此不敢輕言南下,由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其實赤壁之戰中收益最大的是劉備集團,劉備當時的地盤是三方中最小的。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正式進入三國時期,公元221年,劉備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歷史進入了三國(220年-280年)時期。三國的特點就是這三家誰也吃不了誰,就是說魏蜀吳這三家從相對實力上來講保持著均衡,然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動態的,靜態都是相對的,均衡也是相對的。魏蜀吳這三家其實每一家的真實想法都是首先保證不被別家“吃掉”,最好是能吞併其他兩家,甚至一統華夏,但從當時這三國的實力上來講,其實誰都沒有一統華夏的絕對實力。公元223年,劉備去世,託孤丞相諸葛亮,蜀帝劉禪繼位,拜諸葛亮為相父,“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諸葛亮成為了蜀國的實際主政者。

    在這之後,諸葛亮以“匡扶漢室,統一中原”的旗號數次北伐曹魏,那為什麼非要北伐曹魏?可以這麼說,在劉備建立基業的過程中,劉姓皇族後裔的這個“漢室宗親”的身份為他助力不少,劉備終生也是以“恢復漢室”為己任,所以諸葛亮北伐曹魏“匡扶漢室,統一中原”也在情理之中。那為啥不是東征東吳呢?有人可能會覺得因為蜀國和吳國是聯盟關係。其實無論是匡扶漢室還蜀國吳國的聯盟關係都是次要的關係,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博弈論的問題。

    看一下三家的實力對比,曹魏據有冀州、幷州、幽州、徐州、青州、豫州、兗州、涼州、雍州等地,當時北方是全國的經濟重心,曹魏立國後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到公元236年,曹魏人口約440餘萬,常備軍約60萬。東吳據有揚州大部、荊州、交州以及廣州,面積廣大,但是當時的南方很多地方並未得到有效開發,公元236年吳華人口約240萬,人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常備軍約20萬。蜀漢據有益州、漢中以及西南的廣大地區,人口有100萬,常備軍約10多萬。所以從實力上來講,曹魏是老大,吳國是老二,蜀國實力最弱是老三,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於蜀國和東吳來講,最聰明的組合的就是老二(吳國)和老三(蜀國)聯合起來對付老大(魏國)。如果老二和老大聯合起來對付老三,那麼很容易乾點老三,那麼接下來老大就會把老二幹掉,同理假如老三和老大聯合起來對付老二,也很容易把老二給幹掉,那麼接著老大也會把剩下的老三給幹掉。那麼在這三方的博弈中,對蜀國和吳國最有利的選擇就是雙方結盟對付曹魏,曹魏只能單著,諸葛亮和孫權都不傻,雙方也是這麼做的,在赤壁之戰中他們也是這麼做的。

    公元221年,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同時為了奪回荊州,劉備禦駕親征大舉討伐吳國,東吳的孫權求和不成。諸葛亮知道勸阻不了當時正在氣頭上的劉備,對於東征吳國幾乎就是全程“黑著臉”,222年夷陵之戰中,蜀軍被吳軍擊敗,蜀軍受到重創,元氣大傷,吳國也實力受損,事後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正故去,否則必能阻止陛下東征之舉。”劉備去世,諸葛亮主政後,諸葛亮迅速修復了與東吳的聯盟關係,共同對抗曹魏。夷陵之戰使得蜀國實力受到重創,在三國中其實最有危機感就是實力最為弱小的蜀國了,與其坐以待斃等著曹魏的進攻,不如主動進攻曹魏,最好的防守其實就是進攻,諸葛亮透過數次北伐雖然沒有一統中原,卻有效地保證了蜀國的安全,然而畢竟還是實力決定一切,蜀國是三國中最先滅亡的,公元263年被魏國所滅。

  • 13 # 夏雨風

    諸葛亮最早答應劉備三顧茅廬的,就是"隆中策",願為復興漢室為己任。

    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一人擔負了興漢重任。在"安居平五路"、穩定西南邊境後,精兵簡政,一切安排就緒後,諸葛亮上了千古忠義第一表(前"出師表")(後"出師表有後人代作的爭議),請求北伐中原。

    劉禪先前是不大願意的,蜀國弱於魏國,怕打不過魏國,再損兵折將更難於防守。最終在諸葛亮的一再堅持下,才同意了。

    諸葛亮也知道魏強蜀弱,他才要訓練出一支精兵來征戰,他所制訂的戰術和進攻圖,都是能攻善守、進退自如的穩健有餘的。一般不會做孤軍深入、破釜沉舟般的一攬子買賣。

    諸葛亮要實現光復漢室的宿願,就必須保持進攻態勢,光是防而不攻,永遠不可能實現光復大任。而選擇防守為主,也是不可能確保蜀國長治久安。等到魏國安排妥當,主動攻擊,蜀國將處於更加被動的狀態。因此,以攻為守,是蜀國最好的防守。

    在進攻中,才能保持頑強的戰鬥力。一旦等到魏大陸部矛盾爆發,才有可能乘虛而入,爭取以最快速度肢解魏國,打敗魏國。

    諸葛亮一直保持著戰場主動權,將司馬懿龜縮在城中不敢放馬對決。直到魂夾五丈原,司馬懿觀察諸葛亮八卦陣型,仍不得不驚歎:"諸葛,神人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自駕遊,求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