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欄杆拍遍

    這個問題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實這個裡面是有爭議的。

    現在我手邊有兩本書,一本是嶽麓書社1938年10月第1版,1994年3月第7次印刷的《史記》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2002年3月第4次印刷的《漢書》,兩本書上的記錄是有區別的。

    《史記》上是這樣寫的:“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陽。”《漢書》上則是這樣寫的:“擇良日二月甲午,上尊號,漢王即皇帝位於汜水之陽。”不知道你看出其中的差別了沒有,兩書中有兩個關鍵的字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氾”(fàn),一個是“汜”(sì)。

    真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氾水在定陶,汜水在滎陽。究竟哪個是對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別?

    有人認為,司馬遷最初寫的是氾水,但是後人抄寫的時候出現了錯誤。也有人認為最初寫的是汜水,竹簡磨損或至謄抄錯誤。

    我剛在網上搜了一下古詩文網和國學網,結果差不多是一樣的。《史記》都作“氾”,《漢書》國學網簡體版作“汜”,正體版作“氾”,《資治通鑑》都作“汜”。司馬遷如果知道了非氣得吐血不可。

    聯絡上下文,就會知道,劉邦在之前去了定陶。當時項羽已死,項羽的封地魯縣始終久攻不下,劉邦帶領諸侯兵到魯縣拿項羽的首級給魯縣父老看,魯縣乃降。隨後命人將項羽葬於谷城(今泰安市東平縣)後,他趕往定陶,奪了韓信的兵權。正月,群臣請上尊號,二月甲午即位。五月之前,西都洛陽。

    從時間上來看,應該是都不能排除的。兩地相聚大約200公里,劉邦似乎沒有在定陶長期逗留的理由。滎陽的成皋是劉邦的大本營,他在這裡即位也似乎更加合理些。

    但是司馬遷在《史記·叔孫通列傳》中還寫了一句話:“漢五年,以並天下,諸侯共尊漢王為皇帝於定陶。”這一句話實際上點名了氾水之陽的位置。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據劉邦稱帝應該不超過100年(司馬遷死於公元前90年),高祖登基的地方在當時不但是家喻戶曉而且應該是光輝而偉大的,這個司馬遷會搞錯?即便一般老百姓不知道,司馬遷作為太史令,也是應該知道的。何況他早年曾經“西至崆峒,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他不可能沒聽說過這件事就下筆。

    總之,這兩個字如果不注意的話很容易搞混,我剛開始的時候也一直讀的是汜水之陽,後來才知道是氾水。史書上記載的差別應該是後人謄抄錯誤所致。所以我認為應該是在定陶即位。

  • 2 # 劉大媽說三農

    大家都知道,從理論上來說,皇上應該是一個國家權力最大的人。不過,很多時候也出現過太后專政,或者是太上皇專政的情況。那麼這個"太上皇"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其實這還跟劉邦有關。

    我們先來說一下劉邦,其實他的歲數和嬴政差不多,只比嬴政小三歲。當時嬴政已經當上了皇帝,他還只是一個混混,最多就是混到亭長的位置。他整天遊手好閒,和那群狐朋狗友玩玩鬥雞什麼的,不幹正事兒。而且還經常去勾搭一下小寡婦什麼的,當時他和一位姓曹的寡婦還偷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齊王。不過,就是這樣的一個流氓,卻被呂太公給看上了,呂太公覺得他這人非常不錯,非要把女兒嫁給他。

    當時的蕭何是劉邦的上司,他也非常看重劉邦,劉邦提出什麼建議,蕭何都會很認真的聽取。秦始皇要興建樓閣,就從各地徵招壯丁。這劉邦也奉命押送這些壯丁上路,後來因為天氣有變耽誤了行程,劉邦知道這要是去了的話,是有按死刑處理的。這個時候,很多人都主張造反,劉邦一合計,也直接一拍大腿"反了"。劉邦此人雖然沒太大的本事,但是挺會看人,而且也特別會用人,所以這一路走來,雖然磕磕絆絆的,但是最後還登了皇位。

    國家安定之後,要開始文治了呀!於是大臣們讓劉邦學習秦朝的禮法。大家都知道,這秦始皇在登位之後是將權力牢牢的抓在手裡的,而且非常強調自己的威嚴。於是,劉邦在登上帝位之後也做了規定,所有人見了皇帝都要跪拜。不過那個時候,劉邦的老父親還在世,按照古代的孝道來說,這父親是萬萬不跪兒子的,否則兒子會折壽。

    這確實讓人犯了難,後來劉邦想出來了一個主意,直接給他的老父親封了一個職務,有點像今天的公務員,而這個職位的名字就叫做"太上皇",也就是皇帝的父親,和皇上一樣尊貴,但是卻不掌握實權,官職比較高,不用向自己跪拜,這也解決了作為皇帝的兒子要不要跪拜父親的問題。後來"太上皇"這個稱呼就一直被後世沿用。很多朝代比如說唐朝、宋朝等都延續了劉邦的經驗,給老皇帝安排了一個很體面,而且也不尷尬的位置。不得不說,在這方面,劉邦確實有些小聰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君威和昂科威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