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醫生張彥平

    這種情況不屬於精神病,而是“神經症”,具體來說,是“疑病症”。

    疑病症的主要表現就是總懷疑自己某一器官或某一部位有病,且經過多家醫院,多次醫學檢查均查不出器質性病變,但患者本人仍然堅信自己有病。並因此情緒低落,甚至不惜代價要求到更高一級醫院和找名醫進行診療。

    我曾經開玩笑說:“這些人是看病專業戶,為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高階幹部,老是懷疑自己的心臟和血壓有問題,從市級醫院到省級醫院再到北京找專家就診,都說他沒問題,但他還是不放心,希望去美國看病,到我這兒來的時候,帶了一行李箱的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

    這些人一般性格比較內向,且做事追求完美,凡事比較認真,愛鑽牛角尖,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一根筋”。

    當他的外部世界諸如事業,家庭面臨挫折時,他的注意力就開始轉換成對自己身體內部的過分關注,從而導致“疑病症”的產生。

    臨床上使用小劑量抗焦慮和抗抑鬱藥物治療,再輔以心理疏導,一般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2 # 我說精神

    總是堅信自己某個部位有病,每家醫院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但就是不信,我覺得很可能是精神障礙的一種——疑病症。

    什麼是疑病症

    簡單的說疑病症就是堅持的認為自己患有某種嚴重的疾病,並因此反覆到醫院進行檢查,即使檢查結果完全沒有問題也不會相信醫生,只是固執的認為醫生還沒有查出自己嚴重的疾病。疑病症可以表現為某一固定部位的疼痛或者功能障礙,或者堅信得了某種確切的疾病,也可以表現為無法用言語形容的身體不適感(無法言明不適的性質、位置、出現時間)。

    曾經我的一個疑病症患者因為堅持認為自己有病,反覆到醫院找當初給自己檢查的醫生要說服,非說醫生給自己檢查錯了,或是隱瞞了自己嚴重的病情,最後鬧的醫生只能躲在診室桌子底下不敢見她。

    國內報道的疑病症發病率在1%~2.6%左右,而國外的疑病症發病率起碼要在4%以上,原因並不是中國國民素質更好,而是包括綜合醫院門診醫生在內的很多人缺乏這方面知識,也缺乏這樣的診斷思路,患者往往可能會經歷漫長的診斷和治療後才會被非專科醫生介紹到精神專科醫院去進行進一步診斷治療。

    給你同事的幾點建議

    當然,你是很難說服同事的,相信這一點你也已經知曉了,如果可以,告訴他他的病只有精神專科醫生能治,不要說疑病症,就說是一種軀體形式障礙,需要專業的治療,說你可以去問問,只有精神科才能治療軀體形式障礙。

  • 3 # 心腦血管醫生羅民

    你不是他,你如何明白他的感受?

    這名患者查的部位確實是正常的,但這不代表他說謊,他並不是精神病!

    我們先來分析下這名患者的經歷,患者自述某個部位有病,這是患者的主觀說法,在我們醫生看來,這種形容是有問題:“患者想說的應該是某個部位存在異常症狀,或疼痛、或不適”,但患者的醫療常識不夠,他某個部位疼,就單純的認為這個部位有病,就會去醫院進行檢查,企圖查出病變原因,但結果醫生告知他一切正常,但他確實能感覺自己有明顯的異常症狀,所以他覺得這個醫院不行,然後就輾轉了無數醫院做相同的檢查,結果也就一切正常。

    這名患者也許只是缺乏醫療常識,做錯檢查了

    我們拿胸痛作為例子,這名患者如果感覺到的疼就是胸痛,那麼作為一個缺乏醫療常識的患者,他會懷疑自己患有心臟類疾病,那麼他去醫院會去心臟內科,作為內科醫生不會很少會直接考慮其他問題,尤其是患者本身懷疑心臟病的情況,那麼醫生可能會讓患者做心電、心彩、CT等檢查,如果患者不是心臟類疾病導致的胸痛,那麼就會被告知一切正常,而患者回家後依然被胸痛困擾,就會懷疑之前是不是醫生不行,然後就會去其他醫院檢查,這樣也就造成了每家醫院檢查都正常的結果,但患者確實存在特異性症狀,也一直被困擾。

    而疾病和症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疾病可以提示症狀,但症狀很難確診疾病,還拿胸痛做例子,造成胸痛的可能有心絞痛、心梗、心肌炎、肺癌、氣胸、肋間神經炎、食管反流等疾病,這些疾病的確診所需要的檢查有所交叉,但也有所區別,其他症狀也是同理。

    綜上所述,這名患者現在不一定是精神病,可能只是一位飽受折磨卻不被理解,求醫無門的可憐人,自己的難受只有自己知道,其他人不僅不理解,還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長期如此,反而真的可能患有精神病。

  • 4 # sj4507

    嗯 是精神類的疾病 ,我母親在10年前就這樣子的,懷疑自己得了胃癌,怎麼檢查都是正常的,最嚇人的就是她能想吐就吐,感覺就是大腦不受控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日本人把軍官稱呼為“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