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耶格李立清Tammy
-
2 # 漫時光裡的雜談間
提問者侷限在了經濟獨立和婚戀生活這兩方面。而財商和情商定義的範疇大大超出了提問者所指。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財商,什麼是情商。這兩個詞是在什麼背景下誕生的。
財商:本意是“金融智商”,英文縮寫FQ,指個人、集體認識、創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包括觀念、知識、行為三個方面。財商包括兩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確認識財富及財富倍增規律的能力(即價值觀);二是駕馭財富、正確應用財富及財富倍增規律的能力。
情商:EQ指情緒智力,它由五種特徵構成的: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 情商越來越多的是被應用在企業管理學上。對於組織管理者而言,情商是領導力的重要構成部分。
由此知道所謂“財商”指的是金融智力,“情商”指的是情緒智力。
兩者本身相輔相成,互為體用,缺一不足以成事。
其實,我思索,提問者要問的核心問題不是財商和情商。而是經濟獨立和婚戀情感發生衝突時該傾向於哪方面?
經濟獨立很容易達到,不需要高財商,自食其力,勤奮即可經濟獨立。當然它也是生存的前提。
婚戀情感是靈魂歸屬問題,人活著的精神需求,也是最基本需求之一。
一句話概括:“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為了吃飯。”
-
3 # 肖鴻志
人有三商:智商,情商和財商。
智商讓你聰明,情商讓你能幹,財商讓你富有!
唯有財商讓你學會駕馭財富,成為金錢的主人!
-
4 # 寰宇同此涼熱
首先作為我個人認為財商和情商都是西方式的“洗腦”式造詞。
這兩個詞出現在現代漢語有點晚,是真正的新詞兒。
財商(Financial Quotient)一詞是美國作家兼企業家羅伯特.T.清崎(Robert T. Kiyosaki )在《富爸爸窮爸爸》提出來的;情緒商數(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簡寫成EQ),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彼德·薩洛維於1991年創立,屬於發展心理學範疇。
諸如此類,現代漢語還可組出像:
逆商
德商
膽商
心商
志商
靈商
健商
性商
輿商
.......
這些新詞兒,大概齊您也明白這些意思,實際上就是各個細分領域的嘴炮們開發出來的玩意兒,搬磚賺點兒,也挺難為人的。
論文字磚頭,任何詞兒都有文化特性,也許還有古代、近代、現代、後現代的磚頭味兒,帶上文化,就不能不提膚色和種族了,這要扯出來,到玉皇大帝三十三層天宮上講一個月也沒結論的,順便說,天上一月,地上就三十年啦。
一說財商,立馬就有現代化味道啦!
古代的地主是沒財商的,拿地主們發財的路子到美國去恐怕會破產充公,反過來說,拿美國發財的手段到中國來淘金,恐怕脫光了褲子也回不到西海岸。
這就說明白了,所謂的“財商”是有時代性和區域性的,也許還有點階級性。
當你是個無產階級的時候,擁有“財商”的資本家們是你想跨越的巨大壁壘,而那些“財商”對你來說是極大的嘲諷,一個無產者的財技會讓你更加鋌而走險,踏上永遠的不歸路,這時候什麼“商”都是零的啦。
當你是個資本家了,自然就“財商”很高哈,也不用問什麼財商好,還是情商好這類問題的哈。
“情商”如果是指情緒控制能力的話(發展心理學觀點),這種能力倒是沒有時代侷限性和種族區別的,換句話說,這種能力具有“普世化”價值。如果按照這種理解:
什麼諸如
逆商
德商
膽商
心商
志商
靈商
健商
性商
輿商
......
等等
都屬於情商啦。
這麼多商,你來說說,誰更重要。
要我說哈:
古今中外,
什麼商都不重要,
你自己最重要
......
回覆列表
情商更重要
財商就是90%的情商加上10%的財務技術資訊。16世紀鹿特丹的人類學家伊拉斯謨曾經寫過一篇關於理智和情感之間長期對立關係的諷刺性小說。在他的文章中,他用24:1的比率說明情感大腦與理智大腦的力量對比。換句話說,情感處於主要地位,情感的力量是理智的24倍。
——《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