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以史為鏡正視歷史同學
-
2 # 愛歷史的三哥
一是長江天險,二是滅蜀後的魏國政局不穩!司馬氏急著篡權,也無暇徵吳,國內的毌秋儉,文欽,諸葛誕,都舉行了大叛亂,反對司馬氏!最後等到司馬炎稱帝后,晉國政局穩定才開始大舉徵吳
-
3 # 佈雷桑秀策醬
三國曆史魏蜀吳三國爭霸,三國後期,司馬昭獨攬曹魏大權,並於263年派鍾會、鄧艾討伐蜀國,鄧艾率領大軍偷渡陰平姜維等人無力迴天,鄧艾兵臨成都城下,消滅了蜀漢政權,後主劉禪開門投降。
在蜀漢滅亡之後的公元266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建立的西晉正式取代曹魏,促使魏蜀吳三國只剩下東吳了。而到280年才南下進攻東吳,並徹底統一了全國。
從實力上看明顯弱小西晉的東吳直到公元280年才正式滅亡,在蜀漢滅亡後,東吳獨自支撐了堅持了17年之久。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司馬家西晉取代曹魏,客觀上東吳喘息之機
西晉取代曹魏,曹奐禪位於司馬炎,改元泰始。司馬氏需要應對曹魏勢力的反撲,還要需要安撫剛剛進攻下的蜀漢。剛剛建立的西晉王朝,如果立足未穩就對東吳發動戰爭,很有可能還要面臨蜀地叛亂的問題,只有後方穩定了,才能夠安心的征討東吳。
2、東吳軍力強大
曹魏政權雖然國力強,但是由於位於北方。東吳政權的總兵力有20多萬,與曹魏能夠調動的兵力相當。再者吳國還有像丁奉、陸抗這樣的名將頗多。在長江之險的基礎上,東吳還有一支經驗豐富的水師,這不僅是其可以取得赤壁之戰勝利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可以抵抗魏國多次進軍的基礎。
3、西北少數民族的牽制
曹魏(西晉)雖然國力強,且處於中原正統,但他對付蜀漢和東吳之外,還需要防禦草原遊牧部落。公元270年,西北的鮮卑酋長禿髮樹機能作亂,秦州刺史胡烈出兵進剿,反被鮮卑人所殺。整個西北地區為之震動,都督雍涼州諸軍事的扶風王司馬亮救援不力,被皇帝免職。此後西晉投入了較大的兵力,付出了大批國力軍力財力,才鎮壓了西北地區的鮮卑勢力。司馬炎在稱帝后主要工作為休養生息、恢復生產,同時對付北方鮮卑、羌、匈奴等少數民族騷擾,不得不把精力集中於北方。
回覆列表
264年蜀國就滅亡了,280年東吳才滅亡,中間隔了17年。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其實有一定的偶然性,跟東吳沒有什麼關係,只和晉朝內部有關係。而且跟我們中國近現代也有一個時期有點類似,下面我跟大家來說一說。
首先滅了蜀國以後,看看晉朝都發生了什麼!
1司馬昭突然死了,司馬炎上位。一個朝代頻繁更換帝王是很危險的,需要一定時間來鞏固。
2司馬炎上位以後,發了洪水。需要開啟倉門拿糧食救災!沒有糧食打什麼戰呢?又過了幾年發生了特大旱災,又拿糧食救災!這又當誤了幾年恢復生產。
3司馬炎這時候在對西北用兵,西北發生了叛亂。鮮卑禿髮樹機能起兵反晉,剿滅西北前後大概也用了10年時間,無暇顧及南邊的吳國,西北收拾完了才對吳國用兵,用時4個月完事了!
其實日本跟中國也有這麼一段歷史。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以後實力逐漸和清政府縮小甚至超過清政府!日本天皇就提出了向外擴張,發展大陸的想法,目標就是中國!中日甲午戰爭的聯合艦隊每一隻艦隊都是針對清政府的北洋水師的。1895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白銀。這2億兩白銀直接刺激了日本政府的經濟,也刺激了日本政府的野心!那為什麼1895年甲午戰爭贏了以後,接近瘋狂的日本一直到1931年才再次侵虐中國呢?中間這幾十年日本發生了什麼?
1日本跟北方的戰鬥名族打了一架,雙方元氣大傷,日本小勝!日本以為沙俄和清政府一樣好欺負,就提各種條件賠錢割地等等!結果戰鬥民族說,要錢沒有,要不然就再打一戰。這時候日本慫了!本身日本就貧瘠,這一仗下來一毛錢好處沒拿到,還元氣大傷!
2一直到1912年才緩過神來,沒想到他們的明治天皇又死了,舉國悲哀,新上來的天皇沒多久又死了,到1926年才穩定下來。
然後就跟張作霖周旋,炸死張作霖後才發生1931年的918事變,緊接著就是七七事變。然後日本以為中國和以前的清政府一樣,把你打趴下了你就得投降,就可以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沒想到中國死撐住了,日本等不及了,開始對東南亞國家作戰,這傷害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益,所以被迫要把美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炸了,美國參戰,日本完蛋!
這段近代日本侵虐中國的歷史,是不是和司馬炎滅吳國有點相似?其實跟被侵虐人沒有多大的關係,只是親虐者內部發生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