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烏咪愛讀書

    老子沒有像孔子那樣,周遊列國傳播自己的思想,一般人都會想到的原因是:老子是“出世”的,孔子是“入世”的;老子淡泊名利,孔子微言大義;老子是形而上的,孔子是形而下的;老子獨家寡人空曠孤寂,孔子弟子三千前呼後擁;老子是周王室的官員,不能逍遙遊,孔子是“喪家犬”,可以任意行……

    這些比較來看不能說錯,但也未必都對,因為,老子和孔子同樣生活在春秋時代,同樣看到了社會的“禮崩樂壞”,同樣有著“救世”的理想架構,所以,認為老子很“出世”,有誤讀的地方;認為老子思想形而上,也有偏頗之處;認為老子職責所在的禁錮,更是忽略了春秋時代人員流動的頻繁性。

    我認為,老子沒有像孔子那樣奔走列國,廣而告之自己的治世良方,主要是兩人有著不一樣的政治方略,走了不一樣的路徑:一個“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一個“士志於道”恢復周禮。

    其一,“解題思路”不同

    天下亂了,怎麼辦?命題是一樣的,孔子認為是禮崩樂壞引發的,當務之急就是讓整個社會恢復到周禮的秩序中,重中之重是如何把自己獨創的、有突破性的“仁政”思想傳播應用,讓外在的政治秩序和內在的心靈秩序共同作用,使社會有序而平穩的執行。

    老子認為社會亂了,是因為人們忘記天道了,什麼是天道?老子本人的解釋,道,就是萬事萬物的本源。他認為天道就是人道,所以,在《老子》一書中,自然界中的水、鳥、草等事物,都是他用來類比人類現象闡述天道的工具,看似崇尚自然雲淡風輕的姿態下面,實質蓄謀著他的“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的政治理想。

    其二,關係攻略不同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儒士就是要積極主動的,通過實踐禮來實現仁,所以,孔子不斷的攜弟子頻繁周遊列國,“講在官府”、“教在民間”,傳播思想,有教無類,讓統治者自覺遵循禮,讓人人皆可為堯舜,發自內心維護社會秩序。

    而老子理想的政治秩序是“無為”和“不爭”,“無為”是手段,“有為”才是目的;“不爭”是方法,“無不為”才是結果。故而,如果老子到處跑著推銷自己的思想,就食言了“無為”和“不爭”,辱沒了“道可道,非常道”,也摧毀了“知道易,勿言難”等一系列思辨主張的自洽性,所以,老子用一種特別的,孤寂的方式,落實自己的思想,用超脫的“大智若愚”的狀態,詮釋“無為無不為”的治國執行規則的可行性。

    孔子和老子,一個奔走播撒,一個守靜致遠,其實,他倆都在身體力行著自己的思想主張。

  • 2 # 紅杉林書法與國學

    這是有當時的歷史條件決定的,首先老子比孔子大,且大的多,當時老子學問大,被周朝所看上,也就是說老子有伯樂,直接被聘任,而老子在為人處事這一塊知道自己作為文人的弱勢,不擅長交際與揣磨人的心理。自己也不願在朝廷中受到爭吵與排擠,便主動請求隱退,鑑於老子的學問之大,皇上沒有批准,故老子被安排到國家圖書館做了館長,他可以認真鑽研學問,而不是人與人的爭鬥。所以日子還算安逸,吃著皇糧,幹著自己想幹的事,可以說有種愜意的感覺。

    而孔子則不同,當時齊魯交戰,地方小國爭戰,使孔子沒有機會走出去,而孔子父親是當官的,所以自己從心底是想當官,可謂是雄心壯志,躇躊滿志,而年輕的孔子不夠成熟,鋒芒畢露,致使各國的官員包括君主們對孔子是又敬又怕,致使孔子一次又一次受傷害,孔子周遊列國的行為其實目的並不是講道,而是想謀一職位,有所作為,而世界好像偏要與他開玩笑一樣,屢屢受挫。在周遊列國的路上,孔子便與弟子們講學,宣傳禮義仁智信等。

    老子不想當官卻做了官、孔子想要做官卻次次受挫!

  • 3 # 阿奇的文化探祕

    老子思想的特點具有精神性和私人性,而孔子思想的特點具有實踐性和公眾性;老子的思想直接指向人心,而孔子思想的落腳點在具體的制度。這兩點不同,決定了他們不同的人生軌跡。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論六家要旨時說得明白:“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他對道家評價極高,他認為道家繼承了“大道之要”,而儒家則會造成“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不是天長地久之道!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老子不認為孔子主動作為就會帶來什麼積極的改變,他認為“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老子不會周遊列國,倒不是因為他在體制中(圖書館館長),主要原因還是道家思想的精神性和私人性。

  • 4 # 東江時話

    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吧——

    第一、與老子的地位有關。老子在當時的各學術門派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按今天的話說就屬於“學術泰斗”,就連孔子也十分尊重老子,還親自登門向老子請教學問。孔子對他的弟子說:“老子的學問非常高深莫測,就像龍一樣可‘乘風雲而上九天’ ”。老子的思想經口口相傳已在各諸侯國中產生深遠影響,並不需要再進行廣泛的遊說。

    第二、與老子的思想有關。老子的思想核心要義就是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不與人爭。老子強調“不言之教”,不主張大張旗鼓的宣揚,而是強調“無為之益”,所以老子也就沒有周遊列國的想法和必要啦。

    第三、與當時社會大環境有關。春秋時期,周天子已開始名存實亡,各諸侯國眼裡看見的只有權力,算計的都是權位,需要的都是權謀之術,不論是老子的思想還是孔子的思想,在那個諸侯爭霸的亂世,根本不會有人重視。老子大概也是看到了這些紛紛擾擾,也就不想把他的思想強加於人了,這也恰恰符合他“無為”和“不爭”的價值理念。

  • 5 # 星樹

    老子和孔子走的人生之路是不同的

    這兩位老人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發展 他們影響了後世無數代人

    老子是出世的 不太注重參與社會 老子在工作的時候 一直是默默無聞的 我想他老人家可能也很想享受那種默默無聞的人生狀態吧

    孔子是入世的 這位先賢一直致力於讓世界美好起來 他不斷的在當時的各個國家宣傳自己的仁義思想 雖然一直成效不大 但他並未放棄

    孔子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自己的價值觀 踐行自己的思想 他是積極面對人生的 雖然他知道人性有很多的問題 比如貪婪 好色 自私 等等

    世界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遺忘兩位偉大的先哲 相反 我們更加喜歡他們了

    老子的無為 淡泊 不爭名利是我們的追求 是我們的思想上的指導

    孔子積極的人生觀 仁義觀 君子理念也是我們寶貴的思想財富

    兩位賢人的思想方式不同 人生走向不同 但留給後人的財富是相同的 都是偉大的先哲 都是我們中華文明重要的奠基人

  • 6 # 字字之名

    這也側面的說明了老子對孔子孜孜以求的恢復周禮的想法並不認可,知道孔子的儒家學說難以在當時得到尊行。所以最後老子也就避世而隱居了。雖然老子不求名不求利,但他還是覺得他的思想應該讓世人知道,所以在隱居之前為世人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真經,讓世人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體會老子所闡述的微言大道。

  • 7 # 詩泉虎詠

    他崇尚清靜無為,講得是有緣人得道,當然不會像孔子一樣急功近利。

    另外,道家主張出世修行,如果也去周遊列國,就和儒家一樣入世了,不合道法自然的原義。

  • 8 # 戰略幾何

    老子帶的是流水弟子,孔子的弟子終身追隨孔子!孔子完全走了一條和老子完全不同的路線。孔子一生三次想向老子問道,都是老子批評孔子,可孔子對老子的道佩服之極,稱之為龍!孔子當年辦學相當於辦了一所喪儀公司,這個說法民國時期的劉起紆老先生就考證過!

  • 9 # 大庸臣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與儒家的入世相比,道家文化的核心,就是出世。

    想當年老子西出函谷關,當時關尹看見此人乘青牛而來,而且又伴隨著紫氣東來,覺得此人非同凡可,並要求此人留下一些經典著作,才放此人出關,這就有了我們現在的《老子》,又名《道德經》。

    連這樣一份鉅作都是別人挽留下而有,可見老子及其道家思想是何等的,不追求名利,淡泊名利。

    他們只求這輩子低調,做自己的事,正所謂,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大概是這麼想的,我的思想,你們能懂就懂,如果不懂,那就算了,我也不強求,順其自然吧!

    至於名與利,隨他去吧,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灑脫、率性正是老子的真實寫照!

  • 10 # 飄1962

    孔子的思想是入世思想,為了推銷這一思想,當然要周遊列國,推銷自己。

    莊子是出世哲學,不屑於周遊,他的志向在於世外。

    莊子在他一則叫《惠子相樑》寓言中說,他的朋友惠子在樑國為相,他去看惠子,有人知道了這訊息,告訴惠子,說莊子要來樑國為相,嚇得惠子草木皆兵,派兵在樑國搜莊子三天三夜。莊子知道後,依然去見了惠子,說,南方有鳥曰鳳凰,志高存遠,飛往北海,而貓頭鷹只吃腐鼠,看見鳳凰飛過,非常不理解鳳凰……

    莊子非常瞧不起孔子,所以投師於老子學說,超然於物外;孟子崇尚孔子,則投師於儒門,跟孔子一樣,到處推銷自己,卻推銷不出去,只好專心授業解惑,並時而找莊子論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純的人看什麼書才能頓悟人性的黑暗和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