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連一個縣令都當不好,為什麼人們說他有奇才。他並沒有出色的計謀記錄和排程軍隊的記錄。難道他真的是徒有虛名嗎。請給我只參考歷史,不要拿《三國演義》來進行討論。
-
1 # 李括紙上
-
2 # 京華媒體人
龐統(179—214年),字士元,綽號鳳雛,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三國時期劉備部下著名的謀士。
三國時期,英才輩出。劉備因為一直缺乏為其出謀劃策的謀士而顛沛流離,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根據地。
這時候,龐統走進了劉備的視線。剛開始劉備看龐統長相醜陋,只是讓他在耒陽當了一個縣令。
後來張飛巡查到耒陽,發現龐統是個人才,堪當大任,就帶他來見劉備,再加上又有諸葛亮和魯肅的極力推薦。
魯肅寫信給劉備,推薦龐統:“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三國志·蜀書·龐統傳》
於是,劉備召見了龐統,兩人談天論地,劉備感覺龐統確實有大才,對他頗為器重。任命他為治中從事,和諸葛亮一樣同為軍師中郎將。
積力勸說劉備西取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奉益州牧劉璋之命到荊州,請劉備入益州共拒張魯。法正私下向劉備獻祕計,勸說劉備藉機謀取益州。劉備猶豫再三,不能決斷。
龐統進言:“荊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且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展。益州戶口百萬,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如果真能奪取此地,以為根基,當可成就大業。”
劉備仍然擔心:“如今與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寬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詐,我便忠誠。凡事與他相反,就有可能得民心、有成就。況且劉璋與我同宗,如今為得益州,失信於天下,能行嗎?”
龐統說:“如今正當亂離之際,凡事不能墨守成規,要隨機應變。況吞併弱小,攻擊闇昧,逆取順守,報之以義,正是古人所重視的。事定之後,給劉璋一塊封地,還有誰能說您有負信義呢?現在不攻取益州,到時候就會被別人佔了先機。”
劉備認為龐統說得有理,就決定留諸葛亮、關羽等鎮守荊州,自己帶著龐統、黃忠和魏延等將領,率領數萬兵士進入益州。
出謀劃策,助劉備取益州剛入益州之時,龐統曾獻計直接拿下劉璋,速取益州的計謀,被劉備否決。後來劉備率軍停在葭萌關,廣樹恩德以收民心。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劉備在葭萌關屯駐已經一年,認為時機成熟,就藉口劉璋不給足糧草和士卒,準備攻打劉璋。
劉備問計於龐統,龐統就向劉備獻上三條密計:“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沉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久矣”《三國志·蜀書·龐統傳》
劉備覺得上策太急,下策太緩,中策比較穩妥。劉備依計而行。斬楊懷高沛,揮兵直指成都,一路勢如破竹,所經過的地方都順利攻克。
可是,在包圍雒城(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被流矢射中而亡,死時三十六歲。
落鳳坡英年早逝
龐統英年早逝,實屬可惜劉備一生,知人善任,可與曹操媲美。從他重用龐統時言聽計從,到失去龐統時的痛不欲生,可見龐統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
劉備重用,諸葛亮和魯肅大力推薦,張飛又推崇,所以龐統絕不是像趙括那樣的紙上談兵,而是確有真才實學。他是間接幫助劉備奪取益州的大功臣。
劉備每次提到龐統,都會痛哭流滴,可見劉備對失去龐統是多麼的悲痛。
龐統死後,劉備不光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諫議大夫。還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諡號為靖侯。龐統是劉備在世時唯一有諡號的大臣。連法正都沒有這樣的待遇。由此可見,龐統在劉備心中的地位確實很高。
-
3 # 書劍談
很多歷史人物往往被稱之為奇才的,其實都有藝術的加工成分。不論《三國演義》,以一些相關的歷史書載判斷,龐統還真不是紙上談兵的“趙括”
不過從他弱冠之年,跟水鏡先生司馬徽暢談一日夜的情況,說明龐統肚裡有貨,嘴上善辯。也因這次交流,龐統也被水鏡先生交口稱讚,稱為“南州士之冠冕”。
當然,這位水鏡先生也是在志書中被稱“”清雅有知人鑑”,可見其並不是恭維,還是基於自己良好的識人之才對龐統做出比較客觀的評價。 顯然,作為第三方評估,龐統有大才那也是並非誇張的
後來。劉備收到魯肅及諸葛亮的推薦,親自考察,“大器之” ,對他的親密程度僅次於諸葛亮,作為一種重視,劉備給予他的官職與諸葛亮都是軍師中郎將就可見其口才是絕厲害的。這一點又彷彿讓我們看到那個舌戰群儒的諸葛亮的形象也是如此。
也是因為龐統的正式進入劉備的指揮部,在這個極具語言力的謀臣主張下,劉備才真正下了決心入益州(也許劉備本就想入,只是欲情故縱,為了保持一個不忍取本宗地盤,仁厚之君的人設,讓龐統背個鍋也無妨)
統曰:"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備遂行。
而龐統用謀則有點不拘一格,簡單的說就是陰招損招毒招一起來。
劉璋與劉備涪城見面,龐統就獻計劉備讓他抓劉璋,說這樣可以不用刀兵就可以取益州 ……劉備沒有聽從。
劉璋歸成都,龐統就建議劉備"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最終劉備沒有使用這條計策,而是使用了龐統同時給出的所謂“中計”。
從這些計謀來看,往往都屬於速成之法,可見,龐統的性格中確實有著衝動,冒進的缺點,這也導致了後來他的中箭而亡。
也因如此,魏國傅巽將龐統稱作“半英雄”,意思就是不完整,有缺陷的人物
另外與龐統不太對付的張存曾在龐統死後,評價說"統雖盡忠可惜,然違大雅之義。”意思就是說,龐統這人出謀劃策行事,並不怎麼高尚,地道,不仁義啊。
結語可見,龐統並非紙上談兵之人,只是他的性格有些冒失衝動。對於劉備的出兵奪取益州的過程中,龐統還是起了相當作用,中間也出過不少良策。只是顯的不夠仁義,有點不擇手段的感覺。
可見,龐統還是有大才,有決斷但又是有不少缺點的蜀漢功臣。
試想,如果他真的是那種誇誇其談,人如趙括者,怎麼在蜀書中與法正同傳?而且僅在蜀漢臣子中諸葛亮與五虎之後立傳?劉備怎麼每每念及他時,都痛哭流涕?
先主痛惜,言則流涕 《三國志.龐統法正傳》
參考資料《三國志》等
-
4 # 凌煙歷史社
三國時期的鳳雛龐統是真的才能出眾,他深謀遠慮,赤壁之戰中,他提出“連環計”,使曹營被燒,幫助周瑜大獲全勝,以及後來獻計劉備奪取益州就是最好的證明。
龐統曾隱居在江東一帶,連當時素以識人著稱的司馬徽也非常欣賞他,魯肅將他引薦給了周瑜,赤壁之戰中,他提出“連環計”,使曹營被燒,幫助周瑜大獲全勝。周瑜死後,他又被魯肅舉薦給了孫權,但孫權看他其貌不揚,就輕視他,同時厭惡他的高傲自滿,一直都沒重用他。
後來魯肅寫信給劉備,極力向劉備舉薦龐統,信中說:“龐統不是管一個縣的百里之才,而是能當治中、別駕的人。”諸葛亮也再三勸說劉備重用龐統,於是劉備又見了一次龐統,和他一起商討天下大事,才發現他才識過人,深謀遠慮,從此對他刮目相看,並立即封他為治中從事,沒多久又封他為軍師中郎將。
而最能體現他才能的事件是他獻計給劉備,幫助他奪取益州。211年,益州牧劉璋命人去荊州接劉備到益州,邀請他一起抵抗另一隻割據勢力張魯。劉備猶豫不決,而龐統則覺得這是佔領益州的最好機會,因此他對劉備說:“由於戰爭的摧殘,如今荊州荒涼、破敗,很多百姓都遠走他鄉。況且孫權駐守在東邊,北方的曹操也是覬覦多時,因此荊州並非久居之地。益州人口有百萬,土地廣闊,資源豐厚,若能佔領此地,一定能成就大業。”
劉璋和劉備在涪陵會師後,龐統獻計說:“現在找準時機拿下劉璋,就可不會一兵一卒佔領益州了。”可是劉備認為剛到別人領地,還沒有恩德信義,得不到民心,所以沒有下手。
劉璋接待了劉備,給他準備了兵馬物資,讓他駐守戰略要地白水關,並命他率軍攻打張魯,自己返回了成都。劉備率領部隊去了白水關附近另一個重要關葭萌關,沒有馬上去洗衣機張路,而是養精蓄銳,樹立威信,籠絡民心。一年後,龐統又向劉備獻策,說道:“我們應該暗中徵選良將,晝夜趕路直取成都,劉璋無作戰能力,平日又沒做好防禦工作,倘若我軍突襲定能佔領益州,這是上策;劉璋的良將楊懷、高沛手握精兵分別駐紮在附近,主公若藉口回荊州,兩人仰慕您必會親自來送行,我軍便可趁機拿下他們,接著收編他們的部隊攻取成都,這是中策;撤兵至白帝城,使他和荊州成一條戰線,接著再襲擊劉璋,這是下策。無論採取哪一種策略,都決不能再拖延下去,否則凶多吉少。”
-
5 # 赤壁周郎x
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龐統自評: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陳壽: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司馬徽:①南州士之冠冕。德公誠知人,此實盛德也。②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魯肅: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楊戲《季漢輔臣贊》:軍師美至,雅氣曄曄,致命明主,忠情發臆,惟此義宗,亡身報德。
諸葛亮: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
習鑿齒:夫霸王者,必體仁義以為本,仗信順以為宗,一物不具,則其道乖矣。今劉備襲奪璋土,權以濟業,負信違情,德義俱愆,雖功由是隆,宜大傷其敗,譬斷手全軀,何樂之有?龐統懼斯言之洩宣,知其君之必悟,故眾中匡其失,而不脩常謙之道,矯然太當,盡其蹇諤之風。夫上失而能正,是有臣也,納勝而無執,是從理也;有臣則陛隆堂高,從理則群策畢舉;一言而三善兼明,暫諫而義彰百代,可謂達乎大體矣。若惜其小失而廢其大益,矜此過言,自絕遠讜,能成業濟務者,未之有也。臣鬆之以為謀襲劉璋,計雖出於統,然違義成功,本由詭道,心既內疚,則歡情自戢,故聞備稱樂之言,不覺率爾而對也。備宴酣失時,事同樂禍,自比武王,曾無愧色,此備有非而統無失,其雲‘君臣俱失’,蓋分謗之言耳。習氏所論,雖大旨無乖,然推演之辭,近為流宕也。
袁巨集:士元弘長,雅性內融。崇善愛物,觀始知終。喪亂備矣,勝塗未隆。先生標之,振起清風。綢繆哲後,無妄惟時。夙夜匪懈,義在緝熙。三略既陳,霸業已基。
裴松之:謀襲劉璋,計雖出於統,然違義成功,本由詭道,心既內疚,則歡情自戢,故聞備稱樂之言,不覺率爾而對也。備酣宴失時,事同樂禍,自比武王,曾無愧色,此備有非而統無失。其言”君臣皆失“,蓋分謗之言耳。
程公許:蜀將如關、張、龐統,吳將如周瑜、魯肅,志長命短,天下重惜之。而馬超、黃忠、趙雲、費禕、呂蒙、程普、歩騭、甘寧輩皆智勇絕倫,足以當一面。
劉祁:已而諸豪割據,士大夫各欲擇主立功名,如荀攸、賈詡、程昱、郭嘉、諸葛亮、龐統、魯肅、周瑜之徒,爭以智慧自效。
-
6 # 早安資訊
由於龐統死得太早,幾乎沒有參加過什麼打仗,我主要是從他有限的人生經歷和別人對他的評價上來判斷。
龐統在早年被稱為是南州士冠冕,這個評價是由水鏡先生司馬徽傳出,既是幫龐統揚名,又是對龐統的認可。“臥龍鳳雛”之名又是由龐德公這位從父傳出的,這同樣是一種認可。
這時候龐統出現了,他給曹操獻了一個計謀,這就是著名的連環計。他建議曹操把船連起來,這樣作戰起來就十分方便,北方士兵也不會暈船,而且連馬都可以在上面馳騁。曹操等人接納了這個建議,卻沒想到龐統是幫助東吳的。
通過這個連環計,龐統一下子就出名了。
張飛看到龐統這個矮醜的樣子,也沒有非常看重他。過了幾天,張飛開始拿他來詢問,龐統於是馬上開始審查案件清理事故,不出一天就把一個月的案件搞清楚、並且還分門別類,這才引起了張飛的重視。
龐統的才華要取下一個西川易如反掌,但是龐統非常自傲,也是立功心切,當時諸葛亮瞭解西川的地勢之後,發現西川路段十分複雜,而且山勢崎嶇,是一處可以設下多處伏兵之地,所以寫信告知龐統。
但是龐統一氣之下,為了儘快立功,便低估了西川的武將,所以龐統便選擇小道率兵進攻,最後果然被伏擊,龐統也死在落鳳坡,這一切都是因為龐統的太低估和任性,所以才在落鳳坡被張任一箭射死。
-
7 # 使用者4533719268928李
龐統確有其奇才,但死在落鳳坡……,鳳雛,和落鳳坡,犯了大忌,也就是犯了名諱,他在危難時,問這是什麼地方?落鳳坡,這才知道犯了大忌,死無葬身之地……。
-
8 # 民間奇門
龐統與諸葛亮並稱為“臥龍鳳雛”,當時,司馬徽對他們二人的評價是:“臥龍鳳雛,兩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由此可見,龐統的才能並不在諸葛亮之下。
-
9 # 姬昌講周易
龐統還是有才華的,首先他拜的師傅還是比較牛,其次,他很得諸葛亮的青睞,有這兩個背書還是有根據的。並且龐統再用計謀這塊,不亞於諸葛亮。尤其自己能在最後落風坡,算出自己的命數,還是相當厲害。更重要的是,再關鍵點,能替身而出,也說明是個忠義之人。
-
10 # 尚茶居
他是益藝高人膽大,有時候一個坎過不了,就玩完了。
高危行業也是如此,事故里頭的有很多的超一流高手。
龐統大意,孔明謹慎。過尤不及。
龐統真的有真才實學嗎,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公元200年,劉備被曹操率軍擊敗,無奈只能投靠荊州劉表,劉表安排劉備在新野屯兵。當時劉備去拜訪名士司馬徽,與司馬徽一同探討世事。司馬徽稱,一般的讀書人與見識淺薄之人完全無法認清天下的大勢,只有可以認清天下大勢的人物,才能稱得上是俊傑。劉備本就是為求才而來,於是他追問司馬徽哪些人可以稱得上是俊傑,司馬徽就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與龐統二人。當時龐德公也曾評價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徐庶則向劉備進言稱,臥龍鳳雛,得一就可安天下,因此龐統得以與諸葛亮齊名。
image.png
但諸葛亮是何許人物?諸葛亮乃是蜀漢丞相,在劉備入川時,諸葛亮被安排鎮守荊州,幫助劉備保障後方,後來劉備在戰事上遇到瓶頸,也是諸葛亮率領張飛和趙雲趕往救援。在劉備入成都後,諸葛亮負責《蜀科》的制定,朝廷系統的運轉和各個勢力的均衡,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是託孤大臣,手握大權,通過他的力挽狂瀾,將蜀漢拯救於危難之間,同時幾乎以一己之力出兵北伐,牽制了曹魏的發展,延續了蜀漢的國詐,因此諸葛亮不愧為千古一相。那麼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究竟是有真才實學還是虛有其名呢?
image.png
龐統最初也並非蜀漢的臣子,他最初是周瑜手下的功曹,也就是負責人才挖掘與任用方面的官員,因此這段時間的龐統是受到重用的。然而在周瑜去世,龐統送喪回到東吳後,他沒有被孫權看中,因此投奔了劉備,就此跟隨劉備入川。
image.png
與諸葛亮相比,在外交上,龐統是不如諸葛亮的,畢竟龐統沒有出任外交使臣的經歷。而在內政與治國上,整個三國時期沒幾個人敢說能與諸葛亮相提並論,以龐統出任縣官的表現來看,他是不如諸葛亮的。而在用兵上,諸葛亮善於治兵,帶兵征戰能打得司馬懿畏蜀如虎,擅長的是陣地戰,而龐統則更加靈活多變一些,在計謀策略上,龐統優於諸葛亮。綜合來看,龐統可以謀一戰,但諸葛亮可以成為一國之相,因此諸葛亮的綜合能力自然要比龐統強。不過就軍事能力來說,龐統更能把握戰機,按這方面來說,龐統勉強能與諸葛亮拉近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