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弋北談古今
-
2 # 鄜延路節度使李
公元234年(建興十二年)秋,諸葛亮於五丈原病危時,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商討退軍事宜,決議由魏延斷後,姜維次之;但若魏延抗命,就自行引軍撤退。
諸葛亮死後,楊儀掌握軍權,祕不發喪,並令費禕去端倪魏延之意。魏延說:“丞相雖然亡故,但還有我在。只需丞相府上親近之官屬便可將丞相遺體還而葬之,我當自率領諸軍擊賊(魏軍),怎麼能以丞相一人之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況且我魏延(前軍師)是何等人物,居然還得要為(長史)楊儀所部制約,為其斷後!”
因此留費禕一同留下率領部分,並令費禕與自己連名,告知以下諸將。費禕剛開始對魏延道:“當為君抓住楊長史(楊儀)及其手下一干文吏,以散楊長史之軍權,必不違背命令。”費禕出門後便騎馬賓士而去,魏延尋思,併為此感到後悔,但欲追之已經不及。
同時魏延亦派人探之楊儀動態,得知楊儀已經依亮成規,諸營帳皆陸續引軍而返。魏延大怒,趁著楊儀所部還未進發,先率領自所部南歸,並燒燬棧道阻斷楊儀南歸之路。之後,魏延、楊儀皆上奏對方叛逆之意,一日間都飛繳致成都。後主以之問侍中董允、留營長史蔣琬,兩人都懷疑魏延而保楊儀。
楊儀等人經由山谷通道,日夜並行,亦追跡於魏延之後。魏延先至並佔據了南谷口,遣兵逆襲楊儀等人,楊儀等人遂命討寇將軍王平(何平)在前抵禦。王平對魏延及其先行部隊罵道:“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魏延部下將士認為錯誤在魏延,不敢為其賣命、軍隊潰散。魏延於是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
楊儀派平北將軍馬岱追斬之,並帶回其首級,楊儀起腳踏之:“庸奴!復能作惡不?”遂誅滅魏延三族。起初蔣琬率領宿衛諸營,行數十里,聽聞魏延已死,問其原委,乃旋而歸返。
“反骨之說”源自羅貫中長篇小說《三國演義》。該書第五十三回“關雲長義釋黃漢昇,孫仲謀大戰張文遠”寫關羽取長沙時,因黃忠沒有用百步穿楊之箭射殺他,被太守韓玄推下問斬。正在這當緊時刻,賬外閃進一將,手起刀落斬殺韓玄救了老將黃忠。這人正是以後蜀漢名將魏延。然而,當關羽引魏延歸來時,孔明卻“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
劉備問何故,孔明說:“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之後魏延在劉備力保之下保全了性命,並獲得重任,但與諸葛亮之間早已心生嫌隙。直到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然反了,馬岱受軍師遺命于軍前斬之。《三國演義》安排這一情節,可能是為了證明諸葛先生具有識人先識骨的本領。
但,小說沒有描繪魏延具體的骨相,歷史上真實的魏延有將才,但“性矜高”,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有驕傲矜持,持才傲物,正是因為這一點,諸葛亮才要刻意壓抑魏延,致使延“嘆恨己才用之不盡”。所謂“腦後有反骨”為不忠,其實是一樁冤案。《資治通鑑》在魏延被殺後,就明確指出:魏延“實無反意也”。
由於蜀漢無專職史官,對魏延與楊儀兵權之爭的脈絡細節有所記述不周的遺闕,加上後世戲曲與演義憑空捏造的情節普遍大為流行,使得在大眾留下不正確史觀認知。
-
3 # 湖漢山
三國演義裡的魏延根本就沒有謀反,他完全是被諸葛亮有意識的無害化清除掉的。
諸葛亮曾經想培養馬謖接自己的班,所以,諸葛亮走到哪裡,都要帶著馬謖,結果馬謖不爭氣被砍了頭。諸葛亮又尋找到了姜維,著力培養了幾年,確實在諸葛看來,只有姜維他是比較放心的。那麼諸葛亮必然會考慮一下,如何才能把姜維扶正。
既然要扶正,那麼他就要長眼一看了,在五丈原時,魏延雖然是他和先帝劉備都不喜歡的角色,但環顧四周,突然發現魏延成了西蜀武力值的巔峰,原來的五虎上將們,死的死,老的老,年輕一輩的都能力極其有限。
而魏延行事比較乖張,諸葛亮在的時候,他都有點怨言,一旦不在了,那麼年輕,根基
尚淺的姜維是根本壓服不住魏延的,那麼諸葛亮一定借姜維除掉魏延。
魏延就是不被人喜歡,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歸屬,但他對蜀漢還是忠心耿耿,兢兢業業的。這就好比我們平時工作中是一樣的,有些同事做事很好,但不會說話,出了力,反而討不到好,常常鬧埋怨。所以,任何時候,情商還是非常重要的。
-
4 # 沉睡的天堂
小編認為沒有。
一、正史裡魏延是三國後期蜀國最具有個人能力的將領(注意不是趙雲是魏延)。但是他在劉備集團裡的位置卻非常尷尬,因為他是劉備平西川和荊南時候的降將,降將中也算是後期入夥的了。
同時他和原劉璋部下益州派的楊儀是死對頭。兩人明爭暗鬥的同時卻又都指向諸葛亮的繼承人的位置,也因此被諸葛亮忌憚。換句話說以孔明的性格這兩個人都不會適合繼承自己。
而其中魏延的性格又是非常耿直不阿恃才傲物而衝動的,這就使得諸葛死後其他人命令他撤軍他絕對不肯服從,也不肯因為一個人的死放棄中斷北伐,甚至為此燒斷棧道阻止軍隊迴歸。這就給他的死對頭楊儀留下了足以置他死地的口實,最終以謀反的罪名,魏延被蜀軍所殺。
二、劉備死後,魏延和諸葛亮接觸頻繁起來,魏延為人孤高,是個有獨立見解的人。
他在作戰佈局方面喜歡用置之死地的戰略而諸葛亮是個行事非常謹慎的沒有百分之百的勝算他一般都不會去做,因此魏延的一些治國和尤其作戰的策略與諸葛亮經常意見相左。
三、諸葛亮喜歡的是那些他能駕馭堅決貫徹他路線的將領,在關羽、趙雲前後死去,魏延成為蜀國首屈一指的大將,晉封南鄭侯。由於魏延行事上比較特立獨行,喜歡冒進有些張揚,使諸葛亮感到越來越難以駕馭魏延。到了此時諸葛亮認為魏延“功高蓋主”。
四、到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途中病重,自知時日不多,急召見張儀等人,此時諸葛亮自會選一個能延續他路線的接班人。諸葛亮武斷地認為他死後,在蜀國沒有人能指揮管束了魏延的人了,甚怕魏延會犯上作亂,就有了那令魏延斷後,如果不從命“軍便自發”的密令了。
五、魏延與楊儀早就水火不容。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被人刻畫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
5 # 歷史吃瓜客
首先,關於魏延最後這一段人生經歷,《三國演義》基本上是按著《三國志》的原貌來寫的。差別在於史書中魏延的隊伍被何平義正言辭所瓦解,然後他帶著兒子和少數幾個隨從逃跑了,馬岱受楊儀之命追殺梟首;而在小說中是諸葛亮預先授予楊儀錦囊妙計,臨陣時被馬岱斬落馬下。
在劉備時代,魏延曾經因為數有戰功被提拔為牙門將軍,這個職務相當於劉備的警衛團團長,他的前任是趙雲,可見他的受信賴程度。
所以說,在劉備時代二人完全稱得上君臣相得,魏延這時候肯定想的是如何報答知遇之恩,不可能造反。
但是到了諸葛亮時代,魏延成了北伐先鋒,職務也由漢中太守變成了涼州牧。表面上看似升了,但是涼州在曹魏手裡邊,魏延只能算是流亡政府。
在軍事上,諸葛亮還是相當倚重魏延的,但是在北伐路線上兩人有嚴重分歧。為此魏延深感委屈和不服,出言不遜那是常有的事兒。所以,諸葛亮和楊儀更為有心,但是楊儀和魏延又是水火不容,兩人只要一開會就爭吵不休。曾經有一次魏延拔出刀來威脅要殺楊儀,幸虧費禕從中周旋。這可是當著諸葛亮的面發生的事兒,楊儀委屈的淚流滿面。
魏延對諸葛亮尚且各種不服,他怎麼可能受死對頭的楊儀節制。反過來設想一下楊儀將來鞏固了實權以後,他會怎麼對待這個曾經對他發出死亡威脅的人。即便是兩人沒有如此深的矛盾,面對諸葛亮去世後的權利真空,也很難保證不會發生類似的事情。總之一句話,魏延造反完全在情理之中。
-
6 # 浪子邪
三國時,名將如雲,曹魏有“五子良將”,東吳有周瑜、呂蒙、陸遜等江東群英,蜀漢有“五虎上將”。
在小邪看來,蜀漢有一人,其勇猛功勳不輸上述任何一人,其冤屈卻堪比南宋岳飛。所不同的是,岳飛“莫須有”之罪世人皆知,皇帝親自昭雪,構陷之人鐵像墳前長跪數百年,岳飛若泉下有知,也算是冤仇得報,足可瞑目。而此人,千百年來罵名不減,被視為桀驁難馴、不忠不義之人,冤情何時可解?
此人便是“天生反骨”的魏延。
魏延(?——234年),字文長,豫州義陽(今河南桐柏縣)人,蜀漢名將,封鎮北將軍、南鄭侯。
魏延本為荊州牧劉表部下,因與地頭蛇蔡瑁不和,轉投長沙太守韓玄。韓玄氣量狹小胸無大志,魏延並不受重用。赤壁之戰後,劉備趁亂分羹,攻打長沙。韓玄不願投降,令老將黃忠抵擋。結果黃忠陣前縱敵,不盡全力,觸怒了韓玄,被韓玄喝令推出問斬。關鍵時候,魏延暴起,解救黃忠並斬殺韓玄,然後開城歸降。
一出場,魏延就立下大功三件:殺太守、獻長沙、救黃忠,這個投名狀不可謂不大。
然而,劉備軍師諸葛亮認為魏延背主求榮,不忠不義,竟欲殺之,諸將苦求才得免。諸葛亮對劉備道魏延“天生反骨”,可用但需防之,一句話就為魏延悲慘的結局埋下了伏筆。魏延三件大功,竟僅僅獲得一偏將之職。
小邪對諸葛亮極為崇敬,但這件事並不能苟同。
三國亂世,軍閥混戰,如魏延一般轉投新主的人比比皆是,如張遼、張郃投曹操,甘寧投孫權,馬超投劉備,為何獨不容魏延?更何況,你攻打長沙不就為了佔地盤嗎,魏延雙手奉上反而有罪?至於說魏延弒主,難道韓玄被劉備殺會比被魏延殺死得更愉快些嗎?
不論如何,魏延歸劉備後,才有了用武之地。
劉備的崛起,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佔據荊州,魏延獻長沙,大功;第二階段是佔據四川,魏延隨劉備入川后,駐葭萌、克涪城、平廣漢、下雒城、圍成都,因功升為牙門將軍;第三階段是佔據漢中,魏延身先士卒不顧生死,戰後封鎮遠將軍、漢中太守。
劉備對魏延是信任的。漢中太守一職,眾將都以為非張飛莫屬,當聽到竟是魏延,“一軍盡驚”。
得遇明主的魏延,也是憋了一口氣要幹出成績,以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魏延進封為鎮北將軍。
此時的蜀漢,經過失荊州、敗夷陵,元氣大傷,“五虎上將”僅存趙雲、馬超,東吳步步緊逼,曹魏耽耽虎視,周邊蠻族蠢蠢欲動,確實是“危急存亡之秋”。魏延固守漢中,獨當一面,數次擊敗魏軍,為蜀漢局勢的穩定立下大功。
建興六年(228年)至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五伐曹魏,魏延戰功累累,先後升任涼州刺史、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封南鄭侯。短短几年間,魏延先後擊敗魏名將費瑤、郭淮、王雙、張郃,建興九年於極度不利的形式下擊敗司馬懿,輝煌的戰績令魏延一躍成為軍中戰神,威望僅次於上司諸葛亮。
北伐數年,蜀軍雖斬獲頗多,然而曹魏家大業大,蜀漢帶來的損失並不能動搖國本,反觀蜀漢一方,連年征戰,耗費錢糧無數,卻始終徘徊於隴陝邊地,戰略目標難以實現。
每念至此,魏延都會對諸葛亮心生怨恨。其實北伐初始,魏延就進獻一計:經子午道,奇襲長安。這個計謀並不是魏延原創,漢初三傑的韓信曾在數百年前成功實踐過。然而諸葛亮並不用魏延的計謀,主席曾言“諸葛一生唯謹慎”,誠如是也。
歷史不能假設,魏延的計策能否成功,見仁見智。
程公許:魏延驍勇,欲以奇兵間道與大軍會,孔明信用其說,安知三秦不歸於漢?
李苗:每讀《蜀書》,見魏延請出長安,諸葛不許,嘆息謂亮無奇才。
胡寅:兵行詭道求勝而已,延之計可用甚明。而孔明不從。或謂孔明長於治國而短於將略;或謂孔明疑延不敢委也。
小邪以為:諸葛五伐而無功,或許魏延之計也可一試。
建興十二年,魏延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到自己頭上生角。於是請名士趙直解夢,趙直說這是好夢啊,麒麟有角卻不使用,這預示著敵軍即將敗退。
趙直說謊了,他對別人是這樣解的:“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凶甚矣。”
同年秋,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長史楊儀掌軍,他與魏延素來不和,形同水火。楊儀令全軍退回漢中,讓看不順眼的魏延斷後。魏延大怒,對費禕說:“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佈,做斷後的將領呢?”
楊儀根本不理會魏延的意見,率大軍徐徐退卻。魏延怒極,率部曲日夜兼程,趕在楊儀大軍前面,並燒絕棧道。兩人同時上書劉禪稱對方謀反。
事情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朝中大臣都向著楊儀,董允、蔣琬等人以身家性命為楊儀擔保。其實這也不難理解,魏延雖在軍中威望高,但朝中無人啊,“朝中有人好做官”,此言不虛。於是劉禪命擒拿魏延以定其罪。
南谷口,王平大罵魏延:“丞相屍骨未寒,你安敢如此?”魏延部下於是四散。魏延不願被擒受辱,帶兒子等數人奔逃漢中。楊儀派馬岱追殺,馬岱趕上魏延,與其敘舊,趁魏延不備將其斬殺。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楊儀得到魏延頭顱,用腳踩踏,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麼!”
不久,劉禪下令誅滅魏延三族。
魏延的死,真的是因為他想要謀反嗎?
《三國志》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意思是魏延並無謀反之意,只是要除掉楊儀。南宋末大儒郝經認為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說楊儀因私人恩怨殺了魏延,並誇大了魏延的罪過。
其實,縱觀魏延一生,雖然屢建功勳,但始終受到排擠。諸葛亮早年斷言他“天生反骨”,已經註定在重要關頭,蜀漢君臣都不會相信他。鎮守漢中時,魏延相當於軍區總司令,諸葛亮北伐,魏延官位升了,但實際上兵權卻被奪了。獻計不被接納,與楊儀爭端無人支援,至少說明兩點:
一是魏延高傲自矜,不與朝中文臣結交,沒有話語權;
二是魏延只知道戰場殺伐,卻不懂得政治險惡。
以上兩點又間接證明了,魏延即使謀反,也絕不會成功。那麼,他還會反嗎?
小邪認為不會,理由:
1、要造反就不必追楊儀大軍,將自己置於兩面受敵的境地;
2、要造反的話應該先聯合魏軍,在諸葛亮去世後立即動手;
3、魏延自始至終,只是斷棧道,並未殺蜀漢一兵一卒;
4、先主劉備的知遇之恩,自己十多年的沙場征戰之功,豈能一朝拋棄。
魏延死後無人同情,人人唾棄,可見“天生反骨”一說流毒甚廣。若這樣的話屬實,董卓、曹操、司馬懿是否也腦後生骨?如是,何不早除之?
此說,甚為荒唐!
魏延之死,實屬千古奇冤!
-
7 # 半城煙雨半城琴聲
個人一直認為魏延沒有謀反。自諸葛亮死後,他和楊儀的矛盾才是他最終身死的原因。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之時,出軍屯紮谷口。秋天,諸葛亮病情加重,祕密與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後,如果延或不從命,就隨他自己的便。諸葛亮歿,祕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前往揣摩魏延意圖。魏延回答道:“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佈,做斷後的將領呢?”
另據《魏略》所記,受諸葛亮託付兵權的是魏延,楊儀因怕魏延趁機相害,所以造謠說魏延要北上投敵,併發兵攻之,然而被誣陷的魏延深恐與戰則清白難雪,所以只逃不戰,最後終於被楊儀派出的馬岱所追殺。
演義中,諸葛亮臨死前,將重要遺命及撤兵之計交由楊儀主理,並預料魏延將會造反,囑咐楊儀以錦囊之策加以應付。楊儀奉命行事,在與魏延對壘的陣前策動計謀,詐降魏延的馬岱隨即斬殺魏延。當魏延與楊儀互相上奏攻軋時,吳太后認為“楊儀乃文人,丞相委以長史之任,必其人可用“;蔣琬亦對楊儀作出評價,指楊儀“為人雖稟性過急,不能容物,至於籌度糧草,參贊軍機,與丞相辦事多時,今丞相臨終,委以大事,決非背反之人”;董允亦認為楊儀“才幹敏達,為丞相所任用,必不背反我”。如此可以看出,就算演義中,也沒有明確說明魏延謀反,只是最終大家選擇性的相信了贏家楊儀!
另三國志記載,諸葛亮生前已有密奏,認為楊儀性情急躁狹隘,有意讓蔣琬擔當重任,蔣琬於是為尚書令、益州刺史。楊儀到京城後,被任命為中軍師,沒有部屬,只是自己便宜行事而已。
起初,楊儀任先主手下的尚書,蔣琬為尚書郎,後來雖然都任丞相參軍長史。楊儀每次隨行,承擔軍中繁重的工作,自認為比蔣琬資歷老,才能超過蔣琬,於是聲色之間經常流露出怨憤表情,斥責他人嘆息自己的言語發自內心。當時人家都畏懼他出言不遜,不敢與他交往,只有後軍師費禕前往慰勞看望他。楊儀對費禕表示自己的怨恨忿怒,說了許多以前的事,還對費禕說:“以前丞相去世時,我如果舉兵前就魏氏,今日處世怎會落魄到這種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費禕便祕密地將這些話向上奏報。
建興十三年(235年),楊儀被廢為平民,流放到漢嘉郡。楊儀到了流放地,再次上書誹謗,語氣措辭激烈,於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楊儀自殺,他的妻兒老小回到蜀地。
也許魏延多少有些自我中心、持功自傲,有點個性和同僚關係處的不是很好,但是無論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都沒有他謀反的說明。反倒楊儀的記載不怎麼好,世人皆評論楊儀“心隘自負”,諸葛亮在世時,尚能制之,但是也是比較放縱。魏延與楊儀的矛盾,甚至感覺諸葛亮略有袒護楊儀的意思,至少裝沒看見,或者各打三百大板。如此處理,最終導致諸葛亮死後魏延楊儀矛盾大爆發,最終楊儀洩私怨殺掉了魏延。
個人見解,大家笑而參考。
-
8 # 菜鳥影視速看
三國中說到劉備比較倚重的手下大將,除了張、關、趙,就是大將魏延了。尤其是在蜀漢的中後期,魏延立下的戰功不可謂不大,因為魏延有自己的特點,他不但能衝能打,還比較有謀略,是少有的智勇雙全之將。如此難得的一員虎將,其人生的結局令人唏噓,他是被自己人以謀反之罪斬殺,並且還連累三族也被全滅。那麼當時的魏延是真的謀反,還是背後另有隱情呢?這也成為了歷史上的一大疑案。
後人對於魏延謀反的詳細描述,大多是從《三國志魏延傳》和三國演義小說中瞭解的。《三國志》中記載,當諸葛亮在北伐途中的五丈原去世後,楊儀根據諸葛亮臨終前交代的撤軍計劃,讓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同意,大軍可以拋開魏延,按照計劃撤退。在向魏延傳達這個命令的時候,果然魏延十分的反對,魏延說了兩個理由:一、雖然丞相不在了,我魏延一樣可以完成北伐的任務,為什麼丞相一個人死了,就耽誤國家的大事呢?二、還有私人矛盾在裡面,就是不服楊儀,還要給他斷後,沒門!
楊儀見魏延不配合,就自行帶兵撤退了。魏延聽說後,大怒,既然你撤了,我也撤,而且還要趕到你的前面,設定障礙,讓你退的不順利。於是,魏延馬不停蹄一路向南,趕到了楊儀的前面,在楊儀撤退的路上,邊撤退邊燒橋毀路,楊儀只好在後面搭橋修路,最後,魏延還不停的襲擊楊儀的隊伍,給楊儀的隊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回到蜀國後,兩人同時上書劉禪,互相指責對方想謀反。而劉禪向來比較倚重諸葛亮,但是諸葛亮已經不在身邊了,只能徵詢大臣們的意見,以判斷誰是誰非。結果大臣們都擔保楊儀肯定不會反,至於魏延,大家都沒聲了。自然謀反的帽子魏延不戴,誰戴?
通過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看出,以謀反的罪名斬殺魏延確實很牽強。我想魏延真正斬殺的原因無非就是因為魏延那種爭勇好勝、自以為是、說話做事不講退讓的性格使然。正因為有這樣的性格,有時甚至連丞相諸葛亮都不放在眼裡,可見他又能與哪個大臣關係密切呢?因此當魏延與其他人發生矛盾時誰也不會站在他的一邊。以前還有劉備和諸葛亮罩著他,如今他們倆個都沒了,自然當矛盾爆發,出現內訌的時候,吃虧的也是他魏延了。
-
9 # 邊疆老卒
三國裡說魏延謀反 其實仔細分析 覺得這就是個笑話 歷史上所有反叛歸納起來三種 第一 保命 自己或者家人已經危如累卵 不反就死 這時就想著反了死 不反也是死 不如拼一下 大部分都是比較倉促 以前沒有計劃 事到臨頭熱血雄起 陳勝吳廣 朱元璋 李自成這些都是 第二 能的到巨大的利益 這樣的謀反都是有計劃 有步驟的 一步一步準備 考慮各個方面的利害關係 通常都是有把握才發動 司馬懿 趙匡胤是這樣 第三 信仰 這個不像前面的兩種 第一第二都是圍繞自己的利益 這個有點高大上了 通常這個很多都不是太計較自己的得失 為了心中的目標不惜代價 甚至很多時候都是對自己利益有損害的 魏延的謀反以上都不具備 可以說有點莫名其妙 保命?當時諸葛亮死後 魏延是蜀國最倚重的大將 當時的情況 蜀國是最弱小的 不會出現鳥盡弓藏的情況 相反 魏延的軍事能力對蜀國很重要 畢竟那時候蜀中國人才已經很少 魏延沒有生命危險 反而是加官晉爵 第二得到巨大利益 以當時魏延的地位 巨大利益就只有當皇帝了 那諸葛亮死後 魏延應該馬上控制軍隊 趕回成都控制劉禪 掌握住蜀國朝廷 而不是要繼續北伐 魏延當時是準備代替諸葛亮繼續北伐的 後來沒成功 以後又和楊儀兩邊互懟 這完全沒有看到是要掌權的節奏 至於第三點 魏延都沾不到邊 我想大家沒異議吧 綜合看來 更像是兩個官員之間相互攻訐的情況大些 大家一般看到這樣的情況是在朝堂上 兩個官員相互指著對方鼻子罵的那種 而魏延楊儀是在回軍路上這樣幹 在這樣的情況下 當然是怎麼難聽怎麼說 最後我想說一個可能的方面 就是劉禪的態度 魏延最後死這個是關鍵 我感覺劉禪心裡是想殺魏延的 謀反只是一個加上去的理由 為什麼 諸葛亮壓著劉禪十幾年 魏延有時甚至連諸葛亮都敢頂撞 劉禪能控制住魏延嗎?不用想 一定不能 到那時 他又要面對一個權臣 這是劉禪不願意的 這就決定了魏延你是沒反也是反 這個不由得你了
-
10 # 歷史新檔案
我認為魏延是被楊儀陷害的。
魏延很容易被陷害,因為他做過很多唾棄的事,我們從《三國演義》中可以看到,魏延第一次反叛是因為迎接劉備入城,反叛過劉琮,與蔡瑁鬧翻;魏延第二次反叛也是因為劉備,劉備攻打長沙時,魏延手刃自己的主公韓玄,投降劉備。諸葛亮覺得魏延此人不可重用,腦後長有反骨,必將反叛。這是《三國演義》中的魏延。
其實在正史中並沒有這些事蹟。魏延是跟隨劉備進入益州,在這之前並沒有任何反叛的事蹟。但是《三國演義》讓我們對魏延的印象就是一個很不靠譜的人,一個“賣主求榮”、“叛徒”的角色。
魏延在跟隨劉備之後屢立戰功,被劉備賞識,並且委以重任。當時鎮守漢中的任務,大臣們都以為劉備會將此重任交給張飛,但是劉備卻交給了魏延,可見劉備對魏延是多麼重視。
魏延也確實有能力擔當此任,但更多的表現出劉備對魏延的信任。
當魏延跟隨諸葛亮北伐之後,也是屢立戰功,並沒有絲毫的反叛之心,只是有些爭強好勝,想要表現自己。魏延反叛的罪名純粹是子虛烏有!
但是在諸葛亮死後,魏延被冠以反叛的罪名,蜀國也沒有人為魏延辯解,最終魏延被楊儀除掉。這其中是原因是什麼呢?
魏延的性格是一大因素,魏延對士兵特別好,但是對同僚卻心高氣傲,並且很有自己的主見。一次魏延跟隨諸葛亮北伐之時,想要效仿韓信,自領一路兵馬,但是諸葛亮不允許,於是魏延還私下說諸葛亮膽怯,這是不相信諸葛亮的領兵之道啊?服從命令是天職,魏延卻想要獨自領兵,犯了大忌。
2、諸葛亮的話
諸葛亮的話其實才是魏延被害的源頭,諸葛亮臨終前召見了幾位北伐的高官,唯獨沒有召見魏延。而且特地囑咐幾位讓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聽安排,就不要去管他。諸葛亮是一個聰慧之人,明知魏延心高氣傲,還要做如此決定。這不是明擺著要陷害魏延嗎?難道是因為魏延質疑過諸葛亮?
3、與楊儀的爭鬥
魏延與楊儀本就不對付,兩人勢同水火。此時楊儀有了諸葛亮的命令更加放肆,想要除掉魏延輕而易舉。於是設計激怒魏延,讓魏延做出不理智的舉動。果然魏延上當,並沒有斷後,反而率先南歸,想要截殺楊儀,結果被楊儀上 奏說魏延反叛投靠曹操。其實魏延只是想要殺掉楊儀而已。(魏延也上奏,但是沒人幫魏延)
總結:
通過以上三點的結合,造成了魏延被誣陷反叛的罪名。魏延雖然是軍事戰略人才,但是不擅長與同僚搞好關係、也不懂得與領導相處,所以魏延不敵楊儀的狡詐,才被冤枉反叛並且被斬殺。
-
11 # 左將軍
在諸葛亮死後,魏延的所作所為一般有兩種說法:一是謀反;二是背叛。
我個人覺得兩種說法都不對,應該是第三種。
我們這把就不看演義小說了,以《三國志》為依據,先簡單瞭解一下事件過程。
建興十二年(234)秋,諸葛亮病重,臨終前做了退兵部署【儀既領軍還《楊儀傳》,令延斷後,姜維次之《魏延傳》】。
魏延對諸葛亮的撤軍安排和部署表示不滿,堅決不撤。但是大部隊則沒把魏延當回事,僅遵諸葛亮遺命緩緩撤退了【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魏延傳》】。
見大部隊拋棄了自己,魏延氣憤不已,一怒之下搶先南歸,跑到楊儀他們前面去了,還破壞了棧道【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魏延傳》】。
魏延和楊儀陷入了僵持局面,但誰也沒有開第一槍,而是各自向朝廷上表指責對方叛亂【延、儀各相表叛逆《魏延傳》】。
最終朝廷選擇了相信楊儀【琬、允鹹保儀疑延《魏延傳》】,相反也就是說叛逆的是魏延。得到朝廷認可的楊儀便開始向魏延部發起了進攻,而魏延這邊計程車兵自知理虧,也就都散了【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魏延傳》】。
魏延見大勢已去,只好帶著兒子和十數名親兵逃走。最終被馬岱追上並斬殺【儀遣馬岱追斬之《魏延傳》】。
魏延和楊儀的爭鬥起於個人恩怨,牽扯到朝廷就上升到了政治問題。
講道理,這一把確實是魏延有錯在先,不管魏延本意如何,他的舉動確確實實和兵變無異。
僵持之際,二人相互指責對方叛逆,朝廷相信了楊儀,也就是說魏延叛逆的罪名就落實了。
政治鬥爭不同於軍事鬥爭。
軍事鬥爭就好像打架一樣,打贏了對方再稱讚對方一下,可以在無形中抬高自己,還可以展現出自己的氣度和格局。
政治鬥爭就好像吵架一樣,一定要據理力爭,讓自己站在道理之上,讓對方失據。
魏、楊之爭就屬於政治鬥爭,最終楊儀贏了,但這還不夠,一定要讓魏延徹底失去翻案和洗白的可能。
所以,最終給魏延扣上一個謀反叛逆之罪,並夷其三族。
魏延的舉動確實很像謀反叛逆,但他的本意卻並非如此。
為此,陳壽破天荒的在《魏延傳》中為魏延進行了辯解: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陳壽推究魏延本意只是想除掉楊儀而已,說到底還是私人恩怨。魏延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同和推舉,繼而帶領大家繼續完成復興漢室的大業。
魏延這種性格的人是不善言辭、不善交際的,如果不是陳壽以作者的身份站出來強行帶一波節奏的話,魏延很難洗白。
即便如陳壽所言,魏延終究還是有錯在先,但他錯的性質不是謀反、也不是叛變,而是抗命不從(抗諸葛亮撤退之命)、公私不分(為私人恩怨而不顧大局)。
回覆列表
第五次北伐期間諸葛亮身死,龐大的北伐軍得諸葛亮之命令在長史楊儀的指揮下徐徐南歸撤退。
魏延真的是要謀反嗎?我看不盡然,魏延之死的原因主要在於和楊儀之間的內訌。
退一萬步想,如果魏延想要以莫大的戰功做自己投降曹魏的投名狀,他應該趁機偷襲楊儀的大軍,而不是繞一大圈阻擋楊儀的行軍路線最後遣散自己的部下。
所謂的魏延謀反然後被誅殺全族,完全就是楊儀的小人之舉,完全就是楊儀的栽贓陷害。
魏延仗著軍功視楊儀於無物,楊儀仗丞相遺命執意南歸。最後導致了魏延被楊儀以謀反罪誅殺的慘烈下場。
魏延之死不僅在於楊儀這個意氣用事使蜀國喪失一員大將的昏庸小人之臣,更在於諸葛亮的不合理安排。也許在諸葛亮眼中,魏延是必死之人,所以才會明知魏延會不服命令的情況下,依舊使楊儀掌大軍令魏延斷後。
魏延之死在楊儀,更在諸侯亮之計。而魏延本身,是絲毫沒有謀反之想法的!